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辽沈晚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院士(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后,与记者合影留念。 李明 摄
他是去年12月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超级水稻育种专家,也是东北稻区超级水稻育种领域的牵头人。
10年成功培育16个超级稻品种,累计推广1.47亿亩,增产稻谷83亿公斤……这些增产的稻谷总量,可以满足2000余万人一年的消耗……
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所长陈温福院士。 3月4日,正在北京准备参加全国人代会的陈温福院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在超级水稻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甚至曾经为水稻差点搭上性命。
大学毕业时还不会种水稻
幽默的陈温福院士喜欢用歇后语巧妙概括自己要表达的意思。
谈到自己当选院士后的生活,陈温福说:“我是奶奶的鞋??还是老样子”。不过他也坦言,当选院士后除了工作更忙,应酬也多了一些,“很多人请我吃饭,表示庆贺,很多时候你必须去,不去人家会觉得你架子大了,人嘛,最怕就是请客的时候请不到,是不?”
尽管目前水稻成了陈温福一生的事业,可他坦言,自己甚至在1979年大学毕业的时候还不会种水稻。“我家是旱田区,当年读农大,就是想让乡亲们多一碗饭吃。 ”
爱上水稻,是在考取研究生以后。陈温福说,自己对水稻的兴趣是后天培养起来的,现在一天不琢磨水稻,心里就不踏实。
7万元经费拿下两个国家二等奖
小投入大产出,这是陈温福以往承担的项目中表现出的一个特点。接受采访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请陈温福院士整理一个材料。
7万元的项目基金,曾经在陈温福的承担项目中创造出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00公斤左右粮食就可以很好地养活一个人。 ”陈温福说,这个数据包括一个人消耗的酒类所需粮食等。那么增产的83亿公斤粮食,相当于养活了2000万人好好地生活一年。“九五”以来,陈温福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等国家科研课题20余项,超级稻研究成果居世界领先水平。
建议关注种子安全
2008年,陈温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曾有媒体评价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陈温福,以一名院士的责任感,执著地守望着万亩良田。“我是干啥吆喝啥。”陈温福说自己属于农业领域的科研人员,因此,每年全国人代会期间,他所提交的建议都与农业有关。
今年,他将提出关于振兴民族种业方面的建议。在这位院士看来,粮食安全是国家长治久安的保证,而种子安全又是粮食安全的基础。
曾险些为水稻搭上性命
在学生的眼中,陈温福不像高级知识分子,反而像个典型的“农民伯伯”。“农时不等人,啥事都要趁早。”这是陈温福的口头禅,他的学生们曾经向媒体表示,通常在工作时间想找到老师,最好的去处是试验田。
几年前,陈温福被确诊为肾结核。上了手术台,见多识广的医生打开陈温福的腹腔后,都吓出一身冷汗:他的右肾已严重溃烂,主动脉一下子就脱落了。
医生曾表示,如果不是抢救及时,一旦发生动脉喷射性出血,那么人可能在两分钟左右死亡!让医生诧异的是,这么严重的病情,常人根本无法忍受,陈温福究竟是怎样挺住的?
可即便如此,这位农业专家也仅仅是在医院住了半个月。上不了班就在家用电话指挥,刚能下床走路,就捂着伤口上稻田,家人劝阻,同事们都往回撵他……
特派北京首席记者 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