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网历史 作者:朱仰晴
核心提示:“饿殍遍野”,这个只在书中见过的词汇,如今却一次次地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袁隆平被这触目惊心的情景震撼了,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漫步在那因干旱而枯萎倒伏的稻田里,一种巨大的悲怆涌上心头,这惨痛的一幕,震撼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的心,引发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由衷的责任感。
本文摘自《当代“神农”袁隆平》,作者:朱仰晴,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大跃进浮夸、冒进虚报产量之风盛行,导致国家经济的统一调度失衡。再加之全国范围里罕见的干旱,从1960年开始,中国大地上遭遇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饥荒。据统计,在这场浩劫中,非自然死亡人数大约为2000万人,主要是因为饥饿而死,饱经沧桑的中华大地陷入了另一场灾难。
紧接着三年的自然灾害,让袁隆平亲身感受到了饥饿的痛苦,亲眼所见的饿殍也让袁隆平深刻地了解到“民以食为天”的含义。
于是,尽管要面对周围人的冷嘲热讽,面对未知科研领域的种种迷茫和困惑,袁隆平却毅然决然扎进了实验田里忘我地工作,千里迢迢远赴北京向专家登门请教……艰难困苦都没能让袁隆平退缩,他在内心立志一定要研究出成绩,向饥饿挑战!他心中始终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用科技造福人类,让人民远离饥饿的威胁!
1.遇饿殍,做“禾下乘凉梦”
饥饿之风很快刮进了湘西,刮进了黔阳城,也刮进了安江农校。学校配给的粮食有限,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每天靠五六两口粮度日,没有副食,山上的野菜早被饥饿的人挖光了。食堂师傅每天用大锅熬一锅汤,加一点盐就算是菜了,清汤清水的一点油水都没有。师生们整天饿得饥肠辘辘,各个面黄肌瘦,无精打采。
平日里经常锻炼、身体素质很好的袁隆平也饿得浮肿起来,整天摇摇晃晃的,无力走动,无神看书,常年坚持的游泳自然而然也取消了,只能勉强坚持将每天的主课讲完。
在那个饥荒年代,农民的生活更加艰苦。三年自然灾害期间,袁隆平曾经被下放到艰苦的农村去锻炼改造,体验农村生活。农民的集体食堂里,饭是双蒸饭,米饭用水蒸一次之后为了吸收更多的水分,就放到笼屉里再蒸一次,当时称之为“增量法”,可是饭粒看着大,吃不饱人,吃下去一会儿就饿。为了填饱肚子,食堂就另做一些“瓜菜”充饥,所谓“瓜菜”也不是蔬菜果实,而是红薯藤煮的汤,放上水之后搅烂搅碎,这种食物粗糙难以下咽,跟猪食没有什么区别。
为补充国家计划供应之不足,学校划给每位老师一块山坡“自留地”,作为自给自足的菜田。这时,袁隆平已经从平房迁到了一幢两层砖木结构的单身宿舍楼的二楼,他与李国文是近邻,李国文也是这里的老师,跟袁隆平关系不错。两个人都是单身汉,晚上没课经常一起下棋、聊天。
有了自留地后,袁隆平与李国文合作,种下各种菜籽,认真地施肥、浇水、锄草,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小菜地被经营得绿油油的。春季里,鲜嫩嫩的卷心菜、菠菜、小葱、胡萝卜使人垂涎欲滴;秋季里,红薯、白菜、白萝卜、红萝卜,还有香芋,引得过往的人们纷纷注目。
可惜的是地很小,收成自然不多。不过,在那个饥荒的年月,这些瓜果蔬菜却比大鱼大肉都让人向往。
隔三岔五晚上,两个人就在楼道里并排搭了两个烧柴火的炉子。炉子上放两只脸盆,萝卜、红薯、白菜满满地煮上两脸盆,然后叫上几个同事来个大会餐。两大盆“美食”被炉火煮得咕嘟咕嘟直冒香气,着实引来了不少食客。同事们一边大吃,一边海侃起各地的美食,什么东坡肉、梅菜扣肉、水煮鱼……长年不见荤腥的老师们想起了所有能想到的美味,清淡的果蔬就着幻想中的美味一起吃了下去,奇怪的是,此刻水萝卜竟然也吃出了红烧肉的味道。
又一个周末“晚宴”开始了,他们煮了一盆红薯和一盆萝卜,饿了一天的袁隆平和李国文,敞开肚皮吞下了那盆红薯,本打算将那盆白萝卜留给晚间那些赶来搞“精神会餐”的同事们打牙祭,想不到,一位饿得浑身浮肿的学生闻“香”赶来了。走近一看,原来是农学20班的学生全永明,他走路直打晃,眼睛盯着那盆萝卜,很显然他已经饿坏了。正在长身体的孩子却经受这样的饥饿,善良的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没等全永明开口,袁隆平忙说:“小全,你来得正好,快帮老师吃掉这盆萝卜!”
