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小麦 » 正文

2004年国审小麦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2590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1
  品种名称:川麦39(原名:川00062)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墨444/90-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平均201.7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苗叶较窄,叶色深绿。株高89.8厘米,叶鞘腊粉多,茎秆坚韧,抗倒性能较好。穗长方形,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23.6万穗,穗粒数35.5粒,千粒重51.3克。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和秆锈病免疫,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高感赤霉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7/826克/升,蛋白质含量14.1/14.2%,湿面筋含量30.2/27.4%,沉淀值46.3/45.9毫升,吸水率62.7/60.9%,面团稳定时间5.9/8.4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92/532E.U,拉伸面积126.7/102.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7.8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减产2.4%(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42.0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减产2.0%(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8.5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减产0.9%。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播种期霜降至立冬,适当增加播种量,每亩基本苗14-18万。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磷7公斤、钾肥7公斤,重施底肥(70%),早施苗肥(追肥20%)和拔节肥(10%)。注意防治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河南南阳、湖北北部小麦产量中等及偏上水平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2
  品种名称:川麦42(原名:川99-1572)
  选育单位:四川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SynCD768/SW3243//川6415
  省级审定情况:2004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平均196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强,苗叶窄,长势旺盛。株高90厘米,植株整齐,成株叶片长略披。穗长锥形,长芒,白壳,红粒,籽粒粉质-半角质。平均亩穗数25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47克。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和条锈病免疫,高感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4/806克/升,蛋白质含量12.0/11.5%,湿面筋含量22.6/22.7%,沉淀值25/26毫升,吸水率54/54%,面团稳定时间1.4/3.9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5/332E.U,拉伸面积70.0/71.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上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54.7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3%(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量406.3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16.5%(极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0.9公斤,比对照川麦107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适期早播,播种期霜降至立冬。每亩基本苗14-18万株,较高肥水条件下适当控制播种密度,防止倒伏。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磷7公斤、钾肥7公斤,重施底肥(50%),施苗追肥(10%)、拔节肥(20%)。注意防治白粉病、叶锈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南部、河南南阳、湖北西北部等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3
  品种名称:扬00-118
  选育单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89-40/川育21526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比对照扬麦158长1-2天。幼苗直立,叶片宽大、肥厚,叶色深,分蘖力中等。株高80厘米,株型较松散。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红粒,粉质。平均亩穗数28.7万穗,穗粒数36.5粒,千粒重38.3克。熟相较好,抗倒力较强。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感纹枯病、白粉病,高感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和秆锈病。2002/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6/786克/升,蛋白质含量12.0/11.9%,湿面筋含量20.7/22.6%,沉降值28.6/27.0毫升,吸水率54.7/52.5%,面团稳定时间1.4/3.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68/340E.U,拉伸面积75.2/75.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流域冬麦区中下游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1.1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1%(极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89.6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减产3.6%(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15.20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3.75%(不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其中鄂皖苏浙四省汇总,平均亩产358.8公斤,比对照扬麦158增产4.80%;河南信阳点平均亩产368.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增产14.0%。
  栽培技术要点:淮南麦区适期播种范围为10月下旬至11月初,最佳播期为10月24至31日。合理密植,每亩基本苗16万左右,晚播适当增加播量。合理运筹肥水,一般每亩需施纯氮12公斤,基肥、平衡肥、拔节孕穗肥比例为7:2:1,增施磷钾肥。注意及时防治赤霉病、纹枯病、白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的安徽、江苏省淮南地区,河南信阳地区及湖北部分地区中上等肥力水平田块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4
  品种名称:皖麦48(原名:安农98005)
  选育单位:安徽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矮早781/皖宿8802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晚1-2天。幼苗半直立,长势中等,分蘖力较强。株高8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不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子粒粉质,黑胚率偏高。平均亩穗数36万穗,穗粒数34粒,千粒重39克。抗寒性差,抗倒性偏弱,较耐旱,抗高温,耐湿性一般。接种抗病鉴定:中感条锈病、纹枯病,高感白粉病、赤霉病和叶锈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6/787克/升,蛋白质含量13.4/12.5%,湿面筋含量28.5/24.8%,沉降值21.3/21.0毫升,吸水率55.1/53.1%,面团稳定时间1.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83/86E.U,拉伸面积22/2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6.3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8.8%(极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47.1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36%(不显著)。2002-2003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7.2公斤,比对豫麦18号增产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中旬至10月下旬,注意播期不能过早,以防止冻害发生。每亩基本苗15万左右。为了稳定弱筋小麦品质,应调减基、追肥氮肥的比例,一般基肥占70%-80%,返青肥占20-30%,少施或不施拔节孕穗肥。生育后期宜喷施磷酸二氢钾。注意防治叶锈病、条锈病、赤霉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中南部、安徽淮北、江苏北部高中产肥力水地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5
