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在线
每年夏季,是水稻成熟的季节,也是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仕贵最忙碌的日子。这位全国知名的水稻专家总是四处奔忙,带着学生到田里去做水稻育种,到全国各地去查看优良的水稻品种,做好品种把关的工作。
“那些结实饱满的水稻总是低下高贵的头,而稗子则总是昂起漂浮的脑袋。”饱满而低调的水稻,正是这位朴实的大学教授的真实写照。见到他那天,他戴着眼镜,穿着浅色的短袖衬衣,咖啡色的休闲裤,一身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打扮。因为刚从田里回来,汗水已经打湿了他的整个后背。“这还算好,要是遇上雨天,从田里回来总是一身泥泞。” 李仕贵笑言。
这也是一位从来没有暑假的大学教授。酷热的夏天,他更多的时间都是在田里、在实验室里。他说,要是哪天让他停下来,他反而会觉得不太习惯。
多年来,在科研探索的道路上,这位低调的教授获得的成果却都是重量级的:先后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主持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主持2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新品种保护授权13项,他所主持的重穗型杂交稻的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研究还刚刚获得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李教授也获得了众多殊荣:“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第四届全国优秀农业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四川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四川省普通高校‘十佳’青年教师”,今年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与水稻结缘
“我对土地有着很深厚的感情,特别喜欢土地里散发出的阵阵稻香。”出生于农民家庭的李仕贵,从小就和农业打交道。1990年,李仕贵在四川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回忆起自己的求学之路,李仕贵觉得自己很幸运,碰到了那么多好老师。“周开达院士在育种理念方面给予我很深影响。由于我硕士期间是搞小麦研究的,黎汉云研究员甚至手把手教我具体的水稻育种知识,传授如何进行田间育种,怎样进行品种设计。林文君教授、任正隆教授传授了系统的遗传学知识和国外先进知识理念,也给予我很大帮助。”“我为蜡烛荣,舍身化光明”,这是川农大许多老教师的真实写照。通过传帮带,一大批像李仕贵一样的中青年优秀教师成长起来。
1995年,李仕贵教授在周开达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朱立煌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始攻读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水稻分子生物学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方向博士。像众多的川农大人一样,李仕贵身上洋溢着兴农报国的强烈使命感和责任感,1998年毕业后,他放弃了出国做研究的机会,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四川农业大学。“任何一门科研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就拿我所研究的水稻来说,一个新的水稻品种从研发到推广,往往需要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在川农大,众多的成果都是从田地里踩出来的,全是靠实干拼出来的。况且,老师们的研究已经积淀了扎实基础,我有责任将他们的科学研究薪火相传下去。”
带着兴趣做事,自然会全心投入。“我很喜欢育种,因为育种的材料年年不同,每年都可以把新东西融合进去,这很有乐趣。”李仕贵说。这些年来,李仕贵潜心水稻遗传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并发现、命名和定位了系列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新基因,其中有抗稻瘟病基因、优质基因、迟熟隐性基因和早熟基因、显性和隐性核不育基因以及雄性不育主效恢复基因等。这些优良基因资源的获得,为继续保持我国杂交稻育种技术的世界领先水平提供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针对西南稻区的生态条件,在周开达院士提出的重穗型杂交稻理论指导下,李仕贵在育种方法上大胆创新,使得抗病、优质、高产三者优良基因同步选择,扩大有利基因重组,显著提高了有益基因的频率,成功育成了重穗型杂交稻骨干恢复系蜀恢527,组配出经国家或省级审定的杂交稻组合38个,其中国审 18个,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5个,国标优质米10个,是我国组配出超级杂交稻最多的恢复系,为保持我国杂交稻世界领先水平及走向世界提供了品种和技术支撑。蜀恢527水稻品种还被带到十七届三中全会会场,受到习近平等中央领导的一致好评。
其系列组合在全国16省区和东南亚推广1.97亿亩,其中国内推广1.88亿亩,增产稻谷80.2亿公斤,国外推广863万亩,创汇976.3万美元,对提升杂交稻产量与品质,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做出了重大贡献。因为组合推广面积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获得了2008年度四川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要干就踏实地干下去”
“清晨起床后就下田作水稻杂交,10点钟开始授粉,午休一会儿,下午继续选择优良单株。”李仕贵教授的心里、眼里装着的全是水稻。上班时间,他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田间,晚上散步也是转田坎。从苗期开始就观察水稻的长势,经常光着脚亲自下田育种。
水稻研究所在海南建有水稻基地,遇到给水稻“加代”时,无论是暑假还是春节,李仕贵都坚持去。海南的天气比四川还要炎热,田里还有很多大到令人拙舌的蚂蝗,每次下田时,李仕贵都必须穿上厚厚的雨靴,手里拿着一根棍子。蚂蝗爬到身上,用棍子驱赶之后,又继续在田里育种,常常累得一身汗、又一身泥。
在学生眼里,这位教授一点架子也没有。“他会挽起裤脚,跟我们一块儿在水稻田里育种,即使身上被晒脱皮也不在乎。”李教授对水稻的热爱让学生涂斌印象深刻。“有一次,工人不小心把田里的水稻转基因材料破坏了,我们跟李教授刚好转到田边,他二话没说,马上把鞋子拖了走到田里,亲手把材料给扶了起来。”
有时在路上碰见学生,李仕贵会笑眯眯地提醒他们,田里的育苗这几天长得可不太好,你该去看看啦。
现在,李仕贵教授带领着自己的课题组。学生们都很佩服他。在学生们看来,他知识面很广,在课题安排上很有独特眼光,并富有学术开拓创新精神,“并不是那种‘老学究’”。
在李仕贵的课题组,有一个雷打不动的惯例:每两周开一次例会。学生们在会上做开题报告、读书报告以及提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等,老师也介绍自己的研究进展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做科研更要相互交流,思想容易碰撞出火花,学生们成长起来也更快。”李仕贵说。
他信任学生,不会天天守在学生身边督促他们做实验,总是放手让学生们自由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也不是表现在实验室细节的管理方面,而是对实验内容的宏观把握。“我希望他们在科研道路上不要有任何畏难情绪,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开拓创新的精神。”所以,在他的课题组里,往往处处都充满了笑声,又不失做科研的严谨氛围。
“该干嘛就干嘛,路一直在,就得一直走下去。”在科研的道路上,李仕贵一直在探索,一直在享受着未知结果带来的神秘。关于未来,他说自己的关注力将聚焦在如何控制水稻的基因,选育突破性的水稻品种上。
时间进入9月份,作为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的水稻专家,李仕贵的脚步又走向了全国各地的田野上,走访乡村、收集数据、查看水稻育苗……他说自己总有种紧迫感和责任感,“为农民群众把好水稻优良品种这道关,这是我现在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