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云南省2010年水稻生产抗旱减灾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13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

    去年7月以来,云南省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减少207毫米,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少记录;同期气温与多年平均相比偏高了1.7℃,打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记录;目前全省库塘蓄水量仅为53.8亿立方米,同比减少近17亿立方米。部分地区秋冬春连续干旱已持续5个月。库塘蓄水的大幅度减少和旱情的持续发展,给今年的水稻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针对当前旱情和全省大部分地方农民面临缺水育秧、不能按时栽插和无水栽秧三大突出问题,为确保实现满栽满插,避过灾害性天气的不利影响,现提出水稻抗旱减灾技术措施,请各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土壤,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抗旱节水技术和抗旱保墒措施。

    水稻是云南省的第一大作物,使全省2/3人口的口粮,因此,水稻生产是云南省粮食作物的重中之重。目前,云南省的南方双季稻地区已经完成播种,一季中稻地区还没有播种,因此,早准备早安排是抗旱救灾的上策。

    一、 水稻生产形势严峻

    由于去年杂交稻制种区的不利气候,导致种子数量不足,种子价格较高。云南省秋冬春连旱,气温较高,虫卵和病菌容易越冬,估计病虫害爆发的可能性非常大。由于农村劳动力老龄化,青壮年进城打工,参与田间劳动的务工人员年龄在48-60岁,文化层次较低,多为初中以下文化,不易接受和掌握新技术、新事物。政策性补贴没有起到刺激生产的作用,相反,现在农民把政策性补贴看作一种福利,并没有把补贴用于生产投入。由于干旱小春减产已成事实,减产的幅度还非常大,要想用大春的生产来弥补小春的损失难度很大,因为大春作物同样也遇到了干旱。目前,云南省南部地区已经进入育秧阶段,中部和北部地区正准备播种,但是由于干旱秧苗期缺水,部分秧苗已经干死。部分稻区缺水不能按时播种,因此大春的生产也受到干旱影响,估计将会有200万亩的水田改种旱作。2010年云南省粮食的缺口将会进一步加大,尤其是小麦和稻米等主要粮食的调入可能会创历史新高。云南省水稻生产将围绕"保面积、攻单产、防滑坡"的总体思路来抓,力争水稻的总产不减。

    二、 水稻生产抗旱救灾的总体思路

    应对云南省的长旱灾害,水稻抗旱的总体思路为:保秧、保苗、保蘖和保穗,简称"四保"抗旱技术。由于无法预计干旱持续的时间,我们应尽可能的做好最迫切的工作。保秧主要是保证了育秧工作正常进行,保证秧苗的数量和质量,针对干旱可能会推迟水稻的移栽节令,因此采取旱育稀播技术,培育壮秧,增加秧苗的秧龄弹性。保苗是保证移栽时的基本苗能达到高产栽培的要求,不多也不少。湿润保蘖主要是秧苗成活后,是适当灌水保证有效分蘖的发生,才能获得足够的穗数,稳住水稻产量。保穗是在水稻穗分化时期,提供灌溉水,促进大穗的形成,是保产的关键环节。

    从水稻生产来看,育秧、整田移栽、栽后灌溉三个环节用水量较大,因此,必须对这三个环节采取抗旱措施,减少水稻的用水量。云南省采取水稻抗旱的主要技术措施是:旱育壮秧、薄水浅插、精确定量。

    三、 水稻生产中的主要抗旱技术

    水稻生产中抗旱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旱育秧、水田旱整、覆膜移栽、旱直播、节水灌溉、水改旱等技术。这些技术在云南省经取得了试验、示范的经验,在抗旱减灾中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根据水稻生产中对水分需求量进行划分,育秧期的抗旱技术只有旱育秧技术。整田移栽期有水田旱整、覆膜移栽、旱直播等三项技术。栽后灌溉也仅有干湿交替灌溉技术。

    1、 大力推广旱育稀播育秧技术,培育多蘖壮秧

    水稻旱育秧技术不仅是一项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也是一项节水栽培、抗旱减灾的有效技术措施。旱育秧技术育秧过程不需保持水层,可不放塘、库的水即能育苗,育苗期可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旱育的秧苗移栽后耐旱能力显著高于水育秧。

    在干旱缺水的情况下,育足水稻秧苗是打赢抗旱夺丰收的关键。目前南部稻区早稻播种育秧已基本结束,早中稻育秧已进入准备阶段,一季中稻区育秧尚未开始,各地要早作准备,采取补助种子等办法,动员广大农户扩大苗床面积,降低播种密度,育足水稻秧苗,提高秧苗移栽弹性。

