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海口6月2日讯(记者周月光)南繁建设将结束无规划历史,迎来全面建设的春天。记者今天从省农业厅获悉,作为海南“十二五”发展规划重要组成部分,南繁首个建设规划已经完稿,近期将上报国家农业部。
经过50年发展,南繁基地为国家农业优良种子培育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全国杂交水稻、杂交玉米和瓜菜品种,80%经过南繁加代选育。因为南繁缩短繁育种时间三分之一,使我国农作物品种更换周期由上世纪80年代的10年缩短到现在的6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6000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获得,占全国育成新品种的70%。
南繁基地虽是全国优良种子摇篮,但50年来,居然没有建设规划,其结果是,基础科研设备条件差,种子晒场烘干设施缺乏;没有公共科研实验和交流平台,不能对南繁材料进行快速检测;植物检疫、病虫害预警与控制手段不足,缺少转基因育种试验保护及隔离区,难以保证南繁育种安全和生态安全。近年来,新传入海南检疫性有害生物有9种,每年发生面积160万亩,经济损失超过4亿元。
目前,农业部与海南省达成共识: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做大南繁事业。即将上报农业部的南繁建设首个规划中提出,建设8大项目:国家南繁检测检疫中心、南繁育种科研试验核心区、南繁农作物标准化繁制种基地、南繁科研公共开放实验室、南繁转基因释放区、南繁管理信息平台、南繁有害生物预警站、南繁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隔离场。
规划还提出,到2015年,通过加快建设南繁种子检测检疫、集中建设标准化稳定试验田和制种农田、开放性公共实验室等公共服务平台,使南繁育种基地基础条件大为改观,争取每年育种制种面积达到24万亩。(南海网-海南日报 周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