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蔬菜 半数洋种
大洋网-广州日报
洋种猛于虎 外资开始渗透我国种业市场
业内需警惕 加大投入搞好研发做强做活
与“狼”共舞
2009年底,一场有关国内农民要被迫接受价格昂贵的外资种子,外资开始由蔬菜和花卉向我国玉米、水稻等种子进军的争论不绝于耳。国内种业情况到底如何,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本报讯 (记者叶卡斯、刘俊)近日,关于外资种企进入并威胁中国种业安全的消息开始流传,据称连有“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寿光市都成了国外种子的“推广基地”。针对坊间的疑问,记者从广东市场获悉,外资公司确实已在一些高端植物品种上占据优势,不过整体份额还不算大,有关人士则提醒要警惕“外资种企渗透中国种业市场的苗头”。
2斤玉米种1克金热卖
外资对市场渗透很明显
在番禺农民看来,虽然销售店里摆卖的多是华农和省内科研机构生产的种子,但他和很多农民一样不抗拒用国外品种。
一位从事种子购销工作多年的行内人士告诉记者,以一种番茄为例,某个以色列品牌的价格在20000元/千克以上,国产的就只要1000~1200元/千克。而某种甜玉米品种,国产的一般只要40元/千克,国外的种子就要达到100元/磅(约合220元/千克)左右。
如此矜贵的种子为什么还买?农民另有算盘:国外种子的单价虽然高得惊人,不过仍然“物有所值”。以番茄为例,一亩地只要15克种子,300多元的价格农民完全能承受。阿佳也说:“几年前我买了一批国产的香蕉种,号称抗病性好、产量高,但实际上不仅抗病性低,产量也低,而且生长期也长了6个月,那次我亏了6万元。”
广东一位长期从事种业研究的专家告诉本报,原本我国不准外国种业进入市场,但在市场开放后,外资种业迅速进入。“进入之后又马上展现了非常成熟的销售手法,对市场的渗透势头很明显。”
“在广东,外资种业渗透情况不如北方明显,主要集中在甜玉米、西兰花、彩椒、番茄,也包括叶菜类。广东主作水稻,小麦、大豆面积也比较小,总体来说,外资种业在高端品种所占份额较大,且有扩大趋势,但若说影响种业安全,可能还没到那个地步。”上述专家说。
50强才占三成市场份额
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低
据了解,外资种业在菜心、大白菜这些较低端品牌上占广东市场份额大约两三成,一些瓜果类占的份额则稍多一些。
目前中国种业市场竞争是什么状况?一份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种业仍属于行业分散、集中度低的情况。
资料显示,我国有证的种子公司有9000多家,其中前50强的经营额才占30%的份额,前10强只有10%,世界第一大种子公司孟山都前年的销售额超过85亿美元,超过了当年我国所有种子公司销售额的总和。
从品种看,水稻种子产业的集中度相对高一些,行业前三位隆平高科、亚华种业和丰乐种业加起来也不超过25%,而玉米种子市场集中度则略高,小麦则极低。
忧思
20强加起来都不如一个孟山都
“我国8000多家种子企业,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市场总量的5%,前20强的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如一个孟山都。”近日,在广州举办的2009中国国际种业峰会上,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直陈中国种业的尴尬现状。
2000年,我国种业市场对外开放,美国杜邦、美国圣尼斯、瑞士先正达、荷兰瑞克斯旺等外资种业集团大举抢滩中国市场。目前“洋品种”已占我国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对此,业内人士评价:外资进入可以提高我国种子行业的竞争意识,尽快与国际接轨,但又担心其凭着强大实力渗透制种业进而掐住中国农业的“脖子”。据《农民日报》
我们投入太低外资攻城略地
专家告诉记者,外资种业意欲进入我国的种业市场确是事实,但是能迅速攻城略地,却和我国种业企业的投入较低不无关系。
世界种业巨头的育种水平比国内要高很多,如玉米、大豆等都领先国内水平不少。“外国种子在整体性状、产量、抗病性和综合性能来看,品质都是很高的,比如想要花生多榨些油出来的,就可以拿出专门的多油品种。”
不过,国产的水稻、抗虫棉花等品种的种子,则有着自己的优势。“袁隆平开发的水稻种子就很闻名,在这些方面我们的优势还是很明显。在国内种业研发属中上水平的广东,菜心、节瓜、冬瓜等本土品种也有自己的特点。”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说,国内种业整体水平落后,主要原因是科研机构或企业的联合性较差,相关研究的时间也较短,掌握资源不多。
业内人士呼吁加强对国内种质资源的保护。另外,也应扶持育种科研单位。
杜邦高层回应“垄断”质疑:
“有竞争才有生命力”
关于业内担忧外资种业垄断中国种子市场,美国杜邦旗下的先锋种业高层首度对本报作出回应。中国区总经理刘石在接受独家采访时说,他们出品的玉米良种(先玉335)在东北的市场占有率不到7%,说外资企业独揽大权并不符合市场规律。
上百农民排队购买
对有媒体指有国内农民购买外资种子,需要提前半年预订和缴纳订金,刘石坦言情况属实。
“因为先玉335确实能够给农民带来增产增收,所以在高峰时会出现上百户农民排队购买。”刘石说。
不过他断然否认在中国的种子售价大幅高于成本。对有质疑称外资透过合资动机是消灭民族种业的竞争,刘石说和先锋公司的合资,对合资公司在中国的种业领域的发展和股市上的抢眼表现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确实,国内种业公司的发展无论是技术、市场运作方面都还有比较长的路要走。”刘石对本报记者说:“依托合资的运营模式,不仅可以很好地解决粮食需求问题,更大程度上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借鉴的平台。”
他表示,竞争的市场才有生命力,无论是外资与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之间都存在很激烈的竞争,所以外资独揽大权这一说法并不符合市场规律。
链接
《种子法》2000年颁布,制度设计上打破了国有种子部门的垄断。随着企业间接触深入,目前国际种业巨头前三甲杜邦、孟山都、先正达都已经和内资公司成立了种子合资公司。著名的内资公司有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的隆平高科,以玉米种子为主的万向德农、登海种业、敦煌种业以及丰乐种业等,都是A股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