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大新闻网
刘伟民是亳州市农科所副所长。涡阳县十四届、十五届人大代表,亳州市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安徽省第九届、十一届人大代表。 2001年12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获全国最高科学技术奖,与他一同获奖的还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得主---涡阳县农科所小麦育种专家刘伟民。10年间皖麦38在全国累计推广了三千多万亩,为农民增收20多亿元,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安徽的小麦专家“袁隆平”。
童年贫困 立下远志
1953春,刘伟民出生在涡阳县青疃镇的乡村。为了谋生,父亲抛下妻子、一双儿女,只身去了吉林,母亲一人带着年幼的刘伟民和姐姐,在涡阳县西阳小学当一名小学教师。出生时难产造成的缺氧,让刘伟民从小身体十分孱弱,别人感冒三五天就好,他打针吊水十天半月还好不了。14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小伟民的身高从此永远定格在一米四上。贫困的农村生活,让小伟民深刻意识到粮食对人的生命是何等的重要!1974年,上了高中的刘伟民,在学校的组织下参观涡阳县农科所,在试验田,见到了品种各异的麦子,他有了这样一个梦想,如果能够培育出亩产上上千斤的小麦,那该多好啊,这样我的亲人和邻居就不会忍饥挨饿。从那个时候,刘伟民在心中,默默告诉自己:为了乡亲们不再饿肚子,一定要研究出产量高的小麦品种!
1978年,机遇终于垂青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学,在填报志愿时,刘伟民毅然选择了跟农业相关的安徽劳动大学农学专业。他要用自己的毕生精力去研究粮食的增产增收,让天下苍生不再因饥馑失去宝贵的生命,用实践完成自己从小立下的志愿。
1982年,刘伟民大学毕业,他毅然决然地选择去了涡阳县农科所。选择农科所,就是选择下田,选择农民一样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水生活。刘伟民决定从小麦育种入手,实现他的人生理想。
梦想之路 满是泥泞
刘伟民从事小麦育种时,小麦亩产量已达五六百斤。百姓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了。刘伟民的目光也不仅仅停留在小麦的产量上,还盯住了优质这个焦点。因为当时的中国育种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高产的品种不优质,优质的产品种不高产。而我国由于优质小麦产量不多,每年需大批量的进口优质小麦,来满足国内需求。
然而,梦想与实现之间,毕竟隔着一段路程。这路程有曲折、有艰险、有风雨、有雷鸣,必须有人去趟,有人去付出辛劳、汗水乃至鲜血与生命!
农科所条件有限,没有科研工具,刘伟民就自己动手做,不能做的,自己掏钱买。试验田里,各品种小麦要挂标签区辨,他四处搜集人们买东西扔下的包装盒,回来以后,自己剪裁成标签,这样的标签,刘伟民一年就做了几千个。因为当时农民选择的大部分是农家肥,使用化肥的是少之又少。刘伟民便自己拎着粪箕子到处拾牛粪,然后将一份牛粪和三份土混合起来,在那个上着冻的初春时节,用手把它们捏成团。
种子种下去了,对于农民兄弟基本就意味着等待收获,但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才是工作的开始。小麦出苗后,他要查看小麦出苗的情况。
数九寒冬,为了解小麦的分蘖数、抗寒性,他一株株地数,一棵棵地查,手冻僵了,腰弯疼了,腿站麻了;忙过了隆冬,到了春天,他又要忙着管理小麦,打药追肥样样不能少。打药时,三十多斤重的药桶,犹如一座山压在刘伟民瘦弱的背上,不管多累多苦,这活必须他亲自干,只有这样才能减少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性;小麦追肥一般都要在雨天进行,怕踩坏小麦,胶鞋不能穿,刘伟民就把塑料袋套在脚上,身披雨布,顶风冒雨撒施肥料,肥料施好了,自己也成了水人、泥人。麦子成熟季节,农科所没有机械,收割、运输、脱粒全部依靠手工。早上他四五点钟到田地,收割完麦子,装车,刘伟民身材矮小,难以完成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他就协助同事,踩车或者捡满地落下的麦子,回家后,还要把麦子脱粒,打场,扬麦子,这样每天都要忙到晚上十一二点,甚至到晚上三四点钟。常常是躺在床上,再也没有起来的力气。
麦子收割完毕,接下来还有一项更加繁重而枯燥的工作??数千粒重。别人的千粒重一般数两遍,而刘伟民选择了数三遍,就这样一个品种要数一、两千粒,几百个品种就是几十万粒,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数,再称重量,要连着忙上个十天半个月。有一次吃饭时,刘伟民竟然把自己吃的米粒,当成麦粒一个一个不停地数,当时就把妻子给吓坏了。妻子连忙让他躺在床上休息,哪曾想到,刘伟民竟然像着了魔一样,在睡梦中也在不停地从1一直数到1000。
