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贡献率达37%
良种支撑我省粮食登高跨越
□记者 李小伟
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因此,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种子工作,“十一五”期间大力组织实施了国家种子工程建设,中央领导曾多次对种子工作做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十一五”期间投资1亿多元组织实施黑龙江省农业良种化工程,推动了全省种子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我省种子产业不断发展,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90%,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37%,分别比“十五”时期提高5个、6个、7个百分点,有力推进了我省农业科技进步,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全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民增收,保证了我省粮食产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品种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省大力开展品种创新,到“十一五”末期,大豆品种较5年前种植的品种蛋白质含量提高4.55个百分点;玉米品种淀粉含量提高4个百分点,高油玉米的审定推广实现了北方早熟春玉米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寒地水稻品种的品质及抗病性、抗倒性、抗冷性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品质水平与日本A级品种接近,目前我省推广的水稻品种全部达到国家优质米标准。
同时,我省加大品种试验审定推广力度,五年来,我省共审定推广优良品种637个,其中玉米品种197个,大豆品种103个,水稻品种71个,小麦品种15个,马铃薯、甜菜、油菜品种37个,蔬菜、经济作物品种214个。累计投资建设展示示范园区200个点次,示范品种173个,示范面积46680亩,展示品种3146个,展示面积4413亩,辐射带动周边近5000万亩耕地农户。新品种审定数量的增加和展示示范点次的增多,有效提高了品种的更新速度,由过去的5?7年更新更换一次到现在的3?5年更新更换一次。
良种供应能力显著增强
“十一五”期间,省内种子生产基地、海南基地和救灾种子储备相结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投资建设良种生产基地23处,年生产种子4.4亿公斤,杂交作物供种率达到了100%,自交作物供种率在50%以上,基本满足生产需求。
我省常年南繁种子面积3000亩左右,生产亲本种子及“好、少、新”品种种子20?30万公斤,满足了市场对新品种扩繁的需要。全省累计贮备救灾备荒种子1500万公斤,恢复种植面积200多万亩,挽回经济损失4亿多元。
种子检测水平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国家和省投资600余万元,建设了省级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水平显著提高。目前,全省已建设13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54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站。初步形成了以省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龙头,以地市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为主体、以县(市)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站为基础的种子质量监督检测网络。达到年检测种子样本96000份,检测种子代表数量达1.6亿公斤,极大地提高了种子质量监控能力。
龙头种子企业相继涌现
随着我省种子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企业产权多元化,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龙科种业有限公司和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相继涌现,经营区域为全国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由2006年的3家发展到目前的5家。
2010年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同时,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有限公司、黑龙江垦丰种业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种业50强企业。2009年评出的黑龙江种业十强企业经营额由2006年3亿元增加到15亿元,市场占有率由15%提高到25%以上,玉米种子市场份额达到30%以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龙头企业起到了很好的牵头示范带动作用,加快了我省种子产业化步伐,推动了我省种子企业向现代种子产业发展。
种子管理体制初步理顺
根据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国办发〔2006〕40号)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意见》(黑政办发〔2007〕2号)的要求,全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种业政企分开和种子管理体系建设。截至2008年,我省原有的82个国有种子企业基本实现了政企脱钩,89个市(地)、县(市、区)建立健全了种子管理机构,形成了省市县完整的种子管理体系。
明确种子管理机构专司种子管理职责,履行种子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管理等行政职责,初步理顺了种子管理体制,建立了监管有力的种子管理体系,为依法强化市场监管,构建规范有序的种子市场环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