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植棉面临不利局面,农民植棉意愿不强,备耕迟缓。主要原因是:植棉比较效益下降,占收入的比重下降;棉花生长期长,管理费工,影响外出打工;受气候影响大,产量不稳;受市场影响大,棉价不稳。所以植棉面积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鉴于我国是第一棉花消费大国,当前供应偏紧,应该对新年度的棉价有较好的预期。
一、今年植棉思路今年的植棉思路要树立以下观念。
1.以提高植棉效益作为主要目标。不片面追求过高的产量指标,要着重实现不同年份、不同条件下的高产稳产和提高棉花质量。
2.千方百计降低棉田投入。可能带来副作用的不投入,重复的不投入,得不偿失的不投入,效果不明确的不投入,拿不准的不投入。把棉田的投入降下来。
3.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人工成本的提升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要利用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对农机具该改装的改装,该更换的更换,该购置的购置。多利用机械作业不仅能降低人工成本,还可提高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有利于增产增收。
4.做到最大程度地适应性栽培。充分估计气候的不确定性、灾害的突发性和极端天气的频发性。立足于防灾抗灾夺丰收,尽量趋利避害,实现主动管棉。
5.依靠科技提高效益。提高各项措施和农资的技术含量,克服盲目性,力求做到科学施肥,合理密植,主动化控,严格治虫,综合防病。这都是关系到提高植棉效益的关键技术问题,应抓住影响棉花投入和产出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开动脑筋,研究对策,予以突破。使棉花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二、播种阶段对策棉花的播种阶段不仅关系到一播全苗,还牵连到整地、造墒、施肥、密度、施除草剂和以后田间管理的一系列问题。为了做到全年主动管棉,播种阶段要采取以下对策。
1.力争浇底墒水。棉田浇水是件困难事,浇底墒水总比生长期浇水困难小。墒情不足的棉田,一定坚持浇底墒水,使棉田有充足的贮墒,可减缓苗蕾期的受旱程度。
2.切实做好测土施肥。施肥是影响棉花投入和产出的最重要因素,测土施肥是科学施肥的主要体现。要利用国家对免费测土施肥全覆盖的大好政策,和农业部门主动联系,根据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和棉花3:1:3的吸肥规律,参照产量指标,制定出量化的施肥方案。力争施用有机肥,培养高产地力基础。棉秸富含棉田最缺乏的有机肥和钾素,最好粉碎还田。磷肥全部、钾肥大部作底肥施入,尿素则于花铃期作追肥施入。播前未施底肥的,要通过安装施肥装置,播种施肥作业一次完成。肥料要尽量深施,以提高肥效。
3.提高播种质量。机播时拖拉机宜中低速行驶,保证落子均匀,深浅一致,覆膜严实;还要做到行直距均,为日后机器中耕追肥打好基础。
4.确定合理密度。根据不同年份的实践结果,在北方棉区一般地力下,采用铃重潜力大的品种,适应性较广的棉花高产密度为2500~3000株/亩,每株要求结优质铃17~20个,亩结优质铃5万以上,把铃重攻上去,就能实现高产。平距行距70厘米、株距33厘米,就能够保证这个密度。盲目采用宽行等距种植,不易保证密度,遇旱年或浇水不及时就要被动吃亏。土地瘠薄或无浇水保障,应适当加大密度。
5.发挥品种优势。重病地宜选用高抗病型品种,轻病地则应选用丰产型品种,瘠薄地可选用小株型品种。根据2009年吴桥、东光等地棉农的实践,在点片病地,采用两个性状相近、纤维品质相近的高抗病品种和丰产型品种混播,可实现在点片病地保全苗问题,免除补种和补苗之烦恼,实现品种间的优势互补,对棉田作业也无影响,可作为一项主动管棉的措施。
6.更新芽前除草剂。棉田除草是困扰棉农的一大难题,除草剂用少了草不死,用多了棉苗受害。不少地区至今仍在施用延续多年的氟乐灵,致使土壤中残药逐年积累,影响了棉苗正常生长,病害逐年加重,甚至造成成片死苗。通过近年来科研单位、农业部门和棉农的试验、实践,将二甲戊灵除草剂用作棉花芽前除草剂,比当前用的除草剂有诸多优点:一是使用便利,对混土无限制,既可施药播种一次作业,也可先喷药后播种;二是杀草谱广,不仅能杀禾本科杂草,对部分阔叶草也有效,如马齿苋等;三是挥发性弱,棉苗不易受害,药效期长。前景看好,可积极试用。二甲戊灵的商品名叫施田补、除草通等,在国内已有多家经销。目前在全世界销售势头正旺,已由几年前的销售排名第八位跃升至第三位,是仅次于草甘膦和百草枯的第三大除草剂。(河北科技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