长时间的透支体力,让他患上了慢性肠炎和严重的疲劳症,不干活,每天都感觉身上压着一块巨石,腿有千斤重,坐下来,身子就不想起来;育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他与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团聚时间减少,他的儿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父亲为了实现他年轻时的梦想,可以说倾注了自己一辈子的感情和汗水,甚至连我们都捎带进去了……我不会选择这个行业,但父亲永远是我的精神支柱。
十年一剑 育成新品
老天被刘伟民的执着打动,1995年,刘伟民终于在小麦高产与优质的结合上取得重大突破。1997年9月,他育成的集高产、稳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系涡9779,在各级区试中一直表现十分突出,被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破格提前审定,并命名为“皖麦38”。“皖麦38”的主要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强筋小麦标准,大面积推广将结束我国强筋小麦靠进口的历史。 1997年,“皖麦38”开始正式推广,涡阳县城东镇刘旮旯行政村被列为第一个示范区,习惯了大播种量的农民,对于刘伟民的播种量并不信服,擅自加大播种量,再加上1998年遇上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连日阴雨,当年“皖麦38”出现了大面积的倒伏。虽然亩产量不低于800斤,但与当初的承诺仍有不少差距,人们开始对“皖麦38”产生怀疑。了解这一情况的涡阳县委、县政府,立即组织有关部门成立“38种业集团公司”,与农民签订种子种植协议,郑重承诺:如果村民种植皖麦38,达不到预期产量,所有的损失由“38种业集团公司”承担。
新的种苗种植需要技术指导,刘伟民从9月下旬开始,每天东奔西跑地到示范区的田间地头进行施肥、整地指导,在播种时为机播队的每台机器调整播量和深度。农民有了什么技术难题,他也及时和他们沟通,给农民送上科技知识。2002年,城东镇刘旮旯村一户村民刘振杰家种植的小麦,得了白粉病,他心急如焚地找到刘伟民,得知情况,刘伟民经过观察,发现麦田南边有间蘑菇棚,因为病菌的感染,导致小麦染病,他亲自指导刘振杰施打农药,预防疾病的再度发生。城东镇每年小麦面积共3万亩,其中皖麦38品种种植占2万8千亩。城东镇新农村建设主人蔡振元这样算了一笔帐:市场是的小麦品种价格多是七角一分,而皖麦38价格是七角六分;十年前,小麦亩产六百斤,选择皖麦38亩产1200斤,这样,种植皖麦38亩产增收近60元。
刘伟民培育的皖麦38继1997年通过省级审定后,1999年又顺利通过国家审定,并被列入国家“九五”科技攻关计划,皖麦38以其优质高产并重,荣获了安徽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刘伟民也因此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并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尤其可贵的是,皖麦38也从试验田走向了农田,短短十年,已推广3000多万亩,已为农民兄弟增收20亿元,产品远销上海、广东沿海城市,供不应求。
牢记代表宗旨,积极参政议政。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刘伟民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积极地为群众着想,替政府分忧。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他始终积极参加省市县三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各项调查、视察、检查活动;在省、市、县人代会上,他能认真听取各项报告、积极参加审议,提出符合农民意愿的有关加强农业投入等合理化的议案和意见建议;会后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协助落实各项决定决议。
如今的刘伟民,已是“有名有利”,一眼看上去,额头、脸面、还有脖子,又黑又糙,像荒芜的山坡,似龟裂的土地,尽是岁月的风霜刻下的皱纹,“农民”这一光荣而朴实的印记,好像已经深深融进了他的血液与骨髓。刘伟民充满信心说:“皖麦38培育成功后,还要培育新的小麦品种,让百姓的餐桌更丰富……”。 (安徽省涡阳县人大办 穆奇 黄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