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专家:发展转基因作物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战略性选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08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98
 

来源:新华网

    中国食品安全及农业专家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转基因作物是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保证粮食安全的战略性选择。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大?说,发展转基因作物对于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他说:“在水稻杂交种植方面,我们具有明显优势,转基因技术的引入可以确保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的技术领先,并有利于提高产量,应对耕地减少,粮食供求紧张的矛盾。”

  近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黄大?同时表示,转基因作物也存在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人体生理机能的潜在威胁,科学界将对此进行追踪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食品营养所食品安全专家吴永宁教授说,政府已批准的转基因食品,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其对人体健康有害。

  吴永宁说,中国政府目前对转基因粮食的审批十分慎重,审批过程包括实验室研究和田间试验。此外,相关部门要进行常规毒性试验、致敏性试验、蛋白质模拟消化试验等等,经过这些试验,目前都没有发现证明其健康风险的证据。

  中国国务院2001年颁布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经营做出严格规定,以保证获批产品的安全性。

  黄大?说,转基因品种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抗病虫害效果更好。通过节省农药施用,降低农药污染环境和对人畜的危害。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1996年到200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增至1.25亿公顷,其中前十年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22.4万吨。

  “转基因作物绝不会比传统食品因喷洒农药而造成的风险更高。”吴永宁说。

  对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卫生行政部门将建立一个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及时监控各地不良反应。同时,转基因作物无需灭虫作业,对缓解农村劳动力减少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吴永宁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生产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应该积极发展,占据国际竞争的主动。

  据介绍,目前中国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主要由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完成。

  1月31日公布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国家将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在华中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看来,“这再次表明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是国家战略。”

  据隆平高科[22.25  1.92%]董秘办相关人士介绍:“日前下发的1号文下定决心要搞转基因技术,有几家公司都在做,谁率先推出还存在变数。隆平高科主要是抗虫基因品种,中国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转基因新品商业化运作前还要一系列政策批准试用,需经过国家安全性评价。”

  隆平高科董秘办相关人士说:“去年国务院文件国家投入200亿元资金支持研发几种转基金品种,有利于研发升级,我认为大公司有优势,小公司由于技术水平和实验条件等处于劣势。

  “种子是整个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但转基因政策到企业层面影响不大。”国元证券[18.01  -1.04%]农业行业分析师周家杏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他认为:“一些中国传统企业没有资金和实力从事研究,目前可能多是科研院所的研发阶段。主要是基于中国传统作物满足不了需要,相对短缺的品种,如我国每年进口玉米大豆棉花等。而且,转基因对人体健康是否有潜在的影响,这也是尴尬的事情。所以,转基因是育种中间的一种手段,主要是品质上,甚至有些是题材。美国等国外转基因应用多,可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悲观的声音也有,长城证券农业行业研究员王萍说:“转基因新品种不是那么容易推广开的,国家或者是希望研究上突破。不过粮种的补贴范围扩大,种子补贴的覆盖面扩大,补贴的种类也有新的增加,如青稞和花生。”还有观点认为,未来3、4年转基因新种研发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都尚需观察。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