  品种名称:新麦18(原名:新麦9408)
  选育单位: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C6/新乡3577)F3d1s//新麦9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正绿,分蘖力强。株高7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厚。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角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41克。抗倒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秆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和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808克/升,蛋白质含量15.2/15.8%,湿面筋含量32.7/31.9%,沉降值41.1/42.3毫升,吸水率57.4/58.5%,面团稳定时间7.2/5.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6/346E.U,拉伸面积68/8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5%(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8.3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49号增产3.2%(不显著),比优质对照藁麦8901增产9.86%(极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7%,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表现优异,平均亩产506.4公斤,比豫麦49号增产5.0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在适播期内采取下限。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株。加强肥水管理,拔节末期要追肥浇水,早浇灌浆水,灌浆后期少浇或不浇水,提高优质强筋品质。注意防治赤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6
  品种名称:中原98-68
  选育单位:郑州浏虎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温2540/泗阳18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2天。幼苗直立,分蘖力较强,叶片宽大,叶色正绿。株高85厘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前期叶片上举,抽穗后旗叶半披。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平均亩穗数39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0克。茎秆弹性好,较抗倒伏,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中感条锈病,慢秆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8/792克/升,蛋白质含量15.0/13.7%,湿面筋含量35.6/31.3%,沉降值34.7/32.8毫升,吸水率55.3/54.3%,面团稳定时间3.1/3.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74/200E.U,拉伸面积43/4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6.7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2.7%(不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72.6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3%(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0.4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较长(10月1日-11月10日),最适播期10月5-15日,适宜基本苗高水肥地每亩10-12万,中水肥地每亩14-16万。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7
  品种名称:GS郑麦004(原名:郑麦004)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豫麦13/90M434//石89-6021(冀麦3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豫麦49号同期。幼苗半匍匐,叶色黄绿。株高80厘米,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旗叶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偏粉质。平均亩穗数40万穗,每穗粒数37粒,千粒重39克。抗倒性、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赤霉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799克/升,蛋白质含量12.0/12.4%,湿面筋含量23.2/25.1%,沉降值11.0/12.8毫升,吸水率53.2/53.7%,面团稳定时间0.9/1.0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120E.U,拉伸面积4/13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5%(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68.3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3%(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6.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4.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晚播适当增加播量。施肥N、P、K搭配比例以1:1:0.8为宜。在弱筋小麦适宜区种植时,为稳定品质,施肥原则上以底肥为主,春季及生育后期一般不追肥。一般不要浇返青水,根据墒情浇拔节水或孕穗水及灌浆水。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病、叶枯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8
  品种名称:周麦17
  选育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矮早781/周8425B//周麦9号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早熟,成熟期与对照豫麦18号相同。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浅绿,叶片窄长。株高70厘米,株型松紧适中,穗层整齐,旗叶上冲,长相清秀。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2粒,千粒重42克。抗倒力强,较抗寒,中后期耐湿性好,灌浆快,落黄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抗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0/789克/升,蛋白质含量13.5/14.8%,湿面筋含量30.1/30.4%,沉降值20.3/23.5毫升,吸水率54.4/55.1%,面团稳定时间2/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88/88E.U,拉伸面积28/28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7.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0.2%(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7.3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3.5%(不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2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5.6%。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较长(10月10日-11月上旬),最适播期10月中下旬,适宜基本苗每亩15-25万苗。注意防治叶锈病、白粉、纹枯病、赤霉病和穗蚜。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09
  品种名称:郑农16
