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法规 » 正文

2010年北京市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意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12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036
 

    一、2009年京郊主要农作物生产概况与2010年生产形势分析
    (一)2009年京郊主要农作物生产概况

    1.种植面积

    据统计,2009年度全市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367.29万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最大,为237.14万亩(占64.6%);其次是小麦,种植面积95.88万亩(占26.1%);大豆西瓜、大白菜三类作物面积相近,大豆11.55万亩(占3.1%),西瓜11.13万亩(占3.0%),大白菜11.59万亩(占3.2%)。

    与2008年度相比,2009年主要农作物总面积增加8.47万亩,增幅2.367%;玉米、小麦面积分别增加13.57万亩、0.24万亩,增幅分别为6.1%、0.3%;大豆、大白菜、西瓜三类作物面积分别减少2.41万亩、1.73万亩、1.19万亩,减少幅度分别为17.3%、12.9%、9.7%。

    2.品种布局

    (1)玉米

    2009年受良种补贴政策的引导,玉米种植的品种相对集中,主导品种明显。春播玉米“农大108”占主导地位,“郑单958”、“中单28”为主要搭配品种,上述三个品种占春播玉米面积的73.6%;夏播玉米“京单28”占主导地位,“郑单958”、“京玉11”为主要搭配品种,三个品种占夏玉米面积的78%;鲜食甜玉米主栽品种为“京科甜2000”、“甜单10”、“甜单8号”、“京科甜183”,四个品种占鲜食甜玉米面积的74.8%,鲜食糯玉米主栽品种为“京科糯120”,搭配品种为“中糯1号”等;“北农青贮208”和“农大108”是京郊青贮玉米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占到青贮玉米面积的99%以上。

    (2)小麦

    2009年我市冬小麦主栽品种还是“京9428”,种植面积54.45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56.8%,主要搭配品种是“京9843”、“京冬8”、“农大211”等。近几年新审定的一批新品种发展速度较快,例如丰产稳产品种“京冬17”、“中麦175”、“京冬12”等,优质品种“烟农19”、“中优206”等,节水品种“农大3432”、“中麦12”等。这些品种有望成为京郊小麦品种下一次更换的主体品种。

    (3)大豆

    春播大豆主栽品种为“中黄13”,种植面积2.8万亩,占春播大豆面积的34.8%,主要搭配品种有“冀豆12”、“铁丰31”、“铁豆37”、“科丰14”等;夏播大豆主栽品种为“中黄13”,种植面积2.09万亩,占夏播大豆面积的57.5%,主要搭配品种有“铁豆37”、“冀豆12”、“科丰14”等。

    (4)大白菜

    目前大白菜生产上所用主栽品种都是审定多年的老品种,春播大白菜以韩国品种为主;秋播大白菜主栽品种为“北京新3号”,种植面积6.52万亩,占全市大白菜面积的56.2%,主要搭配品种为“北京新2号”、“北京新4号”等。

    (5)西瓜

    西瓜生产主栽品种都是审定多年的老品种,新品种虽然有品种优势,但由于种子价格和推广力度小等原因在生产上所占比例很小。春季早熟西瓜主栽品种为“京欣1号”、“京欣2号”,搭配品种为“京欣3号”、“航兴一号”等;小型西瓜主栽品种为“京秀”;露地中晚熟西瓜主栽品种为“黑蜜2号”、“暑宝”等。

    (二)2010年主要农作物生产形势分析

    京郊粮经作物生产除了具有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预计2010年京郊主要农作物生产面积将在上一年的基础上保持稳定,其中小麦作为冬季生物覆盖的作物,面积不会大幅下降,预计今秋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左右。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效益的提高,生产面积将有所增加。预计今年春播玉米种植面积仍将维持在130万亩左右,并且有小幅增加的可能,夏播玉米种植面积受冬小麦种植面积的影响,预计2010年变化趋势不明显,鲜食玉米和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变化不大。大豆受产业影响,农民销售途径较窄,预计今年面积不会增加,生产面积在10万亩左右;甘薯、花生、杂粮等小作物,受观光采摘产业发展的影响,预计面积将有所上升。

