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辽宁网3月14日电(谭硕 芦长娟)全国人大代表、辽宁丹东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所长何晶在接受辽宁新闻网与和讯网联合访谈时呼吁,政府应加大对常规育种的科研投入,真正培育起本土育种科研力量,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生产。
何晶介绍,丹东农科院玉米研究所曾是中国玉米育种行业的技术领跑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他们所培育的丹玉13号种子曾“红”遍中国,全国每6棵玉米中,就有1棵是丹玉13号。但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各地纷纷涌现育种公司,在地方保护主义驱动下,即便有好种子,也无法获得大面积推广。这种注重短期局部经济利益的行为导致此后的20年间国内育种行业的发展如一片散沙。
“我们所依靠过去的科研实力,并通过旗下的种子公司获得大部分科研经费,才能存活到现在,”何晶说,“其他育种科研机构的同行们,大多数都没有了持续科研的能力,有些所连科研用地都卖了。”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大对转基因育种的投入”已经被写入“十二五”规划。但是何晶说,研究转基因育种的目的,就是为常规育种服务的,因此也应该同时加大对常规育种的投入。“十一五”期间,政府对转基因育种的投入就远大于常规育种,这种情况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得到改善。
同为育种专家,山东省人大代表李登海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农业种子市场已成为世界种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之一。而要想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种子企业加快发展。
在如何推动本土育种更好发展问题上,何晶建议,政府首先应该在科研环节采取集中投入。“现在的情况是,也许算全国的总数是不少的,可是分散到了全国各个科研机构,每一家获得的经费并不多,无法形成真正的科研制高点。”
何晶认为,在生产、推广环节的大资金投入同样是美国育种公司迅速取得中国市场的重要因素。而目前中国几乎没有一家育种公司能够采取这样的推广方式获得市场。美国育种公司可以投入上百人在田间地头手把手教农民如何使用机器播种,能够与粮库合作,提高2-3分钱收购农民收获的玉米,这种手段,不是实力单薄的小公司能够做到的。而只有在种子通过公司化运作,产生利润并反哺科研环节,才能真正实现育种行业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