  选育单位: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郑农7号/小偃6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弱春性,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早熟1天。幼苗半直立,分蘖力中等,叶色浅绿,叶片窄长。株高80厘米,株型较紧凑,穗色黄绿,穗层整齐,长相清秀,旗叶上冲。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27粒,千粒重44克。抗倒性中等,抗寒性一般,后期不耐高温,熟相一般。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各种病害均有发生但扩展慢。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1/785克/升,蛋白质含量15.9/15.1%,湿面筋含量36.3/34.7%,沉降值59.6/49.6毫升,吸水率63.1/63.5%,面团稳定时间8.4/5.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24/256E.U,拉伸面积109/6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2.0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3.2%(不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25.9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减产2.5%(不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5.7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1.3%。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5日-10月30日,适宜基本苗每亩12-18万苗。加强肥水管理,拔节末期要适量追施氮肥,早浇灌浆水,灌浆后期少浇水,一般不浇麦黄水,以免降低优质强筋品质。注意及时防治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0
  品种名称:GS郑麦005(原名:郑麦005)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85-5072/89330A-0-1
  特征特性:弱春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18号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色深绿,叶片细。株高80厘米,株型稍松散,穗层整齐,旗叶窄长、上冲。平均亩穗数44万穗、穗粒数30粒,千粒重38克。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抗倒力一般,冬季抗寒力中等,抗倒春寒能力稍偏弱,耐湿性一般,熟相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秆锈病,高感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4/780克/升,蛋白质含量15.26/15.4%,湿面筋含量33.5/33.3%,沉降值56.7/46.8毫升,吸水率57.8/58.8%,面团稳定时间9.2/5.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72/364E.U,拉伸面积118/8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春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9.0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8%(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15.8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18号增产3.6%(不显著),比优质强筋对照豫麦34-6增产0.7%(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0.8公斤,比对照豫麦18号增产2.4%。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10-25日,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苗,注意控制群体防倒伏。施肥浇水:一般亩施农家肥3-4方,尿素12-15公斤,磷酸二铵20-25公斤,硫酸钾6-10公斤,拔节-孕穗期亩追施尿素5-10公斤,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尿素。生育期间尽量少浇水,一般不浇返青水,结合追肥浇拔节水和孕穗水,酌情浇灌浆水,以利于提高产量和品质。注意防治叶锈病、纹枯病和赤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中晚茬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1
  品种名称:济麦20号(原名:955159)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麦14/884187
  省级审定情况:2003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晚1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强,叶耳紫色。株高73厘米,株型较紧凑,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43.4万穗,穗粒数32.3粒,千粒重40.5克。抗倒伏,抗寒性较好,后期抗干热风能力中等。2001-2002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率100%;2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茎99.6%。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免疫或高感(抗性分离),中感条锈病和纹枯病,高感白粉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4/789克/升,蛋白质含量14.9/14.3%,湿面筋含量34.5/31.6%,沉降值38.1/54.2毫升,吸水率61.4/56.4%,面团稳定时间7.2/28.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25/565E.U,拉伸面积77/12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3.3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0.3%(不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64.7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0.2%(不显著)。2003-2004年度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3.5公斤,比对照石4185减产1.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中后期注意防治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高中产水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2
  品种名称:济麦21(原名:988044)
  选育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865186/川农大84-1109//冀84-5418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同期。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叶片细长,分蘖力强。株高75厘米,株型稍松散,旗叶上冲,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8.4万穗,穗粒数34.1粒,千粒重40.3克。较抗倒伏,抗寒性较好。20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茎98.2%,死茎率1.8%;2003-2004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死茎率38%,越冬茎62%。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慢条锈病,中感纹枯病、白粉病、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78/783克/升,蛋白质含量15.2/15.0%,温面筋含量33.0/32.8%,沉降值32.5/30.7毫升,吸水率58.1/60.3%,面团稳定时间5.4/3.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26/172E.U,拉伸面积42/3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4.4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1%(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98.6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4.7%(不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9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1%。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亩基本苗10-15万株。高产田块应适当降低播量。中后期注意防治白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西省中南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3
