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全国种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种子管理工作,强化种子市场监管,12月28日四川省农业厅在彭山县召开全省种子工作会议。各市(州)农业(农牧)局(委)分管局长、种子管理站站长,扩权强县及部分重点县种子管理站站长,厅相关处(室、站、中心)、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负责人,部分种子企业,近300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传达了全国种子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就当前我省种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种子工作的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同时举行了“2010年四川省种子执法年”活动启动仪式。四川省种子站站长罗林明就上述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今年“十一五”计划将全面完成,在此期间我省种业发展状况如何?
罗林明:“九五”到“十一五”期间,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种业基础得到了明显改善。目前,已建成和在建部级种子质量检测中心1个、省级检测分中心7个;建成5个国家级区试站,1个国家级储备库、省级检测分中心7个;建成5个国家级区试站,1个国家级储备库,56个种子加工中心,全省种子企业已拥有仓容40万平方米,各种机械和食品设备1.5万余台(套),资产总值近5亿元。目前,我省有省级以上发证的种子企业160多家,总注册资本14.2亿元,占全国的近1/10。其中有农业部发证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13家,有进出口许可证种子企业13家,有进出口许可证种子企业19家,2006年农业部评选的全国种业50强中,四川占5家。目前,我省有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基地100万亩左右。有“两杂”(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制种基地县40余个。特别是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常年达到35万亩左右,位居全国前列,并且制种产量高、成本低、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除满足省内用种外,常年还有4000万公斤以上销住省外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省间调剂和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已初具规模,“川种”已成为构建我省现代农业的重要产业。
在此基础上,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和市场监管进一步加强,新品种区试、审定和展示示范工作和种子出口市场稳步扩大,秩序进一步规范。
记者:我省正处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我省种业发展目前面临怎样的发展形势?
罗林明:省政府提出到2012年我省粮食生产能力比现在增加100亿斤,而目前我省农业生产基础依然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水资源约束日益加剧,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逐年增大,因此,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关键要靠提高单产,而提高单产的内因是推广产量高、抗逆强、质量优的新品种,必须依靠良种的有效供给。但从目前的状况看,我们的品种选育水平有待提高,保证种子数量和质量安全的能力还相对较弱。另一方面,省委、省政府决定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给我们的种子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不但要抓好粮食作物种子的生产、供给和管理,还要认真做好优势特色经济作物种种子(种苗)的生产、供给和管理;不但要抓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杂交油菜种子的生产、供给和管理,还要培育和大力推广水麦、马铃薯、蔬菜、水果、中药材、烟草等主要农作物优良种子以及经济作物优质苗木,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建设现代农业服好务。
近年来,排名世界前几位的跨国种业公司先后进入我国种子市场,从目前的发展势头和国内种子企业的实力分析,将对我国种业家全乃至粮食安全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同时种子管理情况复杂,市场监管难度加大等一些新形势、新问题,让我们切实感到肩上的责任大。
记者:目前,种业展面临新的发展形势,我省将如何开创种子工作的新局面?
罗林明:开创我省种子的新局面,首先要明确总体要求,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条主线,全力提供良种(种苗)保障。要坚持“三个着眼于”:坚持着眼于发展特色效益农业,加强种苗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着眼于巩固和提升川种优势,加大扶优扶强力度,构建现代种业。确保“四大安全”:品种种植安全、供种数量安全、种子质量安全、种子产业安全。通过努力,巩固提升“川种”地位,做优做强四川种业,实现我省由种子生产大省向种业强省的历史跨越。
记者:11月18日,农业部召开了全国种子管理工作会议,宣布2010年为全国种子执法年,对此,我省将采取何种方式实施这一行动?
罗林明:今年种子执法年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以推进我省种业发展为核心,以规范企业行为为切点,以完善政策规章为保障,以强化信息调度为手段,通过加大种子执法力度,进一步严格市场准入,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环境,确保良种的有效供应和质量安全。
为此,我们将采取的措施:一要清理不合格企业,各级要对所有发证企业进行全覆盖监管、清理和整顿,并将结果公布。二要整顿种子市场秩序,围绕种子生产经营行为,开展查品种真实性、品种审定及授权情况、种子质量、种子标签、转基因品种、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种子生产经营活动档案等检查活动。三要规范品种管理,加强品种区试和审定管理,确保新审定品种与已审定品种有明显差异,建立品种信息共享机制,落实品种退出制度。四要加大种子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导向作用,利用报刊等媒体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种子执法年的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