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维庆
人物档案
姓名:钮中一(武进水稻育种专家)
年龄:66岁
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爱好:育种事业
心愿:再培育几个好的水稻品种
钮中一:阳湖大地的骄傲和希望
2011年5月,又是一年农忙时。
天刚蒙蒙亮,武进水稻研究所的育种专家,年逾六旬的钮中一,穿着厚衣服,挽着裤腿,走到了田间,开始了忙碌的一天。见此情形,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徐晓杰都称赞不已:“作为所长,每天我7点左右到研究所的试验田,而钮老早就到了,水稻成了钮老的孩子,他要看着它们慢慢成长……”
2010年11月,钮中一繁育的“武运粳24号”,实割验收单产达到了859.2公斤,创新全国粳稻单产新纪录,就在这同一块攻关田内,5年来连续的单产超越了800公斤,成为“全国常规粳稻第一方”。
1946年出生的钮中一,如今早已过了退休年龄,然而,他却依然活跃在水稻育种的第一线,用钮老的话说:“在我有生之年,争取再培育几个好品种,让广大农民笑的更甜、笑的更欢。”
1977年,钮中一正式踏上水稻育种工作,34年中,他好似一只候鸟,每年12月从武进飞赴海南,进行“南繁加代育种”;来年的4月,他再从海南回到武进,带着丰收的喜悦,在家乡进行新一轮的播种,这样就可以保证一年“双季”育种,缩短新品种育种周期,一般稳定的新品种需要5年,采用一年“双季”育种,5年时间就可以完成了……
“粮食有价,良种无价。”培育一个水稻优良品种,往往要耗费育种人毕生的精力。钮中一长驻海南育种基地,白天头顶烈日烘烤,夜间忍受蚊虫叮咬,呕心沥血、吃尽苦头才培育出了水稻良种。
孤零零一人待在异乡,孤寂地思念远方的故乡,当别人在享受天伦之乐时,钮中一或许正在海南撒下自己繁育的种子……
“远看像讨饭的,近看像烧窑的,原来是个育种的。”在海南靠近赤道的太阳把的钮中一的皮肤晒成了黑黝色,钮中一笑着介绍,“育种就要耐得住寂寞,不然只会一事无成。”
钮中一告诉记者,种子就像孩子的基因,占了高产50%的成功因素。一个品种需要8到10年时间,选种就跟选择运动员一样,也要海选,选配杂交组合成功的几率只有数千分之一,具体标准有三好:“好种、好吃、好产量”。
2010年5月,钮中一因为右腿胯部检查出患了髋骨纤维瘤,建议钮老立即住院手术,然而, 当时正是育种最繁忙的时机,一旦错过,可能意味着一年工作的白费,钮中一拒绝了医生的建议,忍痛2个月,等到播种结束后,钮中一才入院接受手术治疗,所幸的是,钮中一并未患绝症,就在钮中一养病期间,心里惦记田中的水稻,他拄着拐杖,硬是要下田,最终,徐晓杰安排了一辆车,带着钮中一慢慢地田间行走,让钮中一安心地看完水稻生产,他才放心地离开……
徐晓杰说,“武进水稻研究所全国闻名,正是有了钮老这样的人在,他们敢于吃苦、耐得住寂寞,他们为武进乃至整个区域创造不可估量的价值。”
截至目前,钮中一主持了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水稻新品种选育,参加了“跨越计划工程项目”等研究,武运糯6号、武运粳7号、武运粳8号、武香粳9号成为江苏省及周边省市水稻的主栽品种,已有13个粳稻品种通过审定,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超过1亿多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记者点评:常规水稻的育种,成了武进亮丽的名片,这张名片的获得,是钮中一这样老一辈育种人给武进留下的宝贵财富,让武进有了引以为傲的荣誉,也正是钮中一这样的育种专家,为广大农民谋求着种粮利益的最大化,钮中一是可爱可敬的。阳湖大地,也正是有了钮中一这样老一辈育种人的辛勤付出,才有了今天的骄傲和自豪……
钮中一在整理田间材料
钮中一与研究生讨论组培苗生长情况
“扬州小麦武进稻”,武进培育的优良水稻品种全国闻名。多年来,武进农科所和武进稻麦育种场两家科研单位分别承担了多项国家及省级“八五”、“九五”、“十五”水稻新品种选育攻关项目,共获得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5项。
至目前为止,武进育成并经省级审定的水稻新品种达22个,累计推广面积3.2亿亩,增产稻谷100亿公斤,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10亿元,在向科技要效益、致富农民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科技对农业的贡献份额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武进已成为苏、浙、沪、皖地区优质水稻新品种的“摇篮”。这一切,都浸透以钮中一为代表的武进育种专家的辛勤汗水。
2011年年初,钮中一获得了一项特殊的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钮中一2010年繁育的“武运粳24号”,以优质高产粳稻以及抗条纹叶枯病的品质再次让武进水稻育种闻名全国,而这项荣誉,在常武地区的农业发展中,尚属首次。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产量占粮食总产的40%左右,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全国粳稻种植面积最大省份之一,江苏的常规粳稻种植面积在2800万亩以上,粳稻单产水平多年来位居全国首位,无论是种植面积、单产效益,江苏在全国粮食安全生产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2002年开始,原属于水稻次要病害的条纹叶枯病,迅速上升为主要病害。被称为水稻“癌症”的条纹叶枯病,一旦发生便无法防治,后果严重。仅2004年,全省条纹叶枯病发病面积2300多万亩,绝收面积7.8万亩,损失稻谷25亿公斤。
