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常常制约着许多食用菌品种的发展,如何在夏季选择适宜的高温型食用菌品种,利用市场淡季获得高效是许多菇农关心的问题。现结合实践经验介绍几种适宜夏季种植的食用菌品种:
一、四孢蘑菇。四孢蘑菇,又称大肥菇,是一种中温型蘑菇品种。该品种菌丝生长适宜温度20~34℃,最适温度25~27℃,子实体生长发育适宜温度27~29℃,高于30℃或低于26℃均不利出菇。
根据该品种的适温范围,以夏季播种,早秋出菇的栽培方式最为适宜,这既可以利用其能耐高温的特性培养菌丝,又可以在早秋市场淡季大量出菇上市,填补市场空缺,提高生产效益。
四孢蘑菇的栽培管理技术与双孢菇的栽培基本相同,原材料主要是麦草和牛猪粪,室内床架和室外大棚栽培均可。因其出菇期相对较短,一般只收3~4茬菇,所以床面培养料不宜太厚,以12厘米左右为宜。出菇期的温度调控和水分管理至关重要,是夺取优质高产的重中之重。只要各生产环节技术措施管理到位,一般每平方米可产鲜菇6.5~7.5千克,收入50~60元,是种菇者巧妙利用市场淡季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一个可靠品种。
二、草菇。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在生长发育中对温度的要求相当敏感。为了使草菇在播种后能正常发菌出菇,栽培季节应选择在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3℃以上时进行。一般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栽培,有利于菌丝的生长和子实体的发育。温室大棚可提前到5月中旬播种。
草菇室内外栽培均可,但以室外栽培更为有利。在室外栽培时,应选择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两便的农田,如前茬作物为油菜、西瓜等地较为适宜。栽培前应清除杂草,做畦围沟,做到涝时能排,旱时能灌。
无论选用哪种原料栽培草菇,均应把握干燥无霉变这一原则,并在生产前暴晒2~3天。新收获的稻草必须彻底干燥,否则易烂料。播种前用5%石灰水预湿拌料,pH值达到12以上,再建堆发酵4~5天,培养料基质含水量达到65%~70%。
在生产中菌种的遗传基因至关重要。选用优质高产菌株能明显提高产量和质量。通常以草菇V23、V238较为理想。适当加大播种量,可加速菌丝生长,抑制杂菌发生。
实践证明,草菇传统的堆式栽培、畦(厢)栽培和床式栽培法均难获得高产,其原因是温、湿环境难达其要求。而采用袋栽发菌,然后脱袋在塑料小拱棚或蔬菜塑料大棚内覆土出菇的“两段栽培法”能明显提高产量。
草菇栽培处于高温季节,在管理中应特别注意灵活处理好温、湿、气的相互关系,降温、增湿、透气、遮阳应相互协调,避免因处理不当而引起死菇。覆土时菌袋应平放,袋间相距5~10厘米,空隙填土,表层土厚1.5~2厘米,覆土后应一次淋足水分,使料内菌丝能充分利用土层水分供菇生长。水分管理中一是忌在子实体形成时补水;二是忌直接补充自来水或地下井水,避免造成大的温差而成批死菇。
三、鲍鱼菇。鲍鱼菇是一种中高温型珍稀食用菌,而且出菇期处于菇类市场的销售淡季,加上该品种肉质肥厚耐运输,具有独特的鲍鱼风味而口感极佳,市场俏销,价格高,每千克鲜菇销价6~8元。
3~7月间,用棉壳、玉米芯、锯末、麦草等原料,采用熟料袋栽的方式栽培鲍鱼菇,一般可采4~5茬菇,生物转化率可达90%,投料1000千克,3个月可产鲜菇900千克,收入4000~6000元,是种菇者利用市场淡季增收的一条可靠途径。
四、高温平菇。在15~36℃温度范围内能正常出菇的平菇,称为高温型平菇。品种有高平1号、三峡13号、桃红平菇、美味红平菇等。
每年5月之后,市场上的鲜菇供应量越来越稀少,特别是6~8月,除有少量的草菇和高温蘑菇少有面市外,其他菌类品种很少见,这给发展高温平菇的生产者提供了一个十分有利的市场空间。高温季节栽培平菇生产周期短,市场需求量大,售价高,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能提高种菇者的收入。 (何汝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