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防治指标是指病虫的某一密度,低于此密度时不必防治;达到或高于此密度时才有必要进行防治并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它是决定对一场病虫害何时进行防治的指标。
制定和按照一定的指标进行防治,标志着植物保护的目标由争取最大收获量向追求经济效益转移。大家知道,病虫灾害可以带来减产和经济损失,而防治病虫就是要减少或挽回这些损失,它的效益是“负负得正”。那么,当病虫数量比较低,它能够造成的产量损失十分有限,并且折合的经济价值低于防治费用时,防治行动就“得不偿失”;而对一场已经达到防治指标的病虫,如果任其自然发展,所造成的并可以挽回的经济损失都将等于或大于防治费用(包括药剂、喷洒人工和机具折旧等费用),此时防治就会“赚钱”,防治行动就是“合理”的。
制定防治指标需要依据农产品和农药的价格、病虫数量和损失的关系、药剂防治效果以及自然抑制因素。显然,作物越值钱、农药越便宜、病虫越危险,防治指标就越低,因此具体计算的防治指标可能是浮动的。当前,在各种作物上都有一些由技术部门或专家依据调查数据和经验推定的固定指标。如防治小麦穗蚜的指标为每百穗500头、防治棉铃虫的指标为百株棉花有初龄幼虫8~10头、针对棉花盲蝽象,规定了在棉花打顶前被害株率达3%或百株虫量达两三头,打顶后被害株率达5%或百株虫量达5头时,要及时喷药防治。这些指标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在当前,已经起到了抑制滥用农药、节省开支、减少对环境污染的作用。
认真执行防治指标,就可能在发生轻微的年份不防治,因为病虫密度始终没有达标,所以它也是决定防治与否的指标;另一方面也告诉人们,防治病虫害也不必追求“完全、彻底”。姑且不说那是一种妄想,就现实和经济学的角度考虑,适度防治才是科学和合理的。(中化化肥高级顾问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肖悦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