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超级玉米”的难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4-2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77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吴红军

    最近,农业部公布了2010-2011年种子质量监督抽查有关情况的通报,“登海605” 因出芽率为85%,低于92%的标准值,而被列为不合格玉米种子。按照国家标准,普通玉米种子发芽率达到85%就是合格产品,但“登海605”号称是可使用单粒播种技术的种子,按照单粒播的要求,种子发芽率应达到92%以上。

    登海种业(002041,股吧)这几年力推的“超级玉米”新品种,承载了业界的太多期望:中国人多地少,迫切需要培育抗病、抗倒、优质并具有亩产1000-2000公斤以上产量能力的“超级玉米”新品种。为了加速研发推广“超级玉米”,国家对登海种业负责人李登海担任首席专家的“超级玉米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2007-2010年)投入了总经费8746万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超级玉米”新品种变成了不合格玉米种子呢?

  专家分析认为,“登海605”发芽率不达标可能与在烘干设施上投入不足有关。由于登海种业的种子加工基地位于西北地区,昼夜温差较大,露天晾晒的玉米种子晚间可能被冻坏,导致玉米出芽率较低。据业内人士介绍,美国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等在制种时,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发生,在玉米成熟后不脱粒,将带有果穗的玉米直接放入特制的锅炉中进行烘干,而不是由农民脱粒后完成烘干程序,最大程度上避免了受冻以及对玉米种子胚芽的损害。然而,这样一个容量较大、可进行果穗烘干的进口锅炉可能在900万元人民币左右,国产的也在100万元人民币左右,国内种子企业在这些领域不是很舍得投资。

  此外,“超级玉米”新品种之所以出问题,还与其育种思路和方向出偏差有很大关系。比如,该公司是在近乎完美的实验条件中研制新品种,而未充分考虑各地玉米生长的各种不利环境,导致实际推广时产生各种问题。比如,去年该公司推出玉米新品种“登海662”,由于抗病性较弱,河南、山东等地的农户种植后大幅减产,引发农户强烈抗议。

  登海种业“超级玉米”新品种自上市以来所遭遇的种种窘境,恰恰反映出我国农作物种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和难题。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商业化的农作物种业科研体制机制尚未建立,科研与生产脱节,育种方法、技术和模式落后,创新能力不强;种子市场准入门槛低,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研发能力弱,育种资源和人才不足,竞争力不强;供种保障政策不健全,良种繁育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较低;种子市场监管技术和手段落后,监管不到位,法律法规不健全,违法生产经营及不公平竞争现象较为普遍。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作物种业的健康发展。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种业是我们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核心产业。为了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4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包括提高市场准入门槛、推动种子企业兼并重组;中央财政增加“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投入;实施种子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等“给力”措施。这是我国农作物种业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农作物种业将进入产业升级的新阶段。如果再加上农业部正在修订的《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即将出台的《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修订稿这两份文件,那么,一场声势浩大的种业改革新政将在全国范围内拉开帷幕,种业变局已迫在眉睫。

  国内种业一直存在着行业门槛低、集中度低的问题,大量小企业的存在导致行业整体竞争力低下,缺乏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迄今为止,我国持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8700多家,其中注册资金3000万元以上的仅有200多家,具有“育繁推一体化”能力的企业只有100家左右。与国外种业巨头相比,譬如先锋种业、孟山都,其一年的税收就相当于国内这些种业的利润。

  据统计,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我国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仅为0.8%。这表明,要与国际种企抗衡,必须对国内种业进行重组与整合。根据农业部去年年底的发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杂交水稻和玉米种子企业注册资本从500万元提高到3000万元,实行一体化经营的种子企业的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提高到1亿元,并规定固定资产比例不低于50%。照此实施的话,全国8700多家种子企业将有九成会遭淘汰。而产业化、规模化运营的种业大公司将会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今年2月,隆平高科(000998,股吧)与法国利马格兰集团旗下的VHK公司签署协议,双方共同投资在中国境内设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杂交玉米种子、小麦种子、油脂类作物种子的研究、生产和销售。隆平高科在占据杂交水稻种子龙头地位后,借助利马格兰作为全球第四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企业的优势,强化玉米种子业务,已悄然奠定了其国内“种业航母”的未来地位。

  实际上,我国玉米种业堪称竞争最激烈,也是空间最大的领域。目前我国有90%的种子企业在做玉米经营,大型种子企业的市场份额只占30%左右。随着隆平高科联姻海外企业,在不远的将来,我国玉米种业市场究竟会向何处去?“超级玉米”能否脱困重生?海外种业巨头通过与中国种业巨头合作,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占中国原有种业公司的市场份额?这些都是有关部门和种子企业必须正视的问题。

  在中国最大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和集散中心山东省寿光市,外资种子企业这些年通过“攻城略地”,已经占据了被誉为“中国第一菜园”的近90%的市场份额。现在,有些种子甚至达到了“1克种子相当于1克黄金”的天价。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和警惕么?!当前,中国的种子产业正处在一个“战略发展的转折期”、“政策支持的黄金期”,种子产业要审时度势,适时制定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金融业也应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尽快构建种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市场化的投入体系,支持民族种业,为民族种业成功突围国外垄断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