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播种半月,只见白地膜不见绿苗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48
 

来源:宁夏新闻网

稀稀拉拉的玉米苗。剡文鑫/摄

  “购买放心种子,却遭遇不放心事。”固原市原州区清河镇水泉村村民在同一块农田里种了两种不同型号的玉米种子,其中一种出苗率达90%以上,另一种出苗率仅30%。

  5月31日,记者来到水泉村看到,几百亩白色覆膜田在黄土地上格外显眼,除个别村民在覆膜地里清除杂草外,其他农田很少有村民的身影。走进覆膜农田,玉米苗稀稀拉拉,部分玉米苗已枯萎。“时下正值玉米拔节、施肥的最佳时机,但我们的玉米至今不见出苗。”村民马志成介绍,他今年共种植20多亩玉米,同一块地里分别种了“长城799”和“长城706”两种型号的种子,半个月后撕膜放苗,“长城706”出苗率很高,但“长城799”却不见出苗。村民母德岐家共有27亩地,仅覆膜玉米就种了16亩,他指望今年有个好收成,不料玉米下种后,迟迟不见发芽出苗,“挖出玉米种子后,发现种子已发霉变质。”村民母德亮给记者算了笔账,加上覆膜、施肥、耕种,每亩花费在500元左右,现在玉米出苗率仅30%,“如今播种期已过,补种已无济于事,眼看着一年的收成就要泡汤,我们的损失由谁来承担”。

  据了解,水泉村是原州区最为贫困的行政村之一。为扶持村民发展经济,去年村委会通过多方努力,向上级部门争取到320亩覆膜玉米示范项目。“每亩覆膜玉米最少收入1000元,此外还可以收获500公斤饲料,村民用饲料喂养牲畜。”水泉村村支书董小平介绍,为确保示范项目成功,来年争取更多的项目指标,村民放弃到市场购买低价种子,而是到原州区种子站购买。村民本打算购买“登海一号”,但该种子发霉变质,就改为“长城706”,而“长城706”断货后,部分村民就买了“长城799”。“原以为在种子站买种子一定没问题,没想到还是出了岔子,导致170亩腹膜玉米出苗率很低。”

  对此,原州区种子站负责人解释,水泉村3组玉米出苗率低是因干旱、低温、虫吃造成,不是种子质量问题。村民质疑:“同样的地块,同样的村组,其他型号的玉米种子能正常出苗,唯独‘长城799’无法正常出苗,难道种子和虫也会有选择的生长。”就此事,村民已向原州区相关部门反映,但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记者剡文鑫)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