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北省襄阳市粮食局
5月6日,我国已经进入二十四节气的“立夏”时节。这个标志着夏季开始的季节,不仅仅意味着气温升温从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而且更预示着我国夏季粮油即将陆续登场入市。现在我国冬小麦正在杨花、灌浆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我国十大夏粮主产区的湖北省襄阳市小麦将在本月下旬收割。对于今年新小麦上市后的价格走势各方高度关注,下面将作进一步分析。
像其它粮食品种一样,近年来我国小麦市场价格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湖北省襄阳市近年小麦收购价,每50公斤2008年77元、2009年每87元、2010年92元,除2008年、2009年是按照国家最低收购价收购外,从2010年起,市场收购价高于最低收购价(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90元)。
2011年推动小麦收购价上扬的因素不少,主要有:
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的提振因素。去年10月份,国家决定并公布了再次提高2011年小麦最低收购价,2011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和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5元、93元和93元,比2010年分别提高5元、7元和7元。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保持18亿亩耕地面积的形势越来越艰难,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业生产有生力量减弱,人口增长和粮食消费刚性增长使粮食生产和供求形势严峻。作为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政策,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是国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举措。
国家逐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一方面给农民发展粮食生产吃了“定心丸”,同时也向粮食市场发出了明确的信号。这就是随着人民收入的增长,国家逐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价格。政策性的提振,是粮食市场价格稳步上扬的主导因素。
自然灾害预期增加了人们对粮食产量的担忧。尽管农业部调查今年夏粮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但是去冬今春的干旱冰冻和去冬今春夏连旱不可忽视。据国家防总办公室统计显示,截至2月15日,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04亿亩,重旱3033万亩,干枯421万亩,有468万人、250万头大牲畜因旱发生饮水困难。虽然各地全力抗旱,和一定程度的降雨,旱情一度缓和,但是最近南方旱情又有发展态势。截至5月4日,南方各省农作物受旱面积546万亩,水田缺水813万亩。因旱有119万人、4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其中,湖北省有297万亩农作物受旱,水田缺水518万亩、旱地缺墒77万亩。湖南省有32万人因旱饮水困难,部分县城供水紧张。云南省有58万人因旱饮水困难,江苏省有40万亩农作物受旱。在小麦杨花、灌浆即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出现严重干旱,不能不增加人们对小麦产量的担忧。让人感到欣慰的是,各级政府和农业等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了多项强有力措施抗灾救灾,相信会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生产成本提高增加了农民出售小麦价格上涨的心理预期。今年新产小麦,从去冬种植,到上市,不仅遭遇冰冻、干旱、虫害,增加了抗灾成本,还遇到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据湖北省襄阳市粮食局最近进行的调查,今年农民生产小麦的收益将比往年降低。根据入户调查结果来看,2010年小麦平均单产381.67公斤/亩,亩平成本在439.1元,亩平纯收益271.7元;2011年小麦平均单产预计384.27公斤/亩,每亩成本465.5元,亩平纯收益259.05元。纯收益降低的原因是由于生产资料成本上涨造成的,比如种子、化肥、农药同比上涨5.01%;人工费用同比上涨11.2%;由于柴油价格的调整,机收、机耕同比上涨10.02%,造成亩均收益下降4.86%。种植收益的下降,农民寄希望于出售小麦价格的上升来弥补。
面粉加工企业急切需要原料。从去年小麦上市到现在,经过一年多的加工,面粉加工企业收购的小麦早已经消耗殆尽,目前只能够从国家指定的批发市场竞买临时存储小麦和部分储备企业轮出的小麦。在新小麦上市季节直接收购农民生产的小麦,是减少中间环节,减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因此,面粉加工企业正翘首以待新小麦上市。一般来讲,面粉加工企业直接收购的小麦成本,比从批发市场竞买回的小麦每50公斤要节省成本80元以上。
外资企业紧盯小麦市场。在外资企业取得我国油脂市场话语权之后,近年来抓紧了在面粉加工业上对中国的布局。这些企业凭借雄厚的实力,动辄建设日处理小麦上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大型、巨型面粉加工企业。同时,初期以占领市场为目的,不惜暂时牺牲短期效益,高价收购小麦, 必将抬高小麦收购价格。
社会游资虎视眈眈粮食市场。在国家控制房地产、打击炒作短缺商品的格局下,社会游资正向农产品领域渗透。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人民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粮食商品,是比一般商品更有经营前景的商品。社会游资一旦发现粮食投机有利可图,就会不遗余力地进军粮食市场。庞大的社会游资一旦进入粮食市场,粮食市场将烽烟四起,市场价格将扶摇直上。
今年小麦收购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但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不是无序经济,国家强大调控能力对粮食市场价格将会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通胀压力决定了国家对小麦市场不会坐视不管。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开局良好,继续朝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增长较快,农业生产形势向好,工业企业效益改善,居民收入稳定增加,但物价上涨较快。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一季度GDP总量96311亿元,同比增长9.7%。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4%,创出32个月以来新高。有关机构预计4月份cpi也不会低于3月份。由于通胀蔓延,CPI 增幅很难低于全年4%的政府调控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CPI上涨中粮食价格的上涨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占CPI的11%,而粮食价格上涨占食品价格上涨的15%。控制粮食价格过快上涨,是今年控制物价上涨的重要因素。国家在密切监测粮食市场价格变动的同时,要继续运用每周定期拍卖临时收储粮食、定向销售等多种措施保持足量的粮食投放市场,确保粮食市场价格在可控的范围内。
国家雄厚的粮食储备足以稳定波动的粮食市场价格。近几年我国大量加强粮食储备,现在全国粮食库存与粮食消费的比例已经在40%,大大高于联合国规定的17%?18%的粮食安全警戒线。有了这些储备粮食,就可以通过拍卖、定向销售,储备粮轮换等多种方式调控市场,不至于出现粮食市场价格象脱缰的野马无法控制。
逐步完善的粮食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打压操作粮食市场的非法行为。通过这几年控制物价的实践,国家已经掌握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控制国计民生重要商品的手段。去年国家成功地打击了绿豆、大蒜等商品的投机行为。今年在大米、小麦市场价格过快上涨之时,又运用定向销售等措施,成功地平抑了市场粮价。今后在粮食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国家完全有能力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打击非法行为,维护正常的粮食流通秩序。
基于以上分析和目前及今后粮食市场承受能力,考虑到种粮农民利益,我认为今年新产小麦收购价在最低收购价(国标中等白小麦每50公斤95元)5%左右的范围内是可行的。(龚锡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