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众网-鲁中晨报 全媒体记者 孙小? 报道
晨报3585000热线7月5日讯 刚栽种不久的玉米,竟有很多成了“公玉米”,只长叶子不结棒子,这让粮农们叫苦不迭。桓台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专家解释,“公玉米”的出现是因为被灰飞虱所带病毒感染导致的粗缩病。
今天有市民反映,桓台县田庄镇大寨村内的玉米地中,很多玉米都成了“公玉米”。在村头的一大片农田里,一名村民拿着一棵从地里拔出的玉米苗说,今年6月下旬,不少村民发现自己家种的玉米又矮又粗,成了只长叶子不结棒子的“公玉米”。记者看到,村民所说的“公玉米”跟正常玉米比起来矮了很多,根部却很粗大,叶子颜色发黑(如图)。村民告诉记者,大寨村的玉米地有三百多亩,其中约三分之一的田地都出现了这个问题。
随后记者来到了田庄镇种子站,工作人员表示“公玉米”并非种子的问题,而是管理的纰漏,“玉米出现的是粗缩病,可能是前期杀虫不到位造成的。”她说其他村里也有村民购买了种子站同一个品种的种子,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玉米粗缩病。
今天下午,记者咨询了桓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专家,他说大寨村玉米出现的问题的确是粗缩病,是因为被灰飞虱所带病毒感染导致,“大寨村附近有大量的树林和杂草,这种环境最适合灰飞虱生长,因为杀虫不彻底,加上套种容易滋生灰飞虱,导致了玉米被感染病毒。”他表示一旦玉米被感染粗缩病,不容易治愈,对农作物伤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