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第五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获得者梁增基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记者面前的梁增基已是一位古稀老人,这位77岁的小麦育种专家木讷寡言,在嘈杂的中国发明家论坛会场上并不起眼。他对记者直言,自己的心思并不在领特等奖上,而是惦记着家里的麦子和试验田。他想早点赶回陕西长武县,那是他的小麦育种基地所在地,是他工作了49年的地方,更是他大半生的“小麦情缘”所系之地。
让长武百姓吃上白面
面对记者,梁增基不太爱说话,总是只言片语地把问题带过,只有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时,他的话才稍微多了一点。“一直在下地”是他对自己工作状态的描述,而对工作内容,他仅用“研究、积累资料、发现规律、总结、鉴定”几个词,就概括了。
梁增基是广东茂名人,1961年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长武县位于陕西省与甘肃省的交界,属内陆干旱气候,春季少雨,夏季多伏旱,冰雹、风灾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十年九灾”的长武县仅有29.9万亩耕地,偏偏还要担负起养育16万农业人口吃饭的重任。在人均耕地不足2亩的条件下,为了“喂饱”长武县人,梁增基开始研究通过杂交育种培育优良小麦品种,这一干就是半个世纪。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锈病和冻害是对小麦威胁最大的灾害。在锈病的流行年,小麦甚至会减产70%。经过几年的研究,梁增基对条锈病病菌的认识足以令当时的人们感到惊异,他认为,条锈病病菌每年在宁夏和六盘山过夏,随着风向和气流传播,秋季南下,春季北上,危害西北大部分地区。1964年,梁增基用远亲、强抗、农艺优良的3个品种作复合杂交,育成对条锈病免疫、抗冻、丰产的“7125”、“抗引655”等4个品种。在抗病品种极度缺乏的当时,梁增基凭借这几个品种一举成名。
在几个优良品种面前,流行广、来势猛、传染快的锈病败下阵来,种植这几个小麦品种的推广区,还形成了阻断条锈病南北传播的隔离带。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将“抗引655”品种用作全国小麦品种抗锈性变异观察圃的重要材料,以鉴定锈菌的分布范围。随着新小麦品种的推广,原先只有“高粱搅团”的长武人的饭桌上,慢慢添上了白面馒头和手擀面……
责任,与回报无关
在中国发明家论坛的现场,有很多前来参会的人都带着自己的产品或宣传册,期盼能够找到一个“识货人”,将知识产权“套现”。当记者问梁增基,希望发明创业奖能够带给他什么时,他的回答显得那样质朴:“希望能够把品种推广给需要的人。”
据介绍,1984年培育成功的短秆高产抗旱品种“长武131”,原种只有25公斤。一家种子公司希望用30万元买断“长武131”的原种,要求“长武一颗种子都不能留”。梁增基思虑再三,没有签订这份合同,他说,自己不能让长武的乡亲吃亏。1994年,“长武134”培育成功,有人将其种子炒卖至50元斤,梁增基听说后,熬了十多个夜晚,每二两种子装一袋,分装了2000多袋,无偿地送给乡亲们。
“粮食是最大的安全问题,没有粮食,老百姓没法过安宁日子,吃饱了,社会才能稳定。”梁增基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观点。
2005年,梁增基退休,但他根本就没有离开过育种工作的一线,仍然坚持每天“下地”,查看试验田。“群众有粮吃,我也算尽到了责任。另外,长期以来,我也积累了一些关于育种的想法和材料,还可以继续发展。”梁增基这样解释着自己没有退休的原因。
“现在我正在研究航天育种,把杂交育种后得到的变异种子拿到卫星上,发射进太空,等到取回时再种下,看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异。”梁增基向记者介绍。采访最后,梁增基腼腆地向记者表示:“我还要早点休息,争取明天早点返回长武。”这位在黄土高原上奉献了近一生的老人,心里只想着发明创新,不涉及任何附加值,只与责任有关。(刘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