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农技站站长陈淼洋:引领棉农创下亩产千斤籽棉的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1-12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52
 

  在江西省湖口县武山镇的五里街,坐落着一幢并不起眼的两层楼房,里面没有莺歌燕舞,却成了方圆几十公里农民最爱光顾的地方,这里就是武山镇农技站。这里给了群山一抹暖色,也给了村民无限的希望。

  山还是那片山,水还是那汪水。37载的春秋,地里的庄稼种了一茬又一茬,也收了一茬又一茬,却依然迸发出勃勃生机,只是当年那个年轻的种子员陈淼洋已经成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站长。

  陈淼洋说,让棉花多长两个桃,让稻穗多结两粒谷,让梨树多开两朵花,他的人生价值也就实现了……

  这些,他做到了!

  1972年中学毕业后,刚满18岁的陈淼洋成为武山农技站种子员,从此开始他一生的农技推广事业。37年来,陈淼洋用自己的青春和技术,成功创建了早杂旱育抛秧技术,创办了全县第一个药材种植基地,健全了一整套棉花、油菜种植管理技术,并在2009年武山镇棉花示范基地的百亩千斤高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先后荣获“全国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中华农业科技基金会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全省植保先进工作者”、“全省农技推广先进个人”等20多项殊荣。

  1初冬的武山,一场早降的小雪将这个山间小镇装扮得分外妖娆。沿着蜿蜒的小路一直向南,笔者来到了武山镇曹禹新村。“采访陈淼洋吧,你们跟着我走!”刚进村,村民曹春根就硬拉着我们到了一片已经收割过的稻田边,手指着那片土地,给笔者揭开了一段关于陈淼洋的往事……

  让笔者将历史的时钟拨回12年前。1997年3月,上级农业部门开始大力推广水田抛秧技术,紧接着一块块育秧盘也运到了曹禹新村,看着一块块凹凸不平的硬塑料片,没有一个农民敢去尝试。经过陈淼洋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全村终于有60%的人勉强参与进来。

  为搞好抛秧育苗工作,陈淼洋还自己掏钱把村里的一个小池塘抽干了,然后带领几户农民把塘底的淤泥一担担地铺到苗床上。3月的武山,乍暖还寒,当这一切忙完,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陈淼洋也已经冻得浑身发抖。当他一身泥水地回到家中时,老伴一边拿出换洗的衣服,一边心疼得直掉眼泪。她说:“淼洋啊,你一把年纪了,还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呀?”陈淼洋边脱下身上的湿衣服边说:“今年一定要把抛秧技术搞上去,我就不信这么好的技术推广不了。”

  “当年搞抛秧的时候,老陈真是豁出去了!”说起当年抛秧育苗的事情,村民曹春根的眼睛有些湿润了。那年的天气也真是反常,播种的当天夜里竟然下了一场大雪,作为示范户的曹春根担心得一夜未睡。第二天天还没有亮,他便赶紧往育苗的地方赶。到育苗田一看,却发现家住在五六公里外的陈淼洋已经在田里忙活好一阵子了。曹春根心头一热,说道:“老陈,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陈淼洋却把手一挥说,别废话了,赶紧过来帮忙,苗床的薄膜已经给雪压垮了好几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陈淼洋的辛苦没有白费,在实行抛秧技术的当年,所有实施抛秧技术的稻田全部获得了丰收,产量比普通田块提高了近一倍。示范的力量是无穷的,第二年,全镇8500亩早稻全部实行了抛秧技术,全镇水稻增产达600万公斤,农民增收1000万元。紧接着,在陈淼洋的带领下,武山镇又在全县率先推广了免耕直播、免耕抛秧、无盘抛秧等技术,产量也连年提升。

  2知识就是力量,技术就是财富。有人说,凭着陈淼洋这身过硬的农业技术,他的身价至少在1000万元以上,但在采访时,笔者却发现他们夫妇二人至今仍然住在农技站边上的一间小房子里,里面除了一台电视,一张床,剩下的就是他们结婚时的那几个破木柜子。陈淼洋的老伴有些心酸地说:“如果不是老陈经常犯‘傻’,我们也不用至今还住在这样的一个地方!”

  钟炜是一名退伍军人,2003年,他看到本村有100多亩荒山坡,便萌发了想搞果园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技术。后来,钟炜就找到了陈淼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向他承诺,果园挂果后,给他一定的分红。听完钟炜的话,陈淼洋却说:“老弟啊,防虫治病是我们工作范围内的事,我一分钱不要,你放手去干吧!”在得知钟炜资金不足后,他当场拿出几千元资金,交到了钟炜的手中。从不流泪的钟炜,此刻泪水夺眶而出。打这以后,只要一有空儿,陈淼洋就往钟炜的果园里面跑。

  种植果园是个长效项目,开始几年几乎没有什么收成,所以钟炜经营得很辛苦,经常连果树的肥料都买不起,陈淼洋得知情况后,总是用自己的摩托车把肥料送到果园,有时看到钟炜忙不过来,还当起了免费的工人,一干就是一整天。一天傍晚,钟炜给他打来求救电话,果园的橘树发病了,情况比较严重。接到电话后,陈淼洋骑上摩托车就往果园赶。查病情,配农药,等一切忙完后,天已经黑得伸手不见五指。看着累了一整天的陈淼洋,钟炜一家无论如何要他留下来吃饭,但他死活不肯,硬是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10多里路赶了回去。