饿得面有菜色的全永明盯着萝卜,向老师道了声“谢”,拿起筷子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一盆萝卜转眼间见了底,吃得两位老师目瞪口呆,热泪滚滚。看着被饥饿折磨的学生,袁隆平禁不住心痛地说:“这伢子饿得好苦啊!”
“谢谢二位老师!”全永明又是一声谢谢,吃饱了的学生给两位老师行了一个鞠躬礼,含着泪水转身离去。
自己辛苦培养的学生经受如此的磨难,让袁隆平心情沉重。知识分子永远是这个社会里最敏感的一群人。冬天凛冽的寒风里他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满眼的枯枝荒田让他忍不住心生悲凉,他不由得忆起了杜甫的那句名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此刻袁隆平终于理解了,当年睡在草棚里的杜甫吟诵这首诗时忧国忧民的心情,他的心何尝不是如此之痛?
站在荒芜田垄中的袁隆平不禁茫然四顾。他远远望去,只见远处田地的尽头挤满了人。他快步走近人群,只见地上横卧着两具枯瘦如柴的饿殍,围观的群众,人人脸上写满了困苦。
这已经是他第三次看见饿殍了,其中一次看到两个人倒在桥下,还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倒在大路旁。这一场大饥荒到底夺去了多少人的生命?
“饿殍遍野”,这个只在书中见过的词汇,如今却一次次地出现在自己的身边,袁隆平被这触目惊心的情景震撼了,他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漫步在那因干旱而枯萎倒伏的稻田里,一种巨大的悲怆涌上心头,这惨痛的一幕,震撼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的心,引发了这位农业科学家由衷的责任感。
当夜,袁隆平久久不能入睡,一闭上眼睛,学生狼吞虎咽吃萝卜的情景和饿殍悲惨的模样就会在脑海里交替出现。
熬到了实在熬不住的时候,袁隆平终于睡着了,那夜他做了一个异常美好的梦,他梦见他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2.百姓心声:战胜饥饿!
每一年的春天,袁隆平都要带领学生下生产队参加劳动锻炼,一来可以和学生向农民学习一些实践经验,二来也可以向农民传授一些农业科学知识。每年都换一个地方。
1962年的春天,袁隆平带领40多名学生,来到了黔阳县硖州公社秀建大队。老师、学生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老乡家里住。袁隆平住在生产队长老向家里。队里连续两年粮食减产,靠国家拨来的返销粮度荒,这位责任心强的生产队长,今年打算带领队员大干一场,要争取好收成。
那天一大早,雨下得很大,袁隆平刚起来,一推门进来个人,身上还穿着蓑衣,手里拿个袋子,袁隆平一看是老向,忙问他干什么去了。老向说:“趁早去八门队换稻种去了。”说着脱掉蓑衣,伸手抓了一把种子给袁隆平看,“你看,这是刚从八门换回来的种子,听说,使用这种子好,能增产。”老向用有点沙哑的嗓音说道。“粮食这么紧张,要度过灾荒,多打粮食,要靠年成,还要靠种子好啊!去年八门使用这号种子,今年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老向接着说。
袁隆平接过稻种仔细地看,这些种子颗大粒圆,籽粒饱满,他点点头说:“这些种子确实不错。”
看袁隆平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些种子,并时不时地用手掂量,搓捏着。老向忍不住问:“袁老师,听说你正在搞科学试验,要是能培育出新的稻种,亩产400公斤、500公斤、1000公斤的,那可是为我们造福了。那时候我们就不用天天挨这个饿了,苦日子算过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