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记者 尹江勇 ] 来源: 河南日报
三夏过后,捷报飞传:2011年,全国夏粮再获丰收,实现了八连增!
夏粮中近九成为小麦。河南作为中国第一产粮大省,今年小麦生产实现了九连增,产量再居全国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成绩,是在遭遇了特大干旱等恶劣气候的情况下取得的,更显可贵。
去年麦播期间,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只有夺取夏粮丰收,才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才能更好地实现起好步、开好局的目标。
在新华社的一篇特稿中,专门解读了我省夏粮生产连创新高的“密码”:首先是全省上下齐努力,不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向政策要动力;与此同时紧紧抓住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向科技要潜力。例如,截至目前我省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其中小麦良种对小麦生产的科技贡献率达40%,位居全国第一。
在我省众多的小麦良种中,一个品种尤其出众: 它,就是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品种---中筋优质小麦品种“百农矮抗58”。
从2005年脱颖而出,到近几年来迅速推广应用,“百农矮抗58”已成为我省及周边省份推广面积最快的小麦品种,2011年全国收获面积超过3800万亩,约占河南小麦种植面积的1/3,占全国小麦种植面积的1/10,在全国累计种植面积达1.1亿多亩,是无可争议的黄淮麦区和全国特大小麦品种,也是实现河南小麦连年高产稳产奇迹的主力品种。
特别是在今年大旱之年,“百农矮抗58”突出表现了耐旱、抗冻、广适应、高产稳产的优势,为今年河南省及黄淮麦区小麦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全省小麦生产实现九连增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为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再立新功!
“百农矮抗58”,正在书写中国小麦史上的一段传奇。
黄淮麦区新一代中筋小麦优良性状的标杆
“从‘百农矮抗58’表现出的优良性状看,这个品种是近年来我国小麦品种改良上的一个重要进展。”5月14日,在鹤壁市浚县王庄乡的“百农矮抗58”万亩示范基地,看着满眼已进入灌浆期、长势喜人的麦苗,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小麦专家程顺和认真地告诉记者:“高产、稳产、抗倒伏、抗旱、抗冻、抗病,能结合这么多优良性状的小麦良种不多,‘百农矮抗58’在同类品种中表现最为出色。”今年小麦生产过程中,黄淮麦区遭遇历史上罕见的冬春连旱恶劣天气,对小麦生产构成了极大威胁。但是,“百农矮抗58”在今年夏收中创造了多个奇迹:
6月10日,新乡市农业局组织专家对长垣县蒲北办事处程庄村村民高广州种植的7.2亩“百农矮抗58”进行实打验收,平均亩产788.2公斤,成为我省今年“三夏”的高产状元;
6月7日,在临颍县王孟乡的“百农矮抗58” 万亩高产示范基地,省科技厅组织专家进行田间测产验收,平均亩产 694.54 公斤;省农业厅组织专家对修武县郇封镇3万多亩“百农矮抗58”进行田间测产验收,平均亩产671.6公斤;
6月12日,农业部小麦专家组在浚县王庄镇5万亩“百农矮抗58”小麦高产示范区,随机抽取样点实打验收,平均亩产614.2公斤,创全国同等面积地块小麦高产记录……
奇迹是怎样炼成的?
