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棉花红叶茎枯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0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16
 

  棉花红叶茎枯病又称黄叶茎枯病或凋枯病,是棉花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普遍发生,遇干旱年份,其危害程度及造成的损失超过其他棉花病害。棉花红叶茎枯病是由缺钾引发的生理性病害,病株维管束一般不变色,这是与棉花枯、黄萎病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发生原因
  一是土壤缺少有机质,特别是土壤钾素含量低。在一些地方,农民习惯对棉花田以施尿素等氮肥为主,很少追施氯化钾,棉田缺钾较为严重。二是高温干旱影响钾素吸收。棉花对养分的吸收与土壤水分状况有关,7~8月棉田较长时间干旱缺水,会加速土壤钾素固定,影响植株吸收钾肥,造成棉株体内缺钾,特别是久旱后遇暴雨或连阴雨天气,土壤有效钾随水大量流失,棉株根系吸收能力减弱,更易造成红叶茎枯病暴发。三是抗虫棉对钾敏感。目前,抗虫棉种植面积很大,而抗虫棉需钾量较大,对钾较敏感,容易发生红叶茎枯病。
  症状表现
  发病过程为蕾期初发,花期普发,铃期盛发,吐絮期成片死株。其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病叶自上而下,从外向内发展。开始时叶片边缘稍带黄色,叶肉组织退绿,叶色由黄变成紫红,叶质增厚、皱缩、发脆,捏在手中喳喳作响。严重时,叶片基部变软,失水干缩,叶片萎蔫。叶片枯落时,茎秆顶部干焦,蕾铃大量脱落,能结少数小铃,但不能正常成熟。主根短而细,颜色深褐,尖端变黑腐烂。剖开茎部,可见维管束不变色。病株后期可整株枯死变成光秆。
  防治对策
  追肥补钾,增加土壤可利用的钾素。在棉花蕾铃期开沟追施草木灰、人粪尿等,增加土壤中可利用的钾素。也可以结合施花铃肥,每亩开沟施氯化钾15公斤。还可以结合治虫喷施钾肥,每亩用磷酸二氢钾400克对水喷雾,重点喷在中上部叶片的背面,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对诊断缺钾的棉田可在生长期间叶面喷施1%~2%的氯化钾或硫酸钾溶液,或用0.3%~0.5%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雾。同时要做好棉田的抗旱和排渍工作,防止土壤过干或过湿。
  科学灌水,提高根系活力。发病初期如果土壤较干应及时灌水抗旱,提倡沟灌,避免漫灌。雨后及时排水、中耕,增强土壤通透性,提高棉花根系活力。
  加强管理,增强棉株抗逆能力。一是对于旺长棉田,每亩可施用缩节胺2~3克或助壮素8~12毫升,对水50公斤喷雾,可有效促进棉花稳长。二是对于土壤板结的棉田,及时中耕破板通气,增强土壤通透性。三是对于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棉田,要注意及时疏通灌沟,排除田间积水,促使棉根生长下扎。四是对地膜覆盖棉田,要及时揭去地膜,促使棉根向纵深发展。五是轻施苗肥,重施花铃肥,并且施肥时要氮、膦、钾配合施用。六是整枝修棉,保证棉花养分、水分的合理应用,对早发水肥不足的棉田,可以适量摘除早蕾。七是加强棉花病虫害的防治,保证棉花健壮生长。
  喷施叶面肥,改善棉株吸肥环境。发病前期或初期棉田可采取叶面喷施2%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氢钾+叶面微肥混合液,重点喷施中上部叶片的背面,间隔7~10天喷施1次,共喷施2~3次,防治效果较好。
  抗灾防病,保证棉株的正常生长发育。灾害性天气是此病发生的主要诱导因子。因此,要完善棉田排灌设施,改善排灌条件,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保证棉株的正常生长发育。
  棉花红叶茎枯病是一种非浸染性病害,病害是否发生或发生轻重与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因此,红叶茎枯病的防治必须采取改良土壤、增施农家肥、注意施用钾肥、加强田间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吉林省大安市龙沼镇农技校辛 学)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