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河南东部棉花高产管理与栽培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27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466
 

文/河南省新密市农业局  王安民 河南省获嘉县种子管理站  陈少国

    河南东部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是国家优质棉产业主要聚集区之一。近年来该区集成、展示、推广了“两膜栽培”和“三增一减”先进栽培技术:即,地膜覆盖、塑膜营养钵育苗移栽,增加种植密度,增加优质铃数,增加霜前花率,减少蕾铃脱落。各地出现了许多667hm2集中连片,霜前花率达到85%以上,667m2产皮棉100公斤以上地块,为河南省棉花大面积优质高产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现将该区棉花高产管理与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播前基础准备

    1.1 选用优良品种。选用抗枯黄萎病的中早熟或中熟棉花品种,种子要经过脱绒、包衣技术处理。常规棉品种选用原种或原种一、二代,如中棉所44、国欣3号、郑农棉4号、晋棉38号、新植1号、同舟棉2号、邯103、鲁棉研21、鲁棉研27、鲁棉研28、中植棉2号,欣抗4号等;杂交棉品种必须选用一代杂交种,如豫杂35号、豫杂37号、银山2号、鲁棉研15、中棉所46号、中棉所47号、中棉所48号、邯杂98?1、邯杂429等。

    1.2 麦棉配置模式。麦棉套种以“4-2”式和“3-2”式为宜,实行高低垄种植,小麦种低处,棉花种垄上。“4-2”式麦棉配置,带宽170cm,种4行小麦,套种2行棉花,小麦行距20cm,预留棉行110cm,小麦收获后,棉花窄行50cm,麦棉间距30cm,棉花宽行120cm。“3-2”式麦棉配置,带宽150cm,种3行小麦,套种2行棉花,小麦行距20cm预留棉行110cm,小麦收获后,棉花窄行50cm,麦棉间距30cm,棉花宽行100cm。

    单株长势较强的杂交棉品种,可采用“4-1”或“5-1”式麦棉配置,即带宽行1.5m,种4行小麦;播幅60cm,预留棉行90cm,种5行小麦;播幅80cm,预留棉行70cm,棉花为1.5m等行距。

    1.3 施足底肥。667m2施优质农家肥2000kg,饼肥50kg,专用复合肥(其氮磷钾含量为1:1:1.5,并含有适量硼、锌肥)50kg,将三种肥料混合均匀,堆沤10-15天,最迟于棉花播种前20天,在预留棉行中间开沟(沟深25cm)把肥料均匀地施入沟内,将肥料与土壤混合,而后封沟。

    1.4 浇足底墒水。播种前10天左右,约3月底4月初,结合浇小麦孕穗水,浇足棉花的底墒水,667m2浇水量35-40m3

    1.5 整理预留棉行。浇水后,在土壤的适耕期,先耕松土壤,而后耙磨保墒,把预留棉行整成龟背形,做到既无明坷垃,又无暗土块,达到上虚下实,底墒足,口墒好,为一播全苗造就良好的土壤环境。

    2 苗期全苗早发技术

    为了实现一播全苗和壮苗早发,棉花种植采用“两膜”栽培技术,即棉花地膜覆盖和育苗移栽,有条件的地方要发展移栽地膜棉。

    2.1 适期播种。地膜直播棉,为防止出苗时高温烧苗或是出苗后遇低温冻害,一般4月10日前后选晴天播种;营养钵(块)育苗移栽,在3月底4月初,最迟不晚于4月15日,选晴天下种育苗。

    2.2 播种方法。地膜直播棉:有先播种后覆膜,或先覆膜后播种两种方法,一般采取先播种后覆膜的方法。严格按麦棉配套的棉花行距拉线划行开沟,带尺定株距摆播,每穴播2-3干籽,播深严格掌握在2-3cm,做到深浅一致。播种后覆膜前,为了防除杂草,可选用芽前除草剂“都尔”等,按使用说明喷雾播种行,以表土喷湿为宜,然后覆膜。“4-2”式和“3-2”式麦棉配置,选用幅宽90-100cm的地膜,一膜盖双行;“3-1”式或“4-1”式麦棉配套,选用幅宽60-70cm的地膜,一膜盖一行。覆盖地膜时,要求覆膜平展无皱折,膜面紧贴地面,膜边垂直入土5cm,用湿土封严压实。营养钵(块)育苗:营养钵(块)的肥料以有机肥(人粪尿、牲畜粪等)为主,有机肥与床土的比例为2:8,有机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并过筛;选用钵体直径6-7cm,高10cm的大钵制钵器,摆放钵时要求上平下不平,而后用细水慢流洇钵,浇水量掌握用小棍从钵心能顺利插到钵底即可,等水下渗后,每钵下2-3粒干籽,再覆盖约2.5cm厚的湿润细土,接着喷芽前除草剂,最后按标准搭起弓棚架,覆盖塑料薄膜,把膜边四周用土压严。

