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种子管理站 报道
2010年,宁县种子管理站以种子执法年活动为契机,按照“行业指导,专业管理,强化执法,优质服务”的要求,坚持以市场监管为核心,以严格执法为重点,以规范生产经营为切入点,以集中整治为抓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保障了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加大宣传培训夯基础
随着种子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种子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种子经营门店遍及全县城镇乡村,种子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农民种子知识欠缺,为此,我们以宣传教育为突破口,以提升农民群众法律意识和识假辨假能力为落脚点,进一步夯实市场监管基础。 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组织职工在自学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有关考核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提高了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专业素质。二是适时举办了全县种子从业人员培训会。对全县种子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就种子相关法律法规及基本知识等进行了集中辅导学习,参训率在98%以上,提高了种子经营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了一支知法、懂法、守法、诚信、专业的种子经营队伍,为开展种子执法奠定了基础。三是借助 “3.15”、“12.4”、科技下乡等集中宣传活动,设立咨询点、发放宣传资料,播放录音等,宣传种子基本知识、购种注意事项以及假劣种子识别方法,增强了农民法律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四是结合专项整治活动,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推介我县品种布局、优势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把最科学最先进的栽培技术传授给农民,挤压假劣种子的市场空间,积极营造良好的执法氛围。全年举办种子从业人员培训班2期,培训192人,核发培训证119个;举办农民培训班15期,出动宣传车辆68(车)次,设立现场咨询点45(场)次,受训1.2万(人)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7.35万份。
二、严格市场准入抓源头
为了从源头上堵绝假冒伪劣种子坑农害农事件,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理顺管理机制,我们实行生产经营企业、上市品种准入备案制度和种子经营户审报备案制度,经审查合格后,颁发有效证件,凭证生产经营;建立健全了种子生产经营档案,对种子企业本年度种子生产经营计划、基地落实及合同订单情况、亲本种子来源和质量、技术负责人、田间检验记录、产地气象记录、种子流向等内容进行登记备案,加强了种子流动中的市场监管,从源头上规范了种子企业和上市品种。全年共签发企业准入证11家,办理准入品种61个,核发经营备案登记卡119个。
三、开展集中整治强监管
以专项整治为主线,联合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采取“五查”的方式,集中开展了春秋两季种子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对辖区内的种子销售门点进行了全面检查:一查经营主体资质;二查经营品种;三查种子包装、标签;四查种子质量;五查种子经营档案。做到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重点整治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定期不定期对种子经营门店进行检查,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户,户不漏品种,把种子经营户的经营行为与执法人员的岗位职责挂钩,真正做到了入户监管,确保了种子来源正规合法,杜绝了假劣种子上市销售。全年累计出动执法车辆66台次,执法人员528人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742个(次),审查各类经营资质证件354个,登记主要农作物品种42个,查扣各类不合格玉米种子2016斤,没收虚假种子宣传品30张,取缔无证经营门店3个,清理流动销售摊点8个,并责令一种子经营门店负责人当场做出种子质量担保承诺书,确保了我县农业用种安全。
四、加强市场抽检保质量
为确保种子质量,让农民买的放心,我们按照有关规定,细化标准,完善制度,规范操作。坚持种子企业送检和上市种子抽检相结合,做到进一批检一批,对检测不合格的种子除告知检测结果外,下发责令停止上市通知,有效遏制了不合格种子上市销售。全年累计抽检各类农作物种子30批次,扦样266份,室内发芽试验266个,种植小区试验6个。并在7月-8月,由种子管理站分管领导带队,组织检验人员对县域的“两杂”制种田进行花期田间检查,限期督促整改,对整改仍不合格者,不得收购入库,从源头上杜绝了假劣种子流入市场。
五、严查种子案件重服务
按照庆阳市“五不放过”原则,严格程序,狠抓种子案件查处,切实保护农民切身利益。在具体工作中,严格把好三个程序关。一是受理关。针对当前市场全面放开后,新品种推出速度快,品种多,农民选购存在盲目性,导致种子纠纷案件增多的现状,我们成立了种子案件查处组,设立了种子投诉热线电话,安排专人受理种子案件,确保案件受理及时有效。二是查处关。凡是受理的种子案件,办案人员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实地,广泛调查取证,坚决依法查办。三是执行关。教育引导当事人及时兑现处理结果,对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当事人,协助申请相关部门执行,确保受害农民利益得到及时补偿。年内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2起,受理种子案件6起,结案100%,挽回经济损失22.5万元。
六、狠抓试验示范促推广
为准确鉴定品种的真实性、丰产性、区域适应性,降低新品种生产风险,保障良种应用安全,及时为企业提供品种繁育和备种信息,我们以优势农作物新品种示范项目为依托,在全县不同生态区域建立试验示范点3处,试验示范品种52个,示范面积3602亩,辐射带动推广农作物新品种32万亩,并在生产的关键时期,组织技术人员、种子企业、乡村干部、群众代表等在试验示范点进行现场观摩点评,实现了以示范促推广,以示范带管理,搭建了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用事实说话的良种推广服务平台。
一年来,我们不断创新机制,开拓进取,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还存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常规主要农作物种子和蔬菜种子仍有乱引乱调现象,致使品种多、乱、杂,种子纠纷时有发生。二是工作经费匮乏,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制约了种子依法行政管理工作。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还不过硬,种子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掌握还不够全面。四是设备落后、手段简陋、检测不到位与种子质量安全存在隐患的矛盾还十分突出,质量安全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于以上问题,我们决心在下年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和提高。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推进我县种子产业健康有序跨越式发展。工作思路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质量安全为核心,以种子产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认真贯彻《种子》及其配套法规,加强市场监管,严把品种质量关,全面提升种子管理服务水平。预期目标是:确保农业用品种安全、质量安全、数量安全。确保不发生大的种子质量案件。确保重点工作有突破,常规工作有创新,整体工作上台阶。一是加大试验示范。积极开展试验示范,筛选适应我县推广种植的农作物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加快良种推广步伐,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二是强化种子市场监管。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力争市场抽检率达90%以上。进一步加大种子案件查处力度,规范种子经营秩序,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三是强化种子生产管理。县内种子生产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对制种合同、亲本种子来源、技术规程、田间检验记录、种子流向等内容进行备案登记,把好种子源头质量关。四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以机关作风整顿为契机,围绕目标管理责任书,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突出业务培训,规范办事程序,不断提升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