    在旱育秧期间,可以借助"旱育保姆"和喷多效唑等辅助措施,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苗秧龄弹性。"旱育保姆"是一种先进适用、效益显著的农业高新技术产品。它能起到保水抗旱、促根壮苗效果好,能有效控制秧苗恶苗病、青枯病和立枯病,育秧程序简单,育秧成本低。

    具体做法为:①降低播量、培育带蘖或多蘖壮秧。即通过扩大育秧苗床面积,减少每平方米范围的播种量,有效地增大适期早播秧苗的秧龄弹性,提高秧苗素质,既可提高单产,又可解决前期无水插秧的矛盾;②秧田采用全旱管理,培育带蘖或多蘖壮秧,增大秧龄弹性,有水就适时插秧,缺水则可延后一段时间再插; ③化学调控延长秧龄,3叶期后视情况喷施1-2次多效唑,既控制秧苗徒长,又增强秧龄弹性,防止老苗;④在缺水地区尽量采用中早熟品种进行晚育晚插,接上雨水;⑤超龄老秧,秧龄期超过70天,叶龄超过8叶的秧苗,其栽培技术是靠插不靠发,移栽时必须通过增加栽插丛数或每丛苗数来保证穗数,从而有效提高单产。

    2、 推进水田旱整技术,确保秧苗适时移栽

    传统的耕翻整地作业,不仅需要大量的机械投入,而且泡田整地时间长,需水量大,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采用旱作整地技术,可以克服上述缺点,不仅整地质量高,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泡田用水。旱整地每亩泡田用水需70-80立方米,而水泡整地每亩泡田用水需120-140立方米,节水50立方米以上。推广旱整地技术,即"边放水、边整地、边插秧",缩短泡插时间,做到节约用水。部分小麦或大麦田块收获后,也可不再进行翻犁,直接放水泡田并通过浅旋耕后即可移栽。

    3、 提倡水稻覆膜移栽技术,降低栽后用水

    ①培育适龄旱壮秧:培肥苗床,施用壮秧剂,适时播种,旱育旱管,培育壮秧,中、小苗带土移栽(秧龄4-5.5叶)。培育适龄壮秧(最好是旱育秧)非常关键,本项技术采用湿润栽培,秧苗不壮,缓苗期明显,且易倒苗、死苗,影响增产增效。具体育秧技术详见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提供的"云南省水稻旱育稀植技术规范"。

    ②整田施肥:一次性施足基肥(有机肥至少应在覆膜前1个月翻耕施入),翻耕整田作垄,撒干田水后,按2米宽分墒,墒面平整光滑,沟宽30cm,深20-30cm,开好围沟。

    该项技术氮肥用量一般只为当地习惯施肥量的60-80%,即纯氮7-10kg/亩。冷凉稻区用氮量通常偏低,部分高海拨地区土壤有机质高,为避免贪青或穗瘟暴发,地膜覆盖后亩施1400-2000kg有机肥,4-5kg尿素则可,干旱缺水地区用氮量略高。磷、钾肥用量一般为过磷酸钙30-40公斤/亩,氯化钾10-15kg/亩。各地最好据试验结果确定施肥量。在灌溉条件允许条件下,整地前最好灌水泡田3-5天,以提高除草效果。

    ③覆膜:选择宽2m、厚度0.005-0.008mm微膜,贴泥覆膜,膜土界面没有空隙,以利隔氧除草,膜四周入泥3-5cm深,以防大风揭膜。

    ④规范移栽:拉线破膜移栽,可用手指和木棒破膜,也可按照规格在木板上钉钉子破膜,注意膜孔不宜过大,否则影响覆膜效果。杂交籼稻亩插1.3-1.7万穴,每丛1苗,常规稻亩插1.6-2.0万穴,每丛2-3苗。高海拨冷凉稻区或中下等肥力田块常规稻插秧密度可适当提高至2.5万穴左右。插秧深度不宜太深,也不宜太浅。插后在有灌溉条件地区可用浅水护苗,但注意不能浮膜。

    ⑤大田管理:移栽后实行全程旱管,一般情况下,只要沟内保持有水便可,水不能上墒面,雨水较多地区,可以不用灌水,各生育期注意排水,尽量不要淹水上墒。孕穗期、抽穗期酌情灌1-2次跑马水,如果后期出现脱肥,可进行根外追肥1-2次,如喷施氮、磷、钾肥或生长调节剂,或用灌"跑马水"方式酌施尿素2-4kg/亩。

    ⑥病虫草害防治:覆膜旱作稻基本不用除草,但中后期管理中要加强病虫测报,并视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治,重点防治鼠害。鼠害防治方法主要为:①放水保护,即在生育后期稻田灌浅水保护。②投放毒饵灭杀。可选用敌鼠钠盐、溴敌隆等杀鼠效果较好和药剂制成毒饵投放,做到少放、勤放。③围膜护稻。稻田四周用薄膜围护,亦能起到较好的防鼠效果。