    2.3 合理密植。杂交棉种植密度为1800-2000株/667m2,常规棉为3000-3500株/667m2

    2.4 及时打孔放苗和搞好苗床管理。地膜直播棉:棉苗出土后,当子叶由黄变绿,抓住晴天及时开孔放苗,特别是遇到晴天高温时,更要注意及早放苗,防止高温膜下烧苗,放苗后等子叶上水分干后,即时用细土封严膜口,以提高地膜的增温保墒效果。营养钵(块)育苗:当棉苗出齐后,及时开口通风调温,先在苗床两端开口,通风口由小渐大,等棉苗2片真叶后,晴天白天揭膜晚上盖膜,在移栽前一星期,可昼夜不盖膜进行炼苗,但遇到寒流一定要坚持盖膜,做到苗不移栽膜不离床。棉苗出齐后,选晴天进行间苗,一片真叶进行定苗,做到一钵(块)留一壮苗。苗床浇水,一般出苗前不浇水,不旱不浇水,只有当苗床缺墒、苗茎明显变红时,才需浇水;浇水时要选晴天,采取小水细流一次浇透,切勿大水漫灌和经常浇水,防止形成高脚苗。

    2.5 地膜直播棉及时间定苗和查苗补缺,营养钵育苗适时移栽。地膜直播棉:当棉苗出齐后,及时间苗,去弱留强,每穴留2棵苗,长出第2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棵壮苗。在定苗时凡遇到只缺一苗的,相邻穴可留双苗代替缺苗,如果缺苗2棵及以上的,一定要用营养钵(块)育苗移栽补缺,保证留足所要求的密度。营养钵(块)育苗:当棉苗长到3-4片真叶,约4月底5月初,即可移栽,按行距要求开沟,带尺按株距要求移栽棉苗,先覆土2/3,接着浇水,等水下渗后,再覆土1/3,然后整平。

    2.6 防治病虫害。棉花苗期根病以立枯病和炭疽病为主,多雨年份,猝倒病也比较重;叶病主要是轮纹斑病。按棉苗生长期,以出第一片真叶时最易得病,而发病的环境条件,是低温高湿。所以首先要通过及时中耕、间苗、定苗等管理,改善棉苗生长条件,使棉苗生长健壮,增强棉苗的抗、耐病能力;其次,选用经过脱绒包衣的种子,防治苗病;第三,在低温寒流来临之前喷雾杀菌剂(如多菌灵、杀菌王等)进行防治。

    棉花苗期害虫,主要有红蜘蛛、棉蚜、地老虎等,一些年份盲蝽象、棉蓟马、玉米螟也有发生。一般可采用对口农药予以防治;如有地老虎,可配制毒饵防治。如用敌百虫拌棉仁饼或麦麸等。此外,在棉田地头、地边,要坚持通过点种春玉米、油菜、春高梁等作物来诱杀害虫,为麦收后的益虫提供隐蔽场所。

    2.7 中耕灭茬。麦收后及时中耕灭茬,促进壮苗早发,消灭部分虫蛹,降低虫卵基数。

    3 蕾期稳长增蕾技术

    3.1 化学调控。始蕾期,棉株约长到7-8片真叶时,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调节,以轻控为主,一般667m2用缩节安原粉0.5g左右,兑水10kg喷雾(50ppm)。

    3.2 合理整枝。当棉苗长出果枝以后,要及时打去营养枝。如遇缺苗断垄严重的,可视情况保留1-2个营养枝;个别种植密度偏稀的,也可采取去弱留强的办法,每株保留2-3个强营养枝,以发挥个体增产优势。

    3.3 蕾期浇水。蕾期遇旱,宜采取隔沟轻浇水,防止浇后遇雨造成严重脱落。

    3.4 中耕。一般在盛蕾期深中耕1-2次,促进根系向纵深发展。

    3.5 稳施蕾肥。结合深中耕开沟深施蕾肥,施用速效与迟效混合肥料,一般667m2施三元素复合肥30-35kg。对于个别靠个体来夺取高产的杂交棉品种,还要加施20-25kg尿素,以促进保留的营养枝生长健壮。

