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未来20年中国每年需投入250亿元缓解旱灾造成的损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1-28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33
 

  中国经济导报讯 记者史芳报道 麦肯锡公司11月25日发布了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开展的“从粮仓到旱地――中国华北、东北地区抗旱措施的经济影响评估”报告。这份研究报告估算,2010年~2030年,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用于各项抗旱措施的所需投资预计为1000亿元,全国则需要支出5000亿元,年均250亿元,仅华北和东北地区每年就需投入50亿。如果节水灌溉、保护性耕作、蓄水以及种子工程等抗旱措施能够全面实施,可使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因旱灾造成的农业损失减少50%。

   该研究课题包括了东北地区的黑龙江、吉林、辽宁3省,华北地区的河北、山西、北京、天津4省市。两地粮食年产量占中国的1/4,是中国重要的“粮仓”。报告指出,近年来旱灾对中国农业生产的损害已经超过洪涝和气旋等严重的自然灾害。2004年至2007年间,干旱导致的受灾耕地面积平均每年达2100万公顷,每年中国有1/6的农业人口因旱灾平均减少1/5的收入。

   据了解,该报告对未来气候的预估基础来自于全球环境基金赞助成立的气候适应经济效益工作小组所开展的气候适应中国调研项目。基于此,麦肯锡报告认为,气候变化预计将加大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旱灾的发生次数和严重程度。该报告假设到204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百万分之五百六十的“中等”气候变化条件下,到2030年东北和华北粮食损失将从没有气候变化影响损失的140亿元扩大到180亿元。在“严重”气候变化条件下,两个地区的农业损失最高可达370亿元。

   麦肯锡全球董事、该项目负责人尤茂庭在采访中介绍,该项目也同时对两地的水资源进行了评估,认为如果合理而有效地利用,该地区的水资源完全能够满足农业的需要。据介绍,在目前,两地农作物没有配套完整的灌溉系统,到2007年华北耕地灌溉率为58%,东北只有28%。在过去的几年我国每年投入100亿元用于发展节水灌溉,但麦肯锡分析,未来20年全国每年需要投入160亿元用于灌溉措施以减少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损失,投资缺口明显。该报告预警了今后因旱灾可能造成的损失,也提供了四类防旱抗旱的经济效益分析,其中包括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滴灌等节水灌溉措施,耐旱的种子工程和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的农艺项目都是具有私营投资的经济效益项目,而水库、微型集雨蓄水工程则因成本收益负值需政府公共财政的长期投入。

   同时,该报告还强调,即使上述措施在两地得到全面实施也只能避免损失的50%,而农业保险则可使农户在严重旱灾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损失下维持生计。尤茂庭介绍,目前中国农田农业保险覆盖率仅为25%,而美国为75%。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