为攻克水稻“癌症”,省科技厅、省农委组织全省主要育种单位联合攻关,钮中一凭着对抗病育种的前瞻性,利用传统常规育种与现代分子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利用自主创新形成的抗病新种质、规模化抗病鉴定技术,于2003年率先育成抗条纹叶枯病新品种“武运粳21号”。自2007年审定以来,“武运粳21号”年推广种植面积稳定在200万亩以上,成为江苏中熟中粳种植区主栽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钮中一告诉记者,抗条纹叶枯病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选育及应用成果,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了南方粳稻区受条纹叶枯病流行危害的难题,极大地促进了水稻生产的发展,可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徐晓杰说,该成果所建立的一系列水稻抗病优质高产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平台,为我国水稻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保障。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钮中一并没有满足。2011年3月3日,他又匆匆搭上前往海南的飞机,开始了长达数月的育种工作。“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创新,使‘武’字品种水稻的推广面积突破1000万亩,使江苏水稻单产提高到600公斤以上;同时力争高端优质大米达到日本优质大米‘越光’水平,满足市民对优质大米的需求。”
“农业需要创新,需要科技元素的注入,我们这一代都是自学的,而新时期更需要有知识的人参与进来!”钮中一对此深有体会,“现在育种已经开始了花药育种和基因栽培技术的实施,有了专业知识才能更好地从事育种事业。”
如今,一批水稻秧苗早已在武进水稻研究所分子实验室成功孕育,这也意味着武进利用分子技术,在花药育种领域技术已经成熟。就全国范围来说,县级区域内利用花药育种也为数不多。武进从2002年末开始投入20余万元购买设备,专门辟出场所进行花药育种研究。如今,新建成的武进水稻研究所内,投入200多万元,配备了更新的设备,以便更好地让专家们从事育种事业。
记者点评:乡土出身的钮中一,自学成为了一名水稻育种专家,凭借着刻苦钻研不畏困难的精神,创出了武进水稻育种的品牌。功成名就的钮中一,并没有在功劳簿上邀功,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为武进水稻育种注入新的科技之魂,努力让武进水稻育种之路走的更宽更远……
年近古稀 钮中一仍坚持事事亲力亲为
手把手传承育种 钮中一的弟子跟着他育种
66岁,早已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如果退休,武进水稻育种会后继无人吗?答案是否定的,钮中一,作为老一代武进育种人,有了自己的弟子,用钮老的话,他们是武进水稻育种的后来人。
2000年,毕业于扬州大学的朱邦辉来到了武进,师从钮中一,11年的时间,他坚定地留在武进,选择为武进的水稻育种奋斗。“师父是我最好的学习榜样,从严厉督促到言传身教,我看到了大学课堂中不曾有的广阔天地。”对于钮中一,朱邦辉如是说。
“很多大学生不能坚持,是因为现在的水稻育种要求育种人不仅要掌握先进的知识,而且要亲自到田里操作,做一个纯朴的大学生农民,这样才会有成功的可能。当初很多大学生吃不了苦,都走了,小朱跟了我11年,他有一股当年我们年轻时拼搏的精神,我也愿意将平生所学尽数相授。”钮中一告诉记者。
老专家带领大学毕业生研究水稻育种,已经成了武进水稻研究所的优良传统。2009年,研究生毕业徐洁芬来到了水稻研究所,一位江南水乡的姑娘,白皙的皮肤,短短的两年时间,已经晒得黝黑……“跟着钮老师,我们不敢怠慢,钮老师已经60多岁了,还是国内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依然亲自下田,在水稻育种上从不马虎,我们是年轻的一代,只有更加卖力,将来才有独挡一面的能力,从钮老师身上,我也明白了武进水稻育种成功的原因,他们这一代人创出了武进育种品牌,我们希望接过接力棒,将武进水稻育种继续传承。”徐洁芬信誓旦旦。
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所长徐晓杰介绍:“在江苏农业界,素有‘扬州麦子武进稻’之说,这与老专家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如今,老专家钮中一带领着10余位弟子,依然奋斗在育种第一线,这就是未来的希望。”
抱团作战,发挥个人的长处,利用先进的仪器,加快水稻育种步伐……“很多先进设备都要靠他们年轻人了,看着他们迅速成长,我内心也充满了骄傲,我把育种经验和所学都告诉了他们,避免他们重走当年我走过的歪路,快速地成长为新一代的武进水稻育种人。”钮中一感慨道。
如今,总投资3500万元新创建的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诞生了,植保大楼、研中心、专家楼、种子加工中心、仓库、新建安置房、温室、网室等一应俱全,武进的水稻育种事业迎来了新一轮春天。
新的场所注入了武进老一辈育种家们的灵魂,面对发展日新月异的现代农业科技,钮中一和他的弟子们没有停步。以常规育种技术优势为平台,以新生物技术为契机,不断调整育种目标,实现产量型向优质效益型和特色型转变,使育成品种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他们期待为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作出新的贡献,为中国育种事业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记者点评:老一辈的育种专家铺垫了武进水稻育种的平台,年龄的增长让他们逐步退出中央舞台;新生代的武进水稻育种人,果断地接过老一辈专家们的枪,他们敢于拼搏,他们勇于创新,在老专家的指点下,传承武进水稻育种的精神,开创着属于他们的时代……
武宣 记者 徐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