    3.6 培土和清理沟渠6月下旬,结合中耕,将棉行培成垄形,同时清理排水沟渠。培土的作用,既有利于棉花固根防倒,又有利于排灌。

    3.7 防治虫害。棉花蕾期害虫主要有:棉铃虫、红蜘蛛、棉象鼻虫、棉蚜、盲蝽象等。如选用抗虫棉品种及抗虫杂交棉品种,对棉铃虫可以不防治,但对非鳞翅目害虫需要正常防治。防治害虫重点是保护棉苗的生长点,防治时,要根据田间害虫和益虫发生情况,一般采用具有内吸性药剂进行点心的方法。这一时期,应尽量推迟剧毒农药的使用时间,以延长田间生态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4 花铃期搭架攻桃技术

    4.1 重施花铃肥一般667m2施30-35kg尿素左右,离棉株35cm处开沟,将肥料施入沟内,使肥土混合,而后封沟。施肥时间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棉株长相而定,干旱年份和稳长棉田在初花期集中施入;多雨年份和旺长棉田要在棉株有1-2个棉桃后再施。地膜直播棉要在6月底7月初及时揭膜。

    4.2 化学调控。一次是在初花期,大致在6月底前后,667m2用缩节安原粉1.5-2g,兑水30kg(50-70ppm)喷雾,防止出现旺长。第二次是在盛花期,在主茎打顶后7-10天进行,667m22用缩节安2.5-3g,兑水30-40kg(70-80ppm)喷雾,重点抑制无效花蕾和赘芽生长。

    4.3 及时整枝。主茎打顶时间一般在7月25日前后。按照“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打顶标准,要求打去一叶一心。留有营养枝的棉花,可在7月15日前后打顶。打旁心时,每个果枝留果节的多少,依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留3-4个。对主茎和果枝叶腋处长出的赘芽、疯杈等应及时抹掉。

    4.4 增施盖顶肥和叶面喷肥。7月下旬667m2施尿素15-20kg,将肥料散施在行间,浅锄使肥土混合即可。进入8月,棉株根系吸收能力趋向衰退,不适宜根部施肥,可采取根外叶面喷肥的方法,一般用1%尿素液与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叶面喷施,连续喷3-4次,每次间隔时间5-7天。

    4.5 灌溉与排水花铃期是棉花形成产量的关键期,需要水分特别多,棉株对水分的反应敏感,又适逢高温季节,一旦水分失调,代谢过程受阻,将造成蕾铃大量脱落,并引起早衰。所此,如遇干旱,一定要饱浇丰产水,遇涝时,也要速排棉田积水。一般天气持续有10天左右不下透雨,就要浇水。灌水以中水慢灌为好,不要大水漫灌。

    4.6 虫害防治主要是控制棉铃虫危害,兼控伏蚜、红蜘蛛、烟粉虱危害。这一时期的虫害防治,合理用药是关键。一是选择对口农药轮换使用;二是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交替使用;三是根据防治对象及时选用混配农药,以提高防效。抗虫棉和抗虫杂交棉到后期抗性下降,所以对三、四代棉铃虫,要根据虫情予以防治。

    5 吐絮期促熟防衰技术

    5.1 补水补肥。初絮期遇旱要坚持浇水,这是促进早熟防止早衰增加铃重的关键措施,决不能忽视,但浇水量不宜过大,浇水方法以小水沟灌为宜,以免引起贪青晚熟。此期一旦显出脱肥,如出现棉叶过早落黄等,要及时叶面喷肥,可选用1%尿素液与0.2%的过磷酸钙溶液喷洒

    5.2 去老叶。进入8月下旬,打去棉株第三果枝以下的主茎老叶,以改善棉株通风透光条件,促进吐絮。

    5.3 摘黄桃。8月底9月初,及时采摘下部已发黄的老熟桃,避免发生烂铃造成损失。

    5.4 收花。棉花吐絮成熟后,要及时采摘,收花的间隔时间以7-10天为宜。收花时要做到“五分”,即不同品种的棉花分收,种子棉与商品棉分收,霜前花与霜后花分收,好花与僵瓣花分收,正常成熟与剥桃棉分收。没有完全成熟吐絮的棉花不要急于采收。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