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江西省杂交水稻制种第一县”宜黄的“常青”秘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8-12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73
 

来源: 抚州日报

    连片的水稻整齐排列,成熟的稻穗挂满种子……行走于宜黄县各个制种基地丰收在望的稻田中,仿佛置身金黄色的海洋。遭受水灾后能呈现如此盛景,令人惊喜。

    这一粒粒小小的种子,让小小的宜黄威风八面:7月中旬,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种子生产技术专家和企业老总做客宜黄,考察参观了多个水稻制种基地后,对宜黄制种业赞不绝口。这并非出于对东道主的客气,而是“百闻不如一见”的感叹。烈日之下,专家们不顾高温煎熬,手抚稻穗,细细研究。

    此前,宜黄制种业已名气在外。目前,全县制种面积3万亩,产业规模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全国的五十分之一,连续9年坐稳全省制种业的头把交椅,2008年被省农科院确定为国际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培训基地,在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领域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30余年的积淀

    宜黄制种业“资历”很老,这使得它拥有一个在酝酿中成长的过程。如同美酒,愈老愈醇。

    上世纪70年代,该县在各村选派一名种子员赴海南学习杂交水稻制种。他们学成归来,成为宜黄制种业的首批“军师”。

    1976年,宜黄尝试制种,面积500亩,亩产50公斤以下。之后,该县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环境优势,制种业风生水起。1981年,制种1500亩,亩产100公斤。1988年春制试制成功,面积3000亩,亩产175公斤。1999年,制种面积首次突破1万亩。2006年之后,每年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左右。

    30余年的积淀,演绎的不仅是制种规模的连续攀升,更有制种质量的同步提升。

    人才是宜黄制种业提升质量的着力点。该县每年都聘请省内外制种专家讲课,对制种能人、土专家及制种农户进行培训,传输新知识、新技术。同时,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培训、农业开发培训等项目资金,免费为全县6000余户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制种基本技术。

    这些制种能人、土专家发挥所学,配合县里开展科技创新,为制种业源源不断“输血”。他们每年都开展新品种试制,推陈出新。目前,全县专门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的乡土专家达300余人。

    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宜黄从2004年开始研究母本直播技术,历时4年后,此技术日臻完善,有效解决了防除杂草、防止倒伏等难题,确保了稳定高产,今年推广应用面积已达8000亩。更具现实意义的是,掌握这项技术的制种农户,即便家中年轻人外出务工,老人和妇女每年仍可制种10亩左右。

    最近的一项试验也令人关注。去年,该县进行制种母本机插技术试验示范,今年7月,棠阴镇大河村吴家1.8亩试验田获得丰收,达到“减工增效”目的。

    30余年的积淀,让小小种子积累了成为大产业的资本。

   20多个名企基地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业界颇有名望的种子企业,宜黄是其在江西的首选制种基地县。2002年,公司开始在宜黄安排生产,至今累计生产面积达3万亩,入库种子600多万公斤。最令公司放心的是,入库种子合格率达99.5%以上。

    把宜黄当作首选基地县的国内知名种子企业并不在少数。2002年以来,隆平高科、德农正成、神农大丰、成都种子公司等20多家企业陆续进驻宜黄,从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

    吸引这些企业的,是宜黄的制种基础和技术。而这些企业的到来,让宜黄制种业在市场化运作上更加完善。

    该县推出“公司+能人+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由此,“委托代理人”职业在宜黄制种史上闪亮登场,并成为不可缺少的角色。委托代理人由种子公司在宜黄挑选,需是懂业务、善管理、组织号召力强的制种能人。公司年初下达生产计划,委托代理人按照生产计划与农户签订制种生产合同,并选定基地负责人,提供全程技术指导,负责收购农户种子。

    有了代理人,种子企业不愁生产,制种农户不愁技术和销路,使宜黄制种业在市场化上实现企业、农户双赢。

    宜黄种农熊秋仔现在就是一名委托代理人。他1992年开始从事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娴熟,经验丰富。2002年以来,熊秋仔先后被江西先农种业有限公司、荃银高科聘为制种委托代理人,两大企业基地面积由2002年的1400亩发展到今年的6500亩,年产量由35万公斤增加到150万公斤。

    目前,全县共有20个种子推销中介组织、100多名制种技术人员、500名制种代理人长期在县内外从事技术输出和种子贸易等工作。

    流畅的市场化运作,为小种子实现产业化推波助澜。

  5000万元年产值

    考量一个产业的最重要指标,是看其能否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这一点上,宜黄制种业表现不凡。

    为了实现“富农”目标,宜黄除了推出为困难制种农户提供贷款、优先提供农资化肥、奖励有贡献的人才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外,还亮出一个“绝招”:利益捆绑。

    利益捆绑即企业与农户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县里要求,种子企业在该县从事种子生产经营,必须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并对签订合同的制种户提供品种和技术指导。

    有此“尚方宝剑”,制种农户利益无忧。

    棠阴镇雷湾村农民吴仍安,便是依靠杂交水稻制种摆脱贫困的山里人。1994年,吴仍安一家靠着在供销社做事的父亲每月100来元的工资维持生计。后经人指点,从未接触过制种的他拿出2亩田试验制种,请来技术员指导,边干边学,当年收入就达2000多元。尝到甜头的他第二年扩大制种面积,之后脱贫致富,还清了旧债,还建起了一幢二层楼房。

    吴仍安的致富故事并不是个例。在宜黄,有6000多制种农户正享受着制种业带来的好处。

    宏观数据同样印证了制种业的“富农”效应。目前,宜黄制种业涉及全县11个乡镇、90个行政村、400个村小组,形成了沿宜水、黄水两条水系的制种产业带。制种业年产量均达700万公斤以上,产值5000多万元;亩均产量200公斤,产值1200多元,比水稻种植高出400多元。制种专业户也成为全县农民中相对富裕的群体。

    小种子成大产业,名扬海外。这几年,共有4批亚太种子协会杂交水稻制种技术考察团来宜黄参观,来自美国、菲律宾、印度和越南等十多个国家的近50名专家一致认为,宜黄制种技术相当成熟,前景广阔。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