    ⑦适时收割,稻桩宜浅,以利清除废膜。

    4、 采用覆膜旱直播技术,降低水稻生产用水

    水稻覆膜直播湿润栽培技术是在一定规格的厢面上覆膜,然后打孔,直接播种芽谷,全生育期实行湿润管水的一种新型节水、节支、省工、增产技术,也是一种减少技术环节、降低劳动强度的轻型栽培技术。该技术具有"一早两免三省四提高"的显著特点。技术要点如下:"一早",即提前成熟10天左右;"两免",即免去了育秧和薅秧环节; "三省",即省水、省工、省钱; "四提高",即提高产量、品质、肥料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技术措施:

    ①选择田块

    本技术除沙田土、渗水田和无法排水的低洼田外,其它田块均适应,尤其对缺水干旱区节水、寒冷低温区增温、田多劳力少的地区灭草效果佳。

    ②精细整田

    要求整田质量达到田平泥融。整田前,均匀撒施腐熟的有机肥,捡净泥中的石块、秸秆等易顶破地膜的硬物,再灌水耕耙。如果田不整平,则造成高处缺水影响水稻生长,低处膜面淹水影响增温透光,泥不整融则影响盖膜质量。

    ③施肥

    采取一次全层施肥,重施底肥,多施农家肥,增施缓施肥。一般中等肥力的田块,亩产600千克稻谷的基肥标准为:农家肥2000千克,纯氮10千克,纯磷3-5千克,纯钾3千克。施肥方式为"前促、中控、后保"施肥发,即底肥重施以促进早生块发,中期限氮以控制合理群体,后期补氮以防衰壮籽粒。底肥还肥要在大田整平后、作厢前,均匀撒施泥中。

    ④开好"三沟"

    一要深起围沟,沿田埂内侧起宽40厘米左右、深40-50厘米的围沟,以见犁底层为最好。二要开好腰沟,对面积较大的方形田,要在田的正中开一道宽35厘米左右、深30-40厘米的腰沟。三要浅开厢沟,厢面宽度视地膜型号定,开沟铲起的泥土要均匀放于厢面,起到盖肥平厢作用。

    ⑤规格选膜

    以节约投资、盖膜效果好、操作方便为基准,选用适宜的膜一般可用0.005毫米厚、170厘米宽的单层超微膜,按1.6米划厢,每厢播种6行,一般每亩用种量为2-4千克,杂交稻减少用种量。

    ⑥严实覆膜

    厢平整后,二人以滚动膜捆的方法边覆膜,边用脚将膜边踩入泥中,使地膜紧贴厢面泥上,不留任何空隙。

    ⑦膜上打空

    覆膜后2-3天,等地温提高到稳定温度12度时用定植器打孔。密度要根据土壤肥料情况而定,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粘土类型的地块,选用17厘米×23厘米密度,土壤肥力差选用14厘米×23厘米的密度。

    ⑧催芽播种

    在盖膜的同时开始浸种催芽,当达到发芽标准时,每穴播种芽谷2-4粒。播种剩余的芽谷应另找一块地方育秧,等苗子长出后补苗。

    ⑨预防危害

    播种后采取扎草人、撒毒饵等方式防止鸟、鼠危害。

    ⑩水肥管理

    实行湿润管水,保持沟中有水,厢面无水。

    水稻成熟后腰及时抢晴天收割,收获过晚,稻粒易脱落田中,影响产量。收获是要做到低留稻桩,有利于清捡废膜。为了防止废膜对土壤的污染,水稻收获后一定要仔细揭膜,捡净碎膜,彻底清除残膜。

    5、 节水灌溉技术

    这一技术可以根据作物生长对水分需求的量和干旱胁迫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程度,在水稻对水的敏感期进行灌溉,不太敏感期不灌水。采用减少稻田的灌溉次数,减少每次灌水量。这一措施主要采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提倡的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具体做法如下:移栽后7天,灌浅水,干湿交替,保持田面湿润。移栽后7天至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前一叶龄期(即8.5叶,够苗80%),浅水灌溉,水层2-3cm,并视苗情露田1-2次。从8.5叶期到叶龄余数3.5时(即11.5叶期),进行分次搁田,先轻后重。第一次轻搁田间在8.5叶期开始,田内开好丰产沟,沟深20cm,搁田程度为田面不裂缝、不陷脚。隔3-5天,第二次重搁。程度:风吹稻叶响,叶尖刺手掌,田面泛白根,中间不发白。第10.5叶期(叶龄余数3.5时)到抽穗25天,浅水勤灌,以浅水层和湿润为主。抽穗后25天到成熟,以湿润为主,干湿交替,养根保叶。这一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在云南省的昆明、保山、丽江、楚雄、普洱、西双版纳等州市33个县区进行示范示范,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6、 水改旱技术

