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南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刘 慧 马瑞霞
摘要 对平菇6种不同方式(菌墙式出菇,不脱袋一端覆土出菇,双向卧式出菇,脱袋立式覆土出菇,单向卧式出菇,脱袋卧式覆土出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的出菇时间,菇形,大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覆土栽培会延迟出菇时间,且子实体商品性状差:不同方式间生物学效率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表明:菌墙式出菇及双向卧式出菇是平菇最理想的出菇方式。
关键词:平菇;出菇方式;子实体性状;生物学效率;
The Even Mushroom Is Different The Mushroom Way Comparison Test
Abstract (The fungus wall type leaves the mushroom to the even mushroom 6 different ways, does not escape a bag end to fill in the mushroom, the bidirectional horizontal type leaves the mushroom, escapes the bag verticalally to fill in the mushroom, the list Leaves the mushroom to the horizontal type, escaped the bag horizontal type to fill in the mushroom) to carry on the comparison test, finally indicated: Leaves the mushroom way differently to the even mushroom the mushroom time, the mushroom shape, The size and so on has the tremendous influence.Fills in the cultivation to be able to retard the mushroom time, also the carpophore commodity character is bad: During different way biology efficiency existence big difference.The generalize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The fungus wall type leaves the mushroom and the bidirectional horizontal type leaves the mushroom is the even mushroom most ideal mushroom way.
Key words Even mushroom: Leaves the mushroom way: Carpophore character: Biology efficiency:
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亚门,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学名为粗皮侧耳,又称北风菌,青菇。
平菇子实体肉质肥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人类21世纪理想食品之一。经测定它含有17种氨基酸, 其中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它都有。还含有维生素及其他微量元素。因此平菇具有营养高,热量低的特点,经常食用可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且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对肝炎,胃溃疡,心血管疾病也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平菇作为中药还可用于治腰酸,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适等病症。平菇的栽培特点:适应性强,栽培原料来源广,栽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促进原料综合利用等特点。随着平菇栽培技术,生理生化,产品加工等的深入研究,栽培平菇的经济将成倍增长。因此,栽培平菇是增加农民收入,富乡,振兴农村产业化发展的好项目。
由于生产中多种出菇管理方式并存,生产效率差异很大。为此,对我省平菇 生产中普遍应用的6种出菇方式进行了比较,以筛选出适合我省大面积推广的出菇方式,提高栽培效益。现将结果报告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黑平12,购买于北京农科院。
1.2 试验方法:
1.2.1 培养基配方:母种培养基采用PDA加富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g ,葡萄糖2 g 琼脂20g ,蛋白胨5g ,磷酸二氢钾3g ,硫酸镁1。5g ,水1000ml .
原种和栽培种均采用麦粒培养基:配方为:优质小麦100kg ,石膏1kg .
栽培料的配方:棉子壳95%,石灰2%,过磷酸钙2%,石膏粉1%,克霉灵0。1%,料谁比1:1。4。
1.2.2 栽培料配制: 选用优质培养料,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袋。
1.2.3 菌袋制作:采用25x45x0.005cm 的低压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袋栽培。平均每袋装干料1kg ,每袋麦粒菌种(500ml )接20袋。
拌料的方法:先将棉籽壳等主料在清理好的拌料场,堆成山形。再把石膏等辅料从堆的顶部倒下,使其均匀往下散开,把上述干料先搅拌均匀。然后把可溶性的添加物溶于水中,再加干料进行混合。混合后的拌料方法是:先把料堆成山形的培养料从尖端向四周摊开,使其形成凹形,把清水倒入凹槽中,用铁锨向四周逐步扩大,使其水分被干料吸收。当水分被干料吸收后,再把铺开的料重堆成山形,如此反复3-4次,使水分吸收均匀〉原料拌匀后,根据要求检查含水量及PH值〉
装袋方法: 用三层播种法:先将裁好的塑料袋一端折叠放在地上,从另一端装进培养料,边装边用手将料压实。塑料袋的周围压实一些,中间装虚一点。装至8-10厘米,均匀撒一层菌种。菌种的碎度以玉米粒大小为宜。然后再装一层培养料,撒一层菌种。再装培养料把培养料压实,在袋口撒一层菌种。用绳子扎紧,在中间用别针扎口。
1.2.4 试验时间:2010年1月15日在安阳工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食用菌实验室进行拌料装袋。
1.2.5 试验方法:菌丝生理成熟后,每处理取30袋,3次重复,按照下述方法进行出菇。
A:菌墙式出菇。把塑料袋去掉,用泥土砌成菌墙,先摆放一层菌棒,在菌棒上在放一层泥,再放一层菌棒一层泥。
B:不脱袋一端覆土出菇。不脱袋,将菌棒一端口解开,在料面覆1cm 厚土,然后立式放。
C:双向卧式出菇。解开两端袋口,剪去袋口薄膜后将菌袋卧式堆叠排放,不覆土。
D:脱袋立式覆土出菇。脱袋后将菌袋竖直排放,菌袋间填土,(其中表面覆土1cm 15袋,带有5cm 菌帽15袋)。
E:单向卧式出菇。 直接把一端袋口解开,卧式摆放出菇,不覆土。
F:脱袋卧式覆土出菇。脱袋后将菌袋卧式摆放,菌袋间填湿土,表面覆土1cm .
