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人民网
核心提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物育种还有较大差距。当务之急是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减少低水平重复研究,尽快组建起具备研发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生物育种是指利用转基因、分子设计等现代生物学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机结合,培育高产优质多抗高效农业生物新品种,是确保国家食物安全和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国生物育种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研发力量薄弱分散,种子企业缺乏竞争力,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目前,我国水稻、小麦的单产水平较高,具有比较优势,而大豆和玉米的单产只有美国的2/3。2009年进口大豆4250万吨,国产只有1500万吨。在蔬菜、水果种子方面,部分高档品种主要依靠进口;动物育种整体落后,优良品种几乎全部来自国外。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命根子。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如果种子不能自主、受制于人,食物安全就难以保障。要想在生物育种领域掌握主动权、占领制高点,就必须从基础研究做起。我国生物育种的基础研究起步较晚、底子薄弱,尤其离不开优秀的人才队伍、先进的条件设施和足够的科研经费作为基础保障。国立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但目前由于事业经费中仅有30%来自财政投入,其余70%靠单位自筹,这样就迫使许多科研人员从事应用研究甚至是更低层次的技术推广。建议国家借鉴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经验,根据实际需要对国立科研单位重新定编定岗,保障其充足的事业费和基本的业务经费,同时减少竞争性课题,使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力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条件设施上,目前我国与发达国家依然有一二十年的差距,必须尽快赶上。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生物育种只有集中全国的优势科研力量,按照统一的顶层设计,合理分工、协作攻关,才能用最少的投入、最短的时间取得大的突破。反观我国的生物育种研究,不仅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而且研究力量分散薄弱、各自为战,严重制约了资金、设备的使用效率。
国家应下决心,彻底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打破部门界限,在生物育种方面形成大联合、大协作、全国一盘棋的大好局面。
美国等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在生物育种方面遥遥领先,不仅依靠强大的国家基础科研实力作支撑,更得益于实力雄厚、组织机制科学的跨国种业公司。据测算,2009年全球生物种业及相关产业市场价值为1500亿美元,其中70%左右被排名前几位的跨国公司瓜分了。这些跨国公司不仅条件设施先进、研发力量雄厚、研发投入巨大,更为关键的是他们灵活、高效的研发机制。这些跨国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成果应用为目的,形成了从基因研究、品种培育、试验示范到成果推广的一条龙研发模式,资源配置最优、研发效率最高。
我国种子公司目前有8000多家,但这些公司多为民营企业,科研人员少,基本上不具备研发能力,根本无法与国际种业巨头抗衡。
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既是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加快培育生物育种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必由之路。国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组建起具备研发能力的大型种子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