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播撒金色种子 服务首都 富裕农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0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95
 

来源:《科技日报》

  “建院50年来,我们共获各类科技奖励80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0项,省部级奖励495项。”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研处副处长许奕华言语中充满了自豪。

  从1958年成立以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围绕“服务首都、富裕农民”的目标,发展成为涵盖农、林、牧、渔的综合农业科研机构,下设蔬菜、林果、畜牧兽医等12个研究所(中心),拥有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北京高技术实验室和专业研究中心,为北京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为北京农业和郊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新与服务”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立院之本。除了各项科研成果的创新之外,近年来,北京市农科院着重进行了机制创新。

  2005年,在北京市科委的支持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充分利用院外资源,建立了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结合全国的资源,共建平台,通过平台项目联合很多单位,强化育种工作,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人才

  由于北京的农业规模比较小,观光农业较多,对农产品新品种的需求呈现差别化、多样化的特点,因此,仅凭农林科学院自己的新品种远远不够。“从2008年开始,我们陆续引进了全国农业科研系统的新品种1000多种,并建立了蔬菜、水果、杂粮、食用菌四个基地进行培育和展示。三年来,北京市11个区县2000多人前来观摩和接受培训,已经有一批新品种在京郊大地种植。”许奕华告诉记者。

  “其实,引进别人的新品种也能促进我们自身能力的提高。”许奕华补充道,“北京的食用菌最早是种在温室大棚里的,但是这几年北京大规模造林之后,树下空地如何利用,一直是个问题,河北廊坊的林下食用菌种植启发了我们,从2006年开始,我们开始转向林下食用菌种植,这也是北京山区的发展方向。”

  如果说北京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是机制创新的话,那么,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就是团队建设创新的成果。

  2007年4月,经由北京市科委同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整合院内6个研究所(中心)的检测技术资源,成立了“农产品质量检测与农田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的6个功能实验室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检测功能齐、研发能力强、服务范围广的八大核心能力,提高了存量科技资源的利用率,也为社会需求与科技资源的对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

  “这个中心的建设打破了原先农科院专业研究所的界限,一方面将创新研发的能力联合起来,另一方面也使得对区县农民的服务力度更加全面。”许奕华说。

  为了使青年人才尽快进入角色,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设立了专门的青年基金,鼓励年轻人的自主研发。许奕华介绍道:“年轻人到院里工作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所在,提出一个科研方案,如果这个方案符合院里大的发展方向,就会获得一定的基金去完成科研项目。这样青年人才可以实现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任务。”

  近几年来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作的几十个年轻人,基本上都享受到了这个政策。而这些符合各自兴趣的小项目的完成,也为他们争取更大的省部级科研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青年人才搞科研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的同时,院里的稳定性和凝聚力也大大加强了。”

  在开展各项科研创新的同时,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加强了科技示范、科技下乡、科技协调员队伍建设和院区合作、院乡合作、院企合作等,将科技创新成果不断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当中,为北京市农业发展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选育了136个蔬菜品种,其中47个大(小)白菜新品种已在全国28个省市全面推广;培育的京欣、京玉系列西甜瓜品种成为了北京市场的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56万亩,为农民增收2亿多元;培育出40个新品种桃,为平谷大桃产业化发展与升级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大力发展的以精准农业、智能化温室设备、农业专家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信息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生物防治技术、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新型缓释肥料为代表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在京郊及周边得到广泛推广;农民远程教育培训系统在全国建立远程教育站点628个,其中北京市436个,实现了京郊远程教育乡乡通,并开始进村入户,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

  “切实解决农民的需求,是我们农林科学院存在的意义。基本上,我们的服务涉及到农业的所有领域,农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每年有200多位专家经常下乡,他们长期在京郊近400个基地进行科学试验和成果的示范推广,不断把新成果、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送到农民手中,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步伐。”许奕华说。

  我们相信,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能够帮助越来越多的农户,在广袤的京郊大地上,播撒金色的种子,收获创新的果实……(记者 管晶晶)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