“河南处于南北气候过渡带,常年受冻;河南病虫害多,白粉病,纹枯病……高产与抗病如何相结合?耐湿性与耐旱性如何相结合?如何适应大面积机械收割要求?”我省著名小麦专家、河南科技学院小麦中心主任茹振钢教授告诉记者,他主持培育“百农矮抗58”,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这一系列问题。
“百农矮抗58”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顾名思义,矮秆抗倒,综合性状上佳是它的突出特性。据茹振钢介绍,他在培育过程中将材料力学应用到农作物育种中,使小麦茎秆基部刚性强,上部弹性足,承压能力和抗扭曲能力足以支持700公斤以上的亩产量。实际生产中,亩产650公斤在8级大风情况下也安然无恙。
在产量上,茹振钢首先追求的是穗数多,然后才是穗粒数和粒大(重)。“百农矮抗58”单位面积成穗数高,高产稳产,大面积种植可达550-650公斤/亩,较一般品种普遍增产100-150斤/亩,适应了黄淮冬麦区未来5-10年的要求。在抗冻抗病害方面,“百农矮抗58”苗期能耐-16℃的低温,最北至河北石家庄仍可安然越冬,适种面积广。它还能高抗条锈、秆锈病,中抗纹枯病,是目前能够应用于生产最好的综抗品种。
在简化栽培方面,“百农矮抗58”播期弹性大,适应了农民工外出打工需要,“早播不受冻,迟播不晚熟”,早播、晚播都高产,肥力高低都高产,能够满足大面积机械收割要求,有较长的可利用寿命。
其技术创新点是:提高了光合能力,强光下照常工作(一般都停止),弱光下照常生产,使产量水平稳定提高。
程顺和院士作出评价:“我们常说‘灾年出良种’,近些年来黄淮麦区灾害性气候不断,如果品种综合性状不佳,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农民都不会认账。
‘百农矮抗58’经历了大风大雨、冬季干旱和低温的考验,生产能力强,增产潜力大,得到了农民的信赖,今年种植面积超过3800多万亩,这在近年来国内小麦品种中是首屈一指的。”
优良的综合性状,使“百农矮抗58”具备极大的高产稳产能力,从而担任了实现我省小麦增产目标的主力军。
我省担负着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根据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计划到2020年增加粮食生产能力300亿斤。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的一点是挖掘我省粮食主产区潜力,做到“中产田变高产田,高产田更进一步。”“百农矮抗58”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以往,在我省的小麦田中高产田面积不足20%,中产田占总面积的60%?70%,剩下的10%左右为“靠天收”的旱地。自从“百农矮抗58”大面积推广种植后,从近三年的增产效果看,亩产普遍增产100~150斤,其中大面积中产田普遍由亩产800~900斤上升到1000斤以上,往日千斤以上的高产田普遍增产至每亩1200~1300斤。不仅使焦作、新乡等小麦高产区的产量上了一个台阶,还对濮阳、商丘、驻马店等以往的中产区进行了改良,使我省原来80%的原小麦中产区升级成为小麦高产区。
据统计,“百农矮抗58”推广四年来,实现增产粮食100多亿斤,为国家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省政府重大专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优秀范例
“百农矮抗58”不仅是一个实力强劲的品种,也是一个幸运的品种。作为我省首批重大科技专项支持的小麦新品种之一,它在短短几年内获得了大面积推广,成为了我省重大专项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的优秀范例。
2005年,由茹振钢教授主持培育的“百农矮抗58”以国家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双第一的成绩通过国家审定。
2008年7月,省政府启动实施了“百农矮抗58”小麦新品种产业化研究与开发重大科技专项,资助经费500万元。在全省设立“百农矮抗58”百亩高产攻关田6个,千亩高产标准田56个,万亩高产示范基地18个,通过分区域辐射带动,全面提高了我省小麦生产水平和产业化效益。
“好品种发挥增产作用的黄金时间一般只有8~10年。省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使‘矮抗58’快速进入黄金发展期,从而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茹振钢告诉记者,2008年以来,“矮抗58”在省内外每年都有300万亩到500万亩的增速。2008年秋,“百农矮抗58”一跃成为河南省及黄淮南部麦区的第一大小麦品种!到2010年,省内推广面积2200多万亩,省外推广面积1469万亩。据估算,该品种完全发挥实力后,对全省小麦生产贡献率可达25%以上。
近年来,“百农矮抗58”累计完成了省内外1.1亿多亩的推广面积,增产小麦100多亿斤,创直接增产效益100多亿元!还为种子企业带来了每年2亿元的经济效益,为形成我省的小麦产业链提供了稳固的科技基础和强有力的市场推力。无论是种植面积、推广速度、大田连年产量水平,还是对我省粮食增产的贡献率,“百农矮抗58”都是名副其实的黄淮第一麦,为我国粮食安全发挥出重大作用,成为全国冬小麦主导品种。
6月22日,在全省夏季种子信息发布会上的报告中显示:“百农矮抗58”已经连续三年成为全省第一大小麦品种,同时也是全国特大小麦品种!
可以说,省委、省政府对河南粮食工作的重视,落实到省科技厅、省农业厅方面,选题准、工作到位。落实到河南科技学院方面,恰到好处,顺应了这一目标。通过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对小麦研究、推广和产业化工作提供了加速器,十倍、百倍地放大了研究成果的影响力,凝聚了众多科研人员的努力和各方面力量,形成了群众性、社会性的科技生产力大转化,也必将为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促进我省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促进黄淮麦区的现代农业发展和民生进步,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