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当心甜菜夜蛾侵害夏玉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7-28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45
 

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  作者:王智广

    近日,在馆陶、曲周、平乡、任县、清河、南宫等地的部分夏玉米田发生一种“打不死的虫子”,让很多农民朋友束手无策。据笔者实地调查,确认该虫为甜菜夜蛾(见图1)。甜菜夜蛾是一种抗药性极强、间歇性暴发危害的害虫,一般在秋季危害蔬菜、花生棉花、苜蓿等作物,今年罕见地侵害夏玉米应引起警惕,以免造成不应有的减产。

    一、害虫特征和为害特点

    1.成虫(蛾子)。一年可发生4~6代。成虫体色灰褐色,体长1~1.4厘米,翅展2.5~3.3厘米。白天潜伏在杂草、枯叶、土缝等阴暗处,受惊吓后可短距离飞行。多在夜间20时至23时取食、交尾和产卵,活动最为猖獗。

    2.卵。卵粒呈圆馒头形,多产于叶背面或叶柄处,初产的卵为浅绿色,接近孵化时为浅灰色,卵块平铺一层或多层重叠,上面覆盖有灰白色绒毛。每雌蛾一般产卵100~600粒,卵期3~5天。

    3.幼虫。初孵幼虫先取食卵壳,后陆续从绒毛中爬出,1~2龄常群集在叶背面为害,吐丝、结网,在叶内取食叶肉,残留表皮而形成“纱窗状”破叶(见图2),这也是区别于其它害虫危害的一个特征。3龄后的幼虫分散为害,严重发生时可将叶肉吃光,仅残留叶脉。幼虫体色多变,有绿色、暗绿色、黄褐色、褐色、黑褐色等不同体色,5~6龄的老熟幼虫体长2厘米左右。幼虫有假死性,稍受惊吓即蜷成“C”状,滚落到地面。幼虫怕强光,多在早、晚为害,阴天可全天为害。

    二、与其它害虫危害的典型区别甜菜夜蛾与同期发生的棉铃虫、二点委夜蛾、黏虫、玉米螟等害虫的典型区别是:该幼虫腹部气门下线为明显的“黄白色纵带”(有时带粉红色),每节气门上方各有一个明显的“白点”,且虫体表面光滑锃亮、蜡质层较厚,对一般常用农药的抗药性极强。

    三、应对措施和注意事项甜菜夜蛾对常用的菊酯类、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性极强,而且夏玉米幼苗耐药性不强,盲目加大用药量是不可取的(一是会增加用药成本,二是会对玉米苗产生药害)。对此,掌握在其抗药性较弱的孵化盛期或幼虫3龄之前施药为好。如果已经虫龄偏大、抗药性增强,可选用除尽、宝路、米满、卡死克等新型成分的进口农药,此类农药见效较慢(需要6~24小时才会达到死虫高峰),优点是暂无抗药性产生、持效期较长,缺点是成本偏高。

    据各地对比试验,选用高效低毒的国产农药混用,对5龄以上的大虫可10~20分钟见效,杀虫快速,用药成本相对较低,但缺点是容易产生抗药性、不宜连续使用。具体配方是(每喷雾器用量,下同):①“红与兰”10毫升+农喜3号20毫升。②“邯科140”10毫升+丙溴磷25毫升。③农喜1号、2号、3号各用18毫升。为避免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提高治虫效果,应注意交替轮换使用。另外,辛硫磷、敌敌畏两种农药及其复配制剂容易对玉米产生药害,特提醒大家避免使用。

    本报通讯员王智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