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图库 » 种业图库 »
4 / 15

万建民、李新海、陈绍江……这些种业大咖在作物育种技术创新研讨会上都谈了什么?

日期:2018-11-27    点击:3419    查看原图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副处长厉建萌









 
图库说明
 随着生物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分子育种、转基因、细胞工程、基因编辑等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加快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育种中的一些特殊难题,将作物新品种选育推向了新的阶段。为充分发挥全国作物育种行业协同创新优势,加强科研团队间的交流,促进关键育种技术创新、应用和人才培养,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中国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主办,国家良种攻关种业理论创新组和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黑龙江省作物学会具体承办的作物“育种技术创新研讨交流会暨分子育种技术培训班”于11月23日-26日在哈尔滨举行。

会议以“作物育种技术创新与应用” 为主题,采取专家学者围绕主要关键育种技术做报告,并以与会代表提问互动、深度对话的方式,为种业内科技人员提供互相沟通与交流的平台,分享当前最新育种技术成功经验,交流生物技术最新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探讨推进作物育种与生物技术的融合发展与应用,提升种业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

会议开幕式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品种创新处副处长厉建萌主持。开幕式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李文华、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副巡视员孙好勤先后致辞。

随后,国家良种攻关种业理论创新组首席、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万建民院士以《作物育种新技术:挑战与机遇》为题,从我国粮食安全不容乐观、常规育种的成就与挑战、我国生物育种存在的问题、对策和建议等五个方面向与会人员分享了我国作物育种的发展历程、现状、趋势和对策等。

万院士指出,我国生物育种存在分子育种核心技术尚需完善、基础研究与育种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品种创新尚不能满足多元化需求、生物育种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基础研究、夯实作物育种基础;二、规模化发掘新基因;三、推进标记和芯片育种应用;四、实现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高效化;五、实现常规育种的更新换代;六、加快品种涉及研究和实践应用;七、加强上中下游、研学沿用紧密结合,开展联合攻关,构建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华中农业大学林拥军教授做了以《水稻转基因技术研发和应用》为题的精彩报告。报告从转基因水稻育种程序、转基因水稻研发进程、转基因水稻利用情况等方面,介绍了我国转基因水稻育种的主要成就。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邱丽娟研究员则向与会人员分享了大豆分子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包括作物育种发展趋势、大豆育种进展、大豆分子育种技术环节、大豆育种趋势等精彩内容。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谢传晓研究员从基因编辑的背景和意义、基因编辑研发方向内容、作物育种有关的基因编辑技术能力边界、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等方面详细的讲解了基因编辑技术的相关内容,让与会人员对基因编辑技术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李自超、赖锦盛、徐明良、马有志、李新海、张学勇、何中虎、刘录祥、陈绍江、刘裕强、刁现民等10余位专家教授也分别从水稻种质创新利用、玉米分子育种、小麦转基因育种技术、作物单倍体育种技术等各自的专业领域向与会代表进行了交流和分享。

这次会议具有水平高、内容丰富,热情高、积极参与,效果好、收获大等突出特点。会议内容涉及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杂粮等作物的基因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我国农业领域的顶级专家分门别类地阐述了我国育种的发展历程,并与与会人员进行了互动交流让来自全国各地630多位受益匪浅。相信这个培训班对我国种业的发展,对作物育种、人才培养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种业商务网对本次会议进行了全程网络直播,在线观众截至发稿时,收看达到26万人次,受到与会专家领导和主办单位、承办单位以及广大受众的一致好评。

种业商务网董伟  吴建军|报道

更多..推荐图库
 
0相关评论

[ 图库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