1.2.6 出菇管理:控制出菇场所温度在20~25℃,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适宜的散射光,每天通风2~3次.
1.2.7 观察记载:观察不同出菇情况,记载出菇时间出菇时间以50%袋出菇的时间:出菇天数总袋数的平均出菇天数。
了解子实体性状及测量子实体的产量。当子实体8-9分熟,菌盖边缘内卷,菌盖凹陷处有白色绒毛状物出现时采摘,称量其产量,计算生物学效率;测量菌盖直径和厚度及菌柄的直径和长度,计算其平均值,记载子实体的色泽及含水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采收时间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方式C出菇最快,采收时间最短,不覆土的方式A,E最快,进行覆土出菇的B,D,F最慢,比其它方式慢1~7d,可见覆土会延迟出菇时间。从缩短生产周期的角度分析以方式A,C,E较好。
表1 不同出菇方式的出菇时间比较
出菇方式 |
菇蕾出现日期(月?日) |
处理至出菇天数(d) |
出菇至开始采收天数(d) |
A |
04-8 |
9 |
6 |
B |
04-12 |
13 |
9 |
C |
04-5 |
6 |
4 |
D |
04-15 |
16 |
10 |
E |
04-9 |
10 |
8 |
F |
04-29 |
30 |
11 |
2.2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方式B,D,F菌盖灰中带黄或灰中带白;含水量高,多数呈漏斗状,菌柄较长。其中D、F菇形基本相似;方式B由于营养不充分,菌盖直径,厚度最差。方式A菇体最大,最厚,但含水量略高。综合子实体性状,方式子A、C、E子实体灰色,含水量低,菌柄短,菌盖大或中等,子实体外形美观,符合商品平菇的要求,为理想的出菇方式。
表2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出菇方式 |
菌盖色泽与含水量 |
菌盖直径(cm) |
菌盖厚度(cm) |
菌柄长度(cm) |
A |
灰色,含水量较高 |
11.7-16.1 |
0.7?1.0 |
2.0-4.0 |
B |
灰中带黄,含水量高 |
11.4-14.5 |
0.7-0.8 |
2.5-5.0 |
C |
灰色,含水量低 |
13.0-15.3 |
0.9-1.2 |
2.5-4.0 |
D |
灰中带黄,含水量高 |
11.0-15.1 |
0.5-0.7 |
2.9-5.0 |
E |
灰色,含水量低 |
12.6-15.0 |
0.6-0.8 |
2.0-4.5 |
F |
灰中带白,含水量高 |
12.5-15.2 |
0.5-0.7 |
3.0-5.1 |
2.3 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产量,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生物学效率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A,C,F,D,E,B方式覆土栽培可以提高平菇的产量;菌墙式栽培的增产幅度明显,方式A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也最高,分别为319g和51.33%;方式B产量、生物学效率最低分别为279g和36.93%。从生物学效率来分析,方式A,C,F,D较好。
表3:不同出菇方式对平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
出菇方式 |
平均产量(g ) |
生物学效率(%) |
位次 |
A |
319 |
51.33 |
1 |
B |
279 |
36.93 |
6 |
C |
310 |
48.34 |
2 |
D |
290 |
43.40 |
4 |
E |
285 |
39.35 |
5 |
F |
295 |
45.27 |
3 |
注:第一潮菇的产量
结论与讨论
在培养基,发菌管理及出菇环境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采用不同的出菇方式,对平菇出菇时间,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均有较大的影响。
平菇6种不同的出菇方式中以覆土栽培3种方式产量高,但菌柄长,很难符合商品菇的质量要求且菇体含水量较多;单向式出菇的方式菇质好,但产量偏低;菌墙式出菇或双向卧式出菇是目前适宜推广的出菇方式,这两种方式不但产量较高,而且产品的商品性状好,同时利于立体化栽培,提高菇房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申进文。平菇高效栽培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 陈士瑜。陈惠。菇菌栽培手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 何培。孟丽。王振河等。名特新食用菌30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