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落葵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4-2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42
 

  落葵,属于落葵科、落葵属,是以嫩茎叶为产品的栽培种,一年生缠绕性草本植物。

  一、形态特征

  落葵根系发达,茎蔓长3~4米,分枝力强,茎肉质化。叶片为阔卵圆形,单叶互生,叶片光滑肉质。花序为穗状花序,开白花或紫红花。果实圆球形,紫红色,种皮紫黑色。

  二、环境条件

  落葵耐高温高湿,需栽植于疏松肥沃的沙壤土。种子一般发芽适温在25℃左右,植株生长适温在25℃~30℃,在整个生育期都需要土壤湿润。落葵的个别品种对高温短日照要求较严,多数品种对日照要求不严。

  三、繁殖方式

  落葵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用老茎扦插繁殖。在生产上用种子繁殖,以条播或撒播方法进行畦作栽培。

  四、适期播种

  落葵一般在气温20℃以上时,就可露地播种栽培。以采收嫩茎叶为主的落葵,在播后50天左右就进入采收期。一般在4月份播种,6月份就可采收。

  五、整地施肥

  播种前先整地施肥,亩施用腐熟优质粗肥5000公斤左右,普撒后耕翻做畦,畦宽1~1.2米。在春季播种时,为了提高地温,还可在播前1周覆膜烤地。当地温稳定在15℃以上时,才可播种。

  六、浸种催芽

  由于落葵的种壳厚而且坚硬,播种前应先浸种催芽。可用50℃水搅拌浸种30分钟,然后在28℃~30℃的温水里浸泡4~6小时,搓洗干净后在30℃条件下保湿催芽。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七、播种技法

  1.条播。如果采用条播法播种,可先在畦内开沟,沟深2~3厘米,沟宽10~15厘米,沟距20厘米,按沟条播。播种后,将畦搂平,稍作镇压后,按畦浇水,以水能洇湿畦面为度。

  2.撒播。如果撒播,可先按畦浇足底水,在水渗下后再撒0.5厘米厚的细土,随后播种,播种后再覆盖1.5~2厘米厚的细土,然后覆盖塑料膜保温保湿。一般经3~5天,即可出苗。

  八、苗期管护

  出苗后,要及时松土和间苗(间下来的幼苗可以移栽,也可食用),干旱时适量浇水。至4叶期,即可定苗或定植,穴行距15~20厘米,每穴栽2~3株。早春、晚秋气温偏低,出苗慢,用大棚或小拱棚覆盖栽培的播种后出苗前一般不通风。若温度低,夜间在小棚内加盖草帘,提高棚内温度,出苗后,保持床土湿润,白天温度20℃以上,夜间不低于15℃。

  九、定植后管理

  定植缓苗后,则应追肥浇水,随水亩施尿素10公斤、复合肥5公斤。下雨后要及时排水,夏季热雨过后应及时浇灌井水为宜。菜畦内要始终保持土壤湿润,采收前两周追1次肥,以后则每采收1次追1次肥水,同时还要及时清除杂草。对于蔓生攀缘品种,在缓苗后即可浇水插架,引蔓上架。对于不留种的落葵植株,应及时摘掉花茎,以促进茎叶生长,提高产量。

  十、防治病害。

  1.落葵紫斑病(又称蛇眼病)。落葵紫斑病危害叶片,病叶边缘有紫色的圆形黄褐斑,病斑中间凹陷质薄,易穿孔,似蛇的眼睛,严重时紫斑布满叶片。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渍排涝;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800倍液;为提高植株抗病性,可增施磷、钾肥。

  2.落葵灰霉病。落葵灰霉病危害叶片和茎。病叶有水浸斑,逐渐发展而使叶片萎蔫腐烂,并生有灰霉。茎部染病,则有水渍状浅绿斑,病茎易折倒腐烂,并生有灰霉。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管理,多施优质粗肥,加强中耕松土,扣地膜或支小拱棚,加强保温,预防高湿。发病初期,可在棚室内喷施5%百菌清粉尘剂,或者喷施5%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200~1400倍液。

  十一、适时采收

  落葵的采收,一般在株高

  20~25厘米时采收嫩茎叶,只留茎基部3片叶,以促腋芽发新梢。采摘嫩茎叶,应选择无露珠时进行,阴雨天可提前采摘。对于枝叶密集,有郁闭现象的枝蔓,可从茎基部掰下,以达到通风透光的目的。在气温高于25℃的条件下,一般每隔10~15天采收1次,或者每次都采大留小,实施连续采收,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河北科技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