    瓜菜作物将进一步向设施栽培方向转变,设施蔬菜面积将进一步增加,安全、高效、精品、高档、多样化生产将成为未来京郊设施农业发展的主导方向。

    农作物品种在优质、高产的基础上,突出生产、生活、生态、示范多种功能,以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

    二、2010年京郊主要农作物品种布局意见

    (一)推广优质高产节水粮经作物品种,提高综合效益

    1.玉米

    普通春播玉米品种在大面积种植稳产型品种“农大108”、 丰产型品种“郑单958”的同时,应加大对“中单28”、“联科96”等新品种的推广力度,适度示范“农锋13号”等新品种。普通夏播玉米应继续种植稳产型品种“京玉7号”、“京玉11”和丰产型品种“京单28”、“纪元1号”。

    甜玉米生产推荐种植鲜食型甜玉米品种“京科甜183”、“奥甜8210”、加工型甜玉米品种“科甜120”、“农大甜单10号”等。糯玉米生产推荐种植高产型品种“京科糯120”、优质型品种“中糯1号”、“斯达22”。适度示范区试中的苗头品种“奥甜01”、“京科糯2000”等。

    青贮玉米生产应大力推广青贮专用型品种,改变以普通品种充当青贮品种使用的现状。春播种植重点推广“北农青贮208”、“京科青贮516”;夏播种植推广“北农青贮303”。

    2.小麦

    近几年,我市审定了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这些品种分别适宜我市不同的地力水平及栽培管理条件,各区县要结合本地区生产条件及各品种的试验示范表现,积极发展新品种,合理安排好品种布局。高肥及中上等肥力地块可选择丰产型品种“京9843”、“农大211”、“中麦175”、“京冬12”、“京冬17”等;水浇条件较差的地块可选择节水型品种“农大3432”等;种植优质品种地区除选择“京9428”外,应扩大“烟农19”、“中优206”等新品种的种植面积。

    3.大豆

    在推广高产、稳产大豆新品种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各类专用品种的推广力度。春播大豆推广“中黄30”、“铁丰31”、“铁豆37号”、“京黄3号”、“中黄38”等品种,夏播大豆推广“科丰14”(高蛋白品种)、“中黄35”(高油品种)及“中黄45”(高油品种)、“中黄46”(高油品种)、“北农103”等品种。对于“中黄50”(高蛋白品种)、“中黄52”、“中黄53”等苗头品种,加大展示示范力度。此外,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发展菜用大豆品种“台75”和“科丰17”。

    4.杂粮

    近些年,随着市民食品结构的变化,对各类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包装精美的杂粮礼品盒成为馈赠的佳品,极大地促进了杂粮生产的回升。各区县结合本区优势主导产业,积极推广杂粮新品种。甘薯除种植“遗薯138”、“红心王”等老品种外,加快“密选1号”、“徐薯23”等丰产稳产品种的示范,加强“徐紫1号”、“京薯6号”、“京变”等特色甘薯品种的引进试种;花生可种植适应性比较强的“鲁花11号”等品种;红小豆可种植“京农5号”、“京农7号”等品种。

    (二)发展都市型瓜菜品种,促进都市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近些年,作为京郊农业主导产业之一的蔬菜产业迅速发展,尤其是适宜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设施蔬菜面积持续增加,2009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已将近30万亩。因此,在稳定传统蔬菜生产的同时,应大力推广适宜都市农业需求的设施瓜菜品种,促进农业生产增效和农民增收。

