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要闻 » 正文

李登海:中国已成为世界种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3-10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63
 

来源: 中国企业家网

  李登海称,我从事种业几十年,第一次听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

  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玉米育种和栽培专家李登海为首创建的农业高科技上市企业,位居中国种业五十强第三位。

  今年春,国务院出台了种业新规,这为本土种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机遇。“我从事种业几十年,第一次听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发展壮大农作物种业。”李登海对本刊记者说。

  据李透露,中国的农业种子市场已成为世界种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目前,国外种业公司要进入中国的几大农作物的种业领域必须与中方组成合资公司,且中方占51%以上。这些主要农作物包括《种子法》规定的5大农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加上农业部确定的马铃薯、油菜2种农作物领域,还有各地方规定的1-2个品种。

  尽管有这些限制,但事实上国外种业的发展势头还是比本土种业公司更迅猛。目前,农业部对合资公司国外的科研创新提出了新规定和要求,主要是提升本土创新能力和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但就从事杂交玉米的产业化公司而言,我们比世界跨国公司创新能力较差,科研成果市场竞争力弱,种子质量标准低,知识产权缺乏有力保护,资本积累少、资金乐足,发展速度非常缓慢。

  国家也曾多次提出企业是创新主体,现在是国外种子企业在中国市场迅速发展,而我国种子产为化企业竞争主体才开始起步。

  产学研相结合受体制和部门单位利益的影响,创新观念和创新标准的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与国外大公司相比缺乏市场竞争力。要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加快发展。

  国外种业跨国公司每年科研经费投入高达几十亿美元,而中国目前在杂交玉米种子领域投入最高的就是我们登海种业,作为国家创新型我们每年的科研经费投入在1000-1500万元,一般种子产业化企业只能投入几十万、几百万元。相关国家科研单位的经费比企业稍好一些,但也足。

  在种子加工上,中国大多数企业还是以粮食生产加工的模式在加工种子,造成标准低、质量差、只能按斤卖,而国外公司是采用投入大量的烘干加工设备来提高种子质量,并实现了按粒卖。生产1000万亩农民用的高质量的种子就需要投入2亿人民币的设备。现在国内种子企业年收入也不过几千万元,想要像外国公司一样的大规模投入根本不可能。

  “因此,我觉得国家应该对于种子产业化企业,明确给予免征企业所得税,适度贷款等扶持政策。”李登海说,“事实上,如果中国杂交玉米制种都按高质量生产,每年至少可以减少200万亩制种基地,约相当于现在制种面积的一半左右,同时可以增加37.2斤粮食。”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