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石家庄日报
今年,高邑县千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卖出了好价钱,每斤西红柿比市场平均价贵了将近30%。该合作社西红柿价增30%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品牌农业叩开高端市场大门
“合作社成立以后,我们在经营过程中才逐渐意识到,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模式,已经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
高邑县千秋农业专业合作社于2008年10月筹建,同年12月10日在高邑县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经过近20年的发展,高邑县已成为河北省蔬菜生产30强县之一。该合作社所在的大营镇,就是当地一个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全镇60%的农户从事蔬菜生产,农民人均收入的60%来自蔬菜产业。
高邑县千秋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胜敏介绍说,这主要体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产业要想发展,就必须要转变现有的生产方式,向着“园区化、标准化、品牌化、精品化、产业化”的方向转变。“我们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发展品牌农业。2009年6月,正式注册了‘千秋台’牌专用商标。”
有了品牌做保障,他们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西红柿、黄瓜、茄子等各种蔬菜均叩开了高端市场的大门,由原来单纯的地摊菜,进入了市区的大超市和机关单位。作为2009年国家商务部筛选出的“农超对接”项目,千秋合作社同石家庄保龙仓超市达成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目前,该合作社已与石家庄保龙仓超市联合成立了配送中心,将基地生产的新鲜蔬菜直接配送到超市,各种蔬菜的价格平均比进超市前提高了三成。
据市工商局商广处处长赵玉民介绍,从近年实施商标战略的经验来看,消费者在购买像蔬菜、粮油这类农产品时,往往会“认品牌购物”,更多地考虑产品的口碑和知名度。
农超对接带来机遇无限
“通过进超市,我们不但打出了‘千秋台’牌无公害蔬菜的市场知名度,还为合作社今后的发展赢得了新的机遇。”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针对促进农超对接工作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和措施,也惠及到了高邑县千秋农业专业合作社。目前,他们正在建设的一个8000吨大型蔬菜冷库,就得到了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资金及政策支持,该项目投资323万元,建成后,高邑县千秋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冷藏保鲜能力将达到8600余吨。
据了解,该合作社在农超对接过程中,还通过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有效实现了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紧密衔接。每年,超市都要对自身的蔬菜需求量进行预测,并将数据反馈给合作社。随后,合作社再根据需求,组织菜农进行生产。合作社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将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提供给农户,并对其生产销售实行全程监督。自成立以来,该合作社出产的蔬菜从未出现过滞销或“菜贱伤农”现象。
农民尝到甜头心里乐
“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更大的农业信息网,这个网络将在7月1日前投入使用,覆盖全县70%的农户。”
“加入合作社以后,我一个月挣一千二,老伴一个月挣九百,到了年底还有分红,我们尝到了规模化种植的甜头。”高邑县中韩乡河村的种植户李瑞兴说,他去年加入千秋农业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帮助下,他和另外几个人在原有土地的基础上,建起了14个蔬菜大棚。如今,有着丰富种植技术的李瑞兴和老伴都在蔬菜大棚里工作,除了按月领工资外还有提成。加入合作社一年来,自己的收入比从前多了二三万元。
近年来,千秋农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建成了12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才引来了保龙仓这样的大型销售商,市里还专门为农超对接配备了配送车辆,农民不用出村就能把蔬菜销售出去,进超市前,农民卖菜的价格只能由菜贩子和中间商来决定,菜贩子和中间商将利润扣除后,才来给菜农结算。农超对接后,菜农与超市直接谈价格,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的收入比对接前提高了20%。
目前,该合作社的入社成员已经由成立之初的5户发展到1500余户。合作社改变了农民传统的经营模式,种地能手通过管理土地获得工资和提成,外出打工的社员能够收取租金和分红,充分实现了土地、人力、技术等资源的有效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