    1.西瓜

    西瓜产业在我市部分区县已形成重要产业,近几年发展较快,品种选用上以优质为主,以适应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保护地小型礼品西瓜种植面积有所增加,特别是无籽小西瓜成为近年发展的热点,推荐选用“墨童”、“蜜童”等无籽小西瓜及“京秀”等小型西瓜品种;早熟西瓜可选择“京欣二号”、“京欣三号”等适宜露地或保护地早熟栽培的品种;种植中晚熟西瓜可选择“暑宝”等高产、优质品种。

    2.大白菜

    大白菜为我市的传统蔬菜,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局面。在生产上应根据各区县气候及生产供应特点,选择推广春播、秋播和早、中、晚熟等类型品种。目前生产上种植的品种较多,但秋播窖菜仍以“北京新三号”为主栽品种,贩菜以小杂系列品种为主;春播以“强势”为主,出口类型以“秋绿60”品种为主。生产上在继续选择使用上述主要品种外,可加快“京秋新56号”(秋早熟品种)、“中白60”(秋早熟品种)、“京秋75号”(秋中熟品种)、“丽春”(春播品种)、“迷你星”(春播小株型品种)、“金铃”(春播小株型品种)、“绿荷金”(春播小株型品种)等新品种的示范推广速度。

    3.设施蔬菜

    随着都市型农业的发展,京郊设施蔬菜面积逐年增加,引进及推广适宜设施种植、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新品种迫在眉睫。我站根据近几年品种试验示范结果,推荐部分设施瓜菜新品种:樱桃番茄可选用“千禧”、“圣玛丽203”等品种;大果番茄可选用“百利”、“申粉998”等品种;水果黄瓜可选用“鹿特丹”、“新绿佳”等品种;光皮甜瓜可选用“中蜜5号”、“京玉月亮”等品种;网纹甜瓜可选用“翠蜜”、“阿鲁斯早春晚秋”等品种;南瓜可选用“京绿栗”、“京红栗”等品种;草莓可选用“章姬”、“红颜”等品种。

    三、工作意见

    (一)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农民用种安全

    市区两级种子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深入开展全国种子执法年活动的精神,以种子执法年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首都种业的发展,加大对种子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宣传,重点加大对未审先推品种的查处力度,规范种子经营单位的经营行为,引导农民正确选择优良的新品种,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甄别销售未审先推品种行为的能力。尤其是要认真检查国审品种和本市审定品种扩区推广、错区推广等违法行为,规避因扩区推广、错区推广而给生产带来的减产风险。同时要向农民宣传选择品种的知识,确保优良品种适区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二)结合优势产业,做好品种布局计划

    各区(县)农业主管部门应结合本区县优势产业,参照全市农作物主推品种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当地品种布局计划。品种布局要坚持几个原则:推广品种必须通过我市审定或国家审定(适宜种植地区包括北京市);以试验示范为基础,适区推广通过在本地区多年试验示范表现丰产稳产性好的品种;突出主栽品种,合理搭配适宜品种,即要避免品种单一,又要避免品种过于多乱;统筹兼顾,注意上下茬口的合理搭配,生育期的合理搭配,实现全年综合增产增收。

    (三)开展展示示范,加快新品种推广

    区县种子管理部门根据本区县具体情况,积极做好新品种引进、展示、示范工作。主要农作物重点展示示范近3年北京市和国家审定的品种以及在区试中表现突出的苗头品种,加快各作物品种更新换代进程;蔬菜、杂粮等作物品种展示示范要从满足都市农业发展需求、突出区域优势特色出发,展示示范具有观赏、休闲、生态、高科技、高效益等特点的新品种,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

    展示、示范要注重实效,展示示范田全生育期对于农民开放,并及时组织乡镇科技人员、农户特别是种植大户对展示、示范的品种进行现场观摩,促进新品种的推广。

    (四)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各区(县)种子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等),向广大农民群众宣传推介优良品种,使农民群众了解新品种接受新品种,掌握种植技术。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向农民传授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通过农民田间学校开展专题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

    附表1:北京市主要农作物主推品种简表

    附表2:京郊设施蔬菜品种推荐表

  附表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