    水改旱技术既包括水稻改种陆稻,也包括水稻改种玉米、马铃薯、红薯、高粱、大豆等旱地作物。

    在陆稻产区继续巩固和提高陆稻种植水平,发展旱育旱植、地膜覆盖栽培和陆稻玉米间套种植;部分山半区(雷响田),常年水稻种植多为等雨栽插。旱直播水管在栽培管理上,要以保全苗和除杂草为重点,一是要精细整地。要耕、旋、耙结合,使土壤达到"精、细、平",提高种子出苗率;二是要科学除草。在缺少水层的情况下,极易出现草荒,所以要特别强调搞好除草工作。旱育旱栽在栽培上,一是选用旱育秧苗;二是精细整地,施足底肥。使土壤细碎,田面平整,同时达到全层均匀施肥;三是合理密植,栽后浇足定根(活苗)水,促进秧苗返青成活。旱直播或旱育旱栽等栽培方式待进入雨季后,均可正常灌水,按常规水稻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

    在确定是否改种旱作时,要从全年抗灾和常年改旱田块的排水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既要考虑当前旱情,也要考虑五六月雨水较多的排水问题,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分析,而不要盲目改旱。一是平坝稻田要坚持走水路。这些稻田一般土壤湿度大、蓄水相对容易。如果改旱一旦进入雨季排水都较为困难,如改种玉米等作物在抽穗扬花期遇雨将严重减产。二是十年九旱的雷响田、台田、梯田,可主动采取水路不通走旱路,改旱栽玉米的路子,即选择抗旱早熟玉米品种,采用育苗方法,透雨后及时移栽。三是常年干旱、育秧十分困难的地方,抓住春播时机和土壤墒情,育好备灾玉米苗,及时改种玉米。

    特别是干旱缺水严重地区、雷响田或山半区,在育足水稻秧苗的情况下,要加大力度集中育好玉米苗等大春作物救灾苗,以作水改旱或应急降水后能及时移栽。

    四、 调查灾情,划分受灾级别,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处于轻度干旱的地区,即储有农田用水量能够满足水稻整田和灌溉水的30%-50%。主要采用旱育秧方式育秧,整田时尽量减少泡田用水,移栽后选择节水灌溉技术,确保水稻的高产稳产。

    对处于中度干旱的地区,即储有农田用水量能够满足水稻整田和灌溉水的10%-30%。选用旱育秧方式育秧,并选择覆膜移栽或覆膜直播技术,减少土壤中水分的损失,争取稳住水稻的种植面积,确保稻谷的稳产。

    对干旱严重的地区,即储有农田用水量不能满足水稻整田使用,完全没有灌溉水。建议种植陆稻、玉米、大豆等旱作,采用旱作的增产来弥补水稻减产带来的损失。

    五、 重点问题及解决方案

    1、加强灌溉水资源管理与调度

    积极开辟水源,尽可能统一组织抽回流水和提灌机械利用江河湖泊水,缓解水库蓄水量不足的矛盾;加强对现有水资源管理和输水干渠的清理、修复和防渗防漏;科学调配水源,有计划供水,将有限的水源向水稻产区倾斜。

    2、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积极推行重大病虫害发生的监测预报和预警制度,建立抗灾防灾救灾的快速反应机制和防治行动预案,建立机防队伍,加强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等重要病虫害的统防统治。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做好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的"三查"工作,密切检测病虫害的发生,及时发布信息,指导病虫害防治工作。

    3、合理运筹肥料保证安全成熟

    要根据灌溉水源实际和群体长势情况,合理运筹肥料,促控群体生长,保证水稻安全成熟。一是要多施农家肥。充分挖掘各种肥源,增施农肥,提高土壤蓄水保肥力;二是施用农家肥和增施磷、钾肥相结合,可以提高水稻自身的抗旱能力;三是要增加底肥施用量。缺水区一般插秧田地底肥要达到施肥总量的40-50%,旱种田块底肥用量要达到总施肥量的60-70%,并做到全层施肥,结合旋耕旋入土中,以防分孽期缺水无法追肥;四是根据天气变化、土壤肥力、品种类型、田间长势等巧施调节肥,实行"少吃多餐"施肥法,提高水稻抗逆能力,保证安全成熟。对插秧返青较晚的地块,生育期推迟、容易早衰,要坚持合理运筹肥料促进早熟,可通过喷施生长促进剂如喷施磷酸二氢钾、有机液肥等叶面肥,提高抗逆能力,促进水稻生长,保证水稻安全成熟。(完)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