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作者:巩峥;彭亚娟;彭光德
糜子、小八趟玉米、白苏……从全国各地野生环境下采集来的珍稀濒危农作物品种,正一批批来到北京市怀柔区的农业种质资源库安家。截至3月28日,资源库已收集野生花卉、野生蔬菜、药用蔬菜、杂粮、主粮五大类共157个样品,其中10余种在北京市几乎绝迹。经过试种、优化,这些珍稀品种有望在北京重获推广。
过去由于条件所限,保存种质的办法是将其放入简易的石灰缸内。这样做不能长期保证种质材料的活力,造成了部分重要种质流失。为有效保护这些种质“老本”,怀柔区投资80万元,在全市郊区县中率先建起了“低温低湿”数字化种质资源库控制室,让各种农作物“祖代”种质住进四季如春的空调房间。
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位于怀柔北部山区喇叭沟门满族乡中榆树店村,占地4.5亩,建有种子库房220平方米和种子晒场800平方米,可同时储存各种农业种质样品1.5万余份。据资源库负责人彭兴利介绍,喇叭沟门是怀柔的北极乡,地区海拔600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7到9摄氏度,非常适合各类农作物种子的储存。
怀柔区每年还拿出10万余元的专项引种资金,把珍稀濒危农作物从全国各地的野生地移植到种质库内栽培。“我们每年大概要出去5次以上,分不同季节到全国各地采种。主要是搜集适合北方地区种植、产量高的种子。”彭兴利说,“去年,我们从新疆、内蒙古等地带回目前在北京几乎绝迹的糜子。12个糜子品种中,经过试种有3种非常适合北京地区种植,下一步我们将把它推广到全市。”
要对良种进行有效保存,除将其收入资源库外,还要进行试种、推广,使其自然繁衍。为此,怀柔在不同镇乡设立了10个试点田。位于杨宋镇的农作物新品种试验展示基地就是其中之一,这里主要种植的是白苏、薄荷、蒲公英等珍稀药用蔬菜,目前该基地10余种药用蔬菜试种成功,并端上民俗餐桌。截至目前,怀柔10个试点田共试种成功各种珍稀蔬菜、杂粮等50余种,下一步怀柔区农业部门将对试种成功的部分良种进行推广性种植。
“建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因库相当于将这些种质‘老本’存入‘种子银行’,为今后研究、选育、优化到保种创新储备资源。”市农科院农作物种质专家介绍说,种质资源是生物品种改良工程的基础,对育种至关重要。种质资源库的启用,可以有效地搜集、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种质资源,维护物种多样性,促进新品种选育工作,为京郊农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