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正文

2011年全国小麦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3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45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分析预测,2011年小麦病虫害偏重发生,总体程度重于2010年,预计发生面积10.0亿亩次,与2010年持平。其中,虫害发生5.4亿亩次,病害发生4.6亿亩次。蚜虫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白粉病、纹枯病偏重发生,条锈病、赤霉病有潜在流行的威胁,部分地区吸浆虫呈加重趋势。

    一、发生趋势

    1.小麦病害。以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为主。其中,条锈病在西南地区东部和西北地区东南部呈偏重流行态势,西南地区西部、西北地区北部、江汉地区、新疆北疆南部和南疆西部等地中度流行,黄淮南部、华北南部、新疆北疆北部和青海东部等麦区有偏轻流行可能,全国发生面积约4000万亩;白粉病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湖北北部和江汉平原、陕西秦岭北麓和渭北塬区、贵州西部和南部偏重发生,华北、黄淮、长江流域的其他麦区和西北麦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1.2亿亩;纹枯病在河南南部和东部、江苏沿淮和淮北偏重发生,其余华北、黄淮和江淮麦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1.3亿亩;赤霉病在湖北东部和江汉平原、江苏沿江和苏南、安徽沿淮及其以南、浙江中北部、上海有偏重流行的威胁,长江流域的其他麦区、黄淮南部有中等流行的可能,黄淮北部和华北南部偏轻发生,全国流行面积6500万亩。

    2.小麦害虫。以穗期蚜虫、麦蜘蛛、吸浆虫和地下害虫为主。其中,穗期蚜虫华北和黄淮麦区偏重至大发生,长江中下游、西南和西北麦区大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4亿亩;麦蜘蛛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偏重发生,黄淮南部、江汉地区、四川盆周丘陵区、西北地区东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1.1亿亩;吸浆虫在华北和黄淮麦区中等发生,河北、北京、天津、河南的局部偏重发生,预计发生面积约3700万亩。金针虫、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在山西偏重发生,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甘肃、新疆中等发生,其余华北、黄淮、江淮和西北麦区偏轻发生,全国发生面积8500万亩。

    二、预测依据

    1.冬前发生基数病害低、虫害高。

    条锈病秋苗主发区发病面积小、病情轻。甘肃、宁夏、陕西等关键菌源区秋苗见病面积共计344万亩,病情是2001年以来最轻的一年,比1990年以来平均值低26%。冬前,西南麦区仅在四川北部3县零星见病,云南、贵州、湖北、河南等冬繁区未见病。新疆5个地区(州)的11个县在秋苗及自生麦苗上查到越冬菌源,发病面积55万亩,与历年持平。白粉病秋苗总体病情略轻于常年。其中,甘肃、宁夏、陕西、新疆、山西等地发生较为普遍,平均病叶率0.5%-5.0%,黄淮大部、青海东部零星见病,长江流域麦区未见病。纹枯病秋苗病情与上年接近,轻于常年。其中,华北、黄淮麦区发生较为普遍,江淮和江汉地区零星见病,山东、河南、山西、河北、安徽和湖北平均病株率分别为5.8%、3.8%、2.5%、2.1%、1.0%和0.01%。

    蚜虫在黄淮、江淮、华北和西北麦区秋苗上普遍发生,大部地区虫量明显高于常年。平均百株蚜量,河南、河北、山东、北京分别比常年增加6倍、4倍、3倍和2倍,山西比常年高65.2%,其他麦区接近常年。麦蜘蛛秋苗平均每尺单行虫量,河南、山东、山西分别比常年高40%、25%、10%,安徽、陕西、新疆接近常年,河北、甘肃、宁夏比常年低3%-5%。吸浆虫秋季淘土每小方虫茧量,华北局部新发区虫量较高,如北京为18.6头;黄淮常发区虫口密度继续保持较低水平,一般为1.5-4.4头。

    2.小麦品种布局没有明显变化。

    2010年全国冬小麦播种面积比上年略有增加,河北、河南、山东、四川等主产高产麦区冬前苗情好于常年,其余大部麦区长势接近常年。除甘肃、四川、山东、湖北有一定比例的条锈病抗性品种种植外,其它大部麦区品种抗锈性较差;长江中下游、黄淮麦区除扬麦、鄂麦系列对赤霉病有一定抗性外,大部主栽品种不抗赤霉病;大部麦区主栽品种对白粉病、纹枯病、蚜虫等主要病虫害不具备抗性。另外,各地同一品种大面积单一种植现象突出,对病害流行有利。

    3.气象条件对病虫发生总体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2010年冬季主要冬麦区出现大范围强降温的可能性不大,对蚜虫、蜘蛛和地下害虫等越冬无明显不利影响。2011年春季,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西南中西部、华北东部、黄淮东部、新疆北部降水较常年偏多,有利于该地区条锈病、白粉病等病害的流行为害;西南东部、江淮、江汉、黄淮西部、西北大部和华北西部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对以上地区条锈病、赤霉病等病害的流行有一定抑制作用,有利于蚜虫和蜘蛛发生为害。(病虫害测报处供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