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简讯 » 正文

让南繁育种成为振兴海南经济的新名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6-01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301
 

来源:中国网

    近期,有媒体报道,每年秋冬之际,都有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50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的数千名农业专家、学者汇集海南,进行农作物种子繁殖科研工作。数十年来,南繁育种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今年3月份,首只海南“南繁育种”题材的股票---海南神农大丰登录创业板市场。可以说, 南繁育种在省内已经发展成为不可或缺的产业。我们有理由相信,育种业有望成为我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5月29日新华网)

  海南素有全国“天然温室”的美名。早在海南建省之前,海南的南繁育种就名扬全国。繁育种子的光热条件得天独厚,在内地3年的育种工作,在海南只需要1年就能完成。2010年,农业部一次性批复给海南4个种子工程项目,也绝非偶然。同时,海南南繁育种基地建设也进入了国家粮食战略规划。据农业部南繁工作管理办公室的信息显示,自1959年以来,在全国已推广的5000多个农作物品种中,90%左右的品种都经过了“南繁”选育,主要农作物的生产用种完成了6至7次的更新换代,每次品种更新的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南繁育种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我省近年育种业发展迅猛,已成为全国育种业不可忽视的一只“新军”。据我省媒体报道,近年经过海南培育出的国内优良农作物品种,已经走俏全国。例如,中国最好吃的甜糯玉米种子是海南培育的。此种子销往20多个省市区,并在浙江、江苏等沿海省份占市场主导地位。国内“黑美人”西瓜是著名礼品型西瓜,而成功繁育这个品种的,也是出自海南。另外,育种业对我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据省内媒体报道,2009―2010年,海南育种制种面积增长30%,由13万亩增加到17万亩,育种制种范围从三亚、陵水、乐东、临高等市县扩展到万宁、东方、澄迈等市县。 越来越多企业依托南繁发展种子产业。仅每年冬季,国内最大的南繁育种基地,在海南的直接经济总值超过3亿元,为农民增收、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大量的高素质南繁人员在当地的科研、生产等活动,不仅促进了当地消费,还极大地推动海南的文化教育乃至卫生事业的发展。

  上世纪6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及其学生俄林提出了“资源禀赋”学说,由此获得197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海南建省初期,经济受到房地产泡沫影响,一度大起大落,教训之一就是没有考虑到本身的资源禀赋优势,没有发挥“扬长避短”的优势。海南独特的热带光热水资源,发展作物良种培育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这种资源禀赋,是国内任何省份都不具备的,无论在生产还是粮食安全领域,其潜力都还值得充分挖掘。

  我们期待着南繁育种成为振兴海南经济的一张新名片。

  (陈岚桦来源海南日报)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