  在陈淼洋的帮助下,经过几年的努力,钟炜的果园年收入已近20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

  2002年,陈淼洋自筹资金1万多元,两下江苏,学习药材种植技术,带头创办了第一个药材种植基地。2004年,湖口九普药业落户武山镇,陈淼洋谢绝了创本等农药公司的高薪聘请,甘愿当起了药材种植的无薪技术顾问。在他和九普药业的引领下,武山镇药材种植逐步走向了规模化。

  3农业是个室外产业,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太多。多年的农技推广工作让陈淼洋深深地感到,仅仅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无法顾及过来,只有用农业科技武装农民,才是防病除害保丰收的根本大计。经过几夜的思考,他自己创了武山镇的第一份农技刊物---《武山农技》。在通过《武山农技》普及农业知识的同时,陈淼洋还将一些关于作物种植的顺口溜编入《武山农技》中。在水稻晒田时,陈淼洋在《武山农技》上写到“风吹禾叶响,伸手就刺掌”。为了控制水稻分叶,他又编写出了“水是‘我’的命,多了又得病”等近百条关于庄稼种植的顺口溜。多年来,他共自费编写《武山农技》100多期,免费下发村、组、农户6万多份,在农技站集中技术讲课200多次,下村讲课千余次。

  为了提高自身农技水平,陈淼洋通过自学获得中专学历,并被破格评为高级农艺师。多年来,他不仅多次自费前往各地学习,还自费订阅了《中国农技推广》、《江西棉花》、《九江日报》等多种农技刊物和报纸,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农业技术推广的前沿。

  37年的风霜染白了陈淼洋的双鬓,37年的雨雪摧老了他的肌肤。在陈淼洋的帮助下,许多农民快速走上了富裕路,而陈淼洋却依然住在那间拥挤而简陋的小房子里。有人问陈淼洋,你一天到晚东奔西走的,图个啥?陈淼洋笑着说:“我服务的是农业,农民增了收,得了实惠,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4“技术送到户,指导到田间”,这是陈淼洋对全镇百姓的承诺。为了这个承诺,他的汗水撒遍了武山镇的每一寸土地。

  2009年3月,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成立,以中国棉花研究所喻树迅博士为专家,在全国设立了20多个棉花综合试验站,鄱阳湖试验站设立了6个点。陈淼洋作为全省优秀农技推广人才,被直接点名为湖口县武山镇试点区的负责人。

  大年正月初九,陈淼洋召开了第一次棉农动员会议。但是,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棉花生产效益降低,严重挫伤了棉农的积极性,动员工作受到了阻力。农民出身的陈淼洋深知棉农们在想什么,经过再三思考,他给了棉农一个承诺:一、试验区内的棉田,保证每亩600斤籽棉,不够的部分由他个人来赔。二、保证每亩棉田纯利600元。三、肥料、农药什么时候需要,他什么时候送到田间地头。他的一席话终于打消了在场所有人的顾虑。刘金初、刘爱民、刘爱清3户人家常年在外务工,陈淼洋将他们无法耕种的9亩土地流转给了刘火庆、王水枝等土地相对较少的植棉能手种植。一个由31户人家的田地连在一起的111.9亩试验田终于落实了。

  示范户刘爱忠说,2009年真不是种棉花的好年头儿,如果说亩产500斤是全市的一个平均水平,那么亩产千斤的这后面500斤是陈淼洋赌回来的。

  2009年7月24日和29日,试验区连续两次遭遇大风暴雨袭击,90%以上的棉花倒伏,严重抑制了棉花正常生长。棉农们遭此重创,个个垂头丧气,认为减产已成定局,不愿意再投本钱施肥。面对大家的质疑,陈淼洋决定再赌一把:“每亩40斤尿素,你们只管施下去,没有效果,肥料钱算我的!”事实告诉大家,陈淼洋的决定是正确的,在肥料施下去仅个把星期的时间,棉苗迅速返青,主枝再度生长……

  有效的应变措施给棉花丰收带来了保障。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料,在恶劣天气下的棉花终于挺了过来,棉株匀称、棉桃密实,长势越来越喜人。

  2009年10月17日,对于陈淼洋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进行现场测产验收,测得平均密度1414株,单株成铃65.2个,亩成铃92193个,单铃重5.5克,平均亩产籽棉1014.12斤,创造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两大内陆棉区百亩连片棉花籽棉单产历史最高记录。

  百亩棉田试验区亩产千斤籽棉的消息传出后,一项项荣誉与赞美接踵而来,陈淼洋没有陶醉。他说:“我只是一位普通的乡村农技员,只是做了一些应该做的事情,党和国家却给了我这么多的荣誉。与无数个默默无闻的乡村农技人员相比,只能说我是幸运的。” (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张才斌;孔凡超;裴平)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