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两个特别贡献奖项目带头人(右为李文信)分别领取1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记者 农如松摄
广西新闻网记者 陆月玲
1月7日,无籽西瓜广西三号、广西五号再次随“瓜王”李文信走上“星光大道”,摘取广西科技奖最高奖---特别贡献奖。这两种无籽瓜可是科技界的得奖大户:1998年和2004年分别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它们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频频成为科技“明星”的?记者采访了“瓜王”李文信,听他将幕后故事娓娓道来。
千里挑一寻“瓜母”
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无籽西瓜受到座果率低、种子发芽率低、制种采种量低等瓶颈制约,很难推广。广西每年用8600元/公斤的高价进口约20公斤无籽西瓜种子,种出的瓜全出口东南亚。许多百姓对无籽西瓜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影,更无法一饱口福。
1977年大学毕业的李文信,分配到广西农科院。他在老师的鼓励下,决定在无籽西瓜领域一试身手。
一把锄头、一个簸箕、一间一平方米大小的土温房……李文信带着广西农科院园艺所的西瓜研究组开始了漫长的科研探索之路。
要想种出三倍体无籽西瓜,得先找到二倍体的“父亲”,还有四倍体的“母亲”。有籽西瓜都是二倍体,挑选相对简单,但四倍体却得之不易,得用化学药物对二倍体进行诱变。
仅诱变这一环节的研究就费了研究组不少功夫。药水的浓度比例,点药时的最佳气温、时间都得反复尝试。一两千株的瓜芽,必须每天早上9时在植株细胞分裂最旺盛时点药水,连续点一个星期;点完药水后,放在大田里种植,一株株观察,只有叶片增厚、节间变短,茎杆粗、花变大等外观性状变异后才算诱变成功。回想当年的情景,李文信至今历历在目:“通常一两千株只有一两株诱变成功的,就像在大海里捞针。”
顽童手里夺瓜子
无籽瓜的“父母”找到后,还得对它们的性状进行连续多年的观察。
上世纪七八十代,科研条件艰苦,经费少,研究组只有4个人,犁地、挑肥、割草……地里的活全得亲力亲为。他们每隔三天,开着手扶拖拉机,到衡阳路的一个牛栏刮牛粪,拉回来施肥。瓜熟了,他们又叫司机开着大卡车去银岭水库区的山上割草盖瓜,一去就一天,只好带着两斤米、一口锅、酱、酒、盐,到山上煮粥喝。几个人割完约80多捆草,手全被草划伤了……
最令科研人员头疼的是,当时瓜地旁没有围墙,附近学校里的一群顽皮孩子对成熟的西瓜“虎视眈眈”,科研人员白天干了一天活,夜里还得到地里守瓜。有一次,只育成3株苗,结了3个瓜,结果有两个大瓜被偷了。于是,李文信等人找到了学校。所幸的是偷瓜的孩子觉得瓜很甜,想拿瓜子给家人种,瓜子没扔完,留下17颗在抽屉里。这17颗瓜子让李文信如获至宝:“育苗要看它性状是否稳定,得连续观察几年,如果找不回这些瓜子,观察期断档,又得重来,浪费几年时间。”
有了前车之鉴,当另几株苗结瓜时,科研人员在瓜地里布下“机关”,挖了坑,白天把瓜抱到坑外晒太阳,晚上,又把瓜放到坑里,盖上木板,用草盖好。如此重复,一连30多天。
历经6年潜心攻关,科研人员终于育成了广西系列无籽西瓜,结束我国无籽西瓜没有自育当家品种的历史。
“麻烦瓜”变“座上宾”
本地无籽西瓜品种新鲜出炉,科研人员也总结出一套简单易行的种植方法,可农民嫌麻烦,不敢贸然尝试。
无籽瓜的制种基地在梧州市藤县,藤县也成了李文信传授技术的根据地,?江镇、太平镇、古龙镇都是他常驻指导的无籽西瓜产区。他说:“当时交通非常不便,去一次得坐火车到贵县(今贵港),跑一个小时到码头,才能赶上去藤县的末班船。我得在?江镇先下船,经常已是半夜两三点。去多了,和旅馆守夜的都熟了,半夜听到我敲门都会开门。第二天一早,又得走15公里的路赶到和平镇的产区。”当地农民在李文信手把手的传授下,一亩地制出的种子产量由6.5公斤增加到了9.5公斤。广西产的无籽瓜种子仅售300元/公斤,不到进口种子的零头,不仅种源有了保证,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让广西各地瓜农及早种上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无籽瓜,科研人员开始到各地对农民展开“攻关”。
1986年,李文信等人来到西瓜之乡--南宁的苏圩镇,开辟无籽瓜在南宁的第一个阵地。农民不肯种,他们便找到了路边的几亩地自己种,把种子一颗颗咬开,用谷壳泡水催芽;发芽后又移到营养杯里育苗;开花后一株株授粉……他们的一举一动成了周围瓜农嘲笑的对象:“我们的瓜播种就能种了,你们的瓜怎么种得那么麻烦?”“你看,他们的西瓜是不孕的,还要人工配对……”
那年恰逢西瓜枯萎病流行,许多有籽瓜还没成熟就提前枯萎烂在了地里。但是李文信等人种的无籽瓜却安然无恙,瓜大个圆,在路边特别醒目,引得不少路人驻足观看。“没有籽的!”剖开瓜后更是让群众备感新鲜。
无籽瓜一上市便受到热捧。当时有籽瓜仅售0.3元~0.4元/公斤,但无籽瓜卖到了0.6元/公斤,还给果摊带来不少回头客。几亩地的瓜很快卖完了,果摊老板便“逼”当地瓜农种无籽西瓜。瓜农也以种无籽瓜麻烦为由趁势抬高收购价,每公斤可以多赚0.1元。有了买家,瓜农这才安心地跟科研人员学种无籽瓜,并将他们奉为座上宾。看到农民卖瓜赚了钱,科研人员才转战下一个“阵地”。
“混血”瓜成大明星
1988年,科研人员又组配出26个优秀的组合,种到大田里比较,广西三号和广西五号胜出。广西五号有着当年最受消费者青睐的深绿色果皮,果实椭圆形、瓤色鲜红、肉质细嫩爽口,而且皮质坚韧,耐贮运。最令科研人员欣慰的是,此瓜种子萌发力强,生长势强,抗病耐湿及耐高温,极少发生早衰死藤现象,座瓜稳定,果形整齐一致,比广西一号、二号产量高出2/3。
而花皮的广西三号是多国“混血儿”。“母亲”的基因来自非洲的两个白皮和浅绿皮西瓜。而父亲“桂选5号”是由美国“糖婴”、日本“旭都系”和“太阳”杂交选育而成。它聚合了多个优良基因,不仅早熟、多抗、易座果、品质优、耐贮运、外观美等,而且基因互补性强,放在任何地区种植波动都不大,适应性强,产量稳定。
有了种植经验,广西五号和广西三号一诞生,科研人员还来不及宣传,农民就自己找上门来要种子,它们很快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目前,消费者在市场上看到的黑皮、花皮无籽瓜虽然名目不同,但基本是这两位明星及它们的“兄弟姐妹”。
截至2009年,广西五号和广西三号,已在全国19个省(市)累计推广面积近350万亩,累计总产量900多万吨,累计总效益超过90亿元,出口创汇1454万美元,成为全国无籽西瓜新品种中推广面积最大、推广时间最长、经济效益最高的品种。它们不仅成为广西和全国无籽西瓜主产区主栽和出口创汇的主要品种,并使广西一跃成为我国的无籽西瓜大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