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江苏省启动农作物品种退出机制:为跃而退是大智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5-1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41
 

作者:邹建丰   来源:新华日报

    省农委4月中旬发布公告,对210个2000年前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实行退出,退出品种数量占2000年前全省品种审定总数的79.2%。这标志着我省主要农作物品种退出机制正式启动。

    种子是决定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最重要的内在因素。目前我省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率已达到90%以上,良种在农作物增产中的贡献率已超过40%。今年实施农作物品种退出制度的一项原则是,凡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不可克服的缺点或者种性严重退化,不宜在生产上继续使用的品种,都将淘汰出局。在退出的210个农作物品种中,不乏曾经风靡全国、为农业增产增收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优良品种。

    然而,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形势的变化,以泗棉3号、扬麦5号等为代表的一批老品种已逐渐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省在10年前就对育种目标进行了调整,把优质放在更为重要的位置。这一举措,已经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如自2004年以来江苏棉纤维质量多次位居全国首位,得益于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自主选育的科棉系列高品质棉花品种;扬麦9号、扬麦13号品质已达到美国软红冬小麦指标。这些品种,无论是品质还是产量、抗性、适应性等方面,已完全可以取代泗棉3号、扬麦5号等退出品种。水稻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近年来在优质品种选育上也不断取得进展。如被誉为江苏“最好吃的大米”的南粳46,可作为高效农业水稻新品种开发利用,其一般栽培亩产550~600公斤,采用稻鸭共作的有机栽培方式,亩产400~450公斤,可加工大米240~270公斤,每亩利润高达4200~4800元。

    衡量一个品种是否优良的指标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优质、高产,高(多)抗、适应性广也同样重要。农业是靠天吃饭的“露天工厂”,生产中经常遇到干旱、涝灾、低温、盐碱、病虫害等不利的环境条件。通过抗病育种、抗虫育种、抗逆育种,可有效提高作物对不良环境的适应性及抵抗能力,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如,2004年以来,我省已审定通过30多个抗性较好的抗条纹叶枯病品种,这些新品种的育成推广,有效地控制和减轻了水稻条纹叶枯病危害。此外,水稻新品种对稻瘟病、白叶枯病,小麦新品种对赤霉病、锈病的抗性也显著增强,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

    据省种子管理站有关专家介绍,农作物品种的使用具有阶段性,一般最佳使用年限为5~6年,但由于过去没有形成退出机制,农作物审定品种只进不出,一些已经退化的老品种仍然在市场上流通,造成市场上品种越来越多。实行品种退出对全省农业生产具有多重意义:一是通过实行品种退出,让已经出现种性退化、有明显缺陷的品种及时退出市场,可大大减少农民选择品种的难度和风险。二是将不适应生产需要的品种退出市场,可以保障用种安全,规避农业生产风险。三是适应市场消费的需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乡市场迫切需要更多的优质农产品,由于育种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我省品质育种、抗性育种取得了重大突破,育成了一批既高产又优质的新品种,品种推陈出新的条件已经具备。四是实行品种退出,可以防止部分不法企业利用老品种的合法身份以“旧瓶装新酒”的方式销售未经审定品种,也有利于提高种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五是有利于实行审定(引种)品种有进有出、动态管理。总之,是为跃而退。

    有人担心,一次退出这么多农作物品种,会不会使农民购种选择余地变小?省种子管理站专家认为,这种顾虑大可不必。近年来,我省加大了对科研育种的投入力度,通过农业三项工程、粮食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实施,育成并推广了一大批优质、高产、高(多)抗、适应性广的农作物新品种,进一步促进了优质水稻、专用小麦、高品质棉、双低油菜、鲜食玉米、高油玉米、高油大豆等新品种的大面积应用。新育成的品种比退出品种性状更好,用它们替代退出品种,更有利于保证粮食安全,更有利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