  品种名称:泰山22(原名:泰山269)
  选育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鲁麦18/鲁麦14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石4185早2天。幼苗半匍匐,叶色淡绿,叶片细长,分蘖力较强。株高82厘米,株型较好,旗叶上冲,穗茎蜡质较多。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3.8万穗,穗粒数35.4粒,千粒重41.5克。较抗倒伏。2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茎100%,死茎率0%;2003-2004年度抗寒性鉴定,3月15冻害3++级,死茎率37%,越冬茎63%。接种抗病性鉴定:中抗至高抗条锈病,中感纹枯病,高感白粉病、秆锈病、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3/782克/升,蛋白质含量13.6/14.9%,温面筋含量32.6/32.0%,沉降值35.3/32.7毫升,吸水率62.2/62.6%,面团稳定时间3.0/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66/226E.U,拉伸面积40/5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3.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0%(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76.0公斤,与对照石4185基本平产。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6.1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7%。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适宜基本苗8-12万/亩,根据肥力水平选择适宜基本苗,春季肥水管理后移至拔节末,中后期注意防倒伏。注意防治白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山东省,河北省中南部,河南省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4
  品种名称:衡5229(原名:98-5229)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5418/衡5041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与对照石4185同期。幼苗半匍匐,叶片较小,稍下披,分蘖力中等。株高70厘米,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40.0万穗,穗粒数32.7粒,千粒重39.1克。抗倒伏,抗寒性中等,2001-2002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4级,越冬率87%;2002-2003年度抗寒性鉴定,冻害3级,越冬茎99.8%。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中抗条锈病、纹枯病,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20/811克/升,蛋白质含量14.7/14.6%,湿面筋含量25.2/30.5%,沉降值36.0/22.1毫升,吸水率63.6/57.0%,面团稳定时间1.2/1.8分钟,最大抗延阻力未拉出/67E.U,拉伸面积未拉出/1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9.8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1.0%(不显著);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484.2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3.9%(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7公斤,比对照石4185增产6.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10月1-10日,中高水肥条件亩基本苗控制在20万苗左右,低水肥条件和播期推迟可适当增加播量。中后期注意及时防治白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北片的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河南省北部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5
  品种名称:长旱58(原名:长武58-6-4)
  选育单位:陕西省长武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品种来源:长武112/PH82-2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晚熟大穗大粒型品种。幼苗匍匐,分蘖力强。株高77.5厘米,株型较松散,长相清秀,叶色黄绿,穗层整齐。穗长方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30.4万穗,穗粒数35.5粒,千粒重40.8克。抗倒性一般,抗青干能力强,抗倒春寒能力较差。经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高感叶锈病,中感黄矮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7/793克/升,蛋白质含量14.3/13.9%,湿面筋含量32.9/29.0%,沉降值46.8/37.5毫升,吸水率60.0/60.5%,面团稳定时间6.0/4.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430/259E.U,拉伸面积64/102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38.2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7.5%(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0.7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7.6%(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48.5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5.0%。
  栽培技术要点:海拔1000米左右的地区,适宜播期为9月低至10月初,其他海拔每降低或提高100米,播期推迟或提前2-3天。适宜播期范围内,亩播量9-10公斤,晚播和肥力差或过于干旱时适当增加播量。及时防治锈病、白粉病和蚜虫,在丰水年份防止倒伏。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6
  品种名称:烟农21号(原名:烟96266)
  选育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烟1933/陕82-29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冬性,中晚熟多穗型品种。幼苗匍匐,长势强壮,分蘖力强。株高71厘米,株型紧凑,旗叶上举,穗层整齐。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角质。抗倒性能力强,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成熟较晚,不抗青干。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秆锈病免疫,中抗条锈病,中感黄矮病,高感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1/781克/升,蛋白质含量14.4/13.4%,湿面筋含量32.2/26.6%,沉降值48.9/35.6毫升,吸水率61.8/61.6%,面团稳定时间8.0/5.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75/254E.U,拉伸面积80/5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22.8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2.6%(不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63.7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8.5%(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6.8公斤,比对照晋麦47增产7.5%。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适宜黄淮旱肥地种植,中水肥地亩基本苗10万左右,旱地和旱肥地基本苗控制在12-15万/亩。及时防治叶锈病和蚜虫。适时收获,防止穗发芽。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的山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西北部、陕西渭北旱塬、河北东南部、甘肃天水地区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7
  品种名称:京冬12(原名:京农97-96)
  选育单位:北京杂交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早熟轮选群体(含京农79-2、83-91、丰抗7、农大早、京双早等)
  特征特性:冬性,中熟,全生育期258天。幼苗半匍匐,分蘖力较强,苗期叶片宽大,植株整齐,繁茂性好。株高85-90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粒质较硬。平均亩穗数44.4万穗,穗粒数29.5粒,千粒重41.6克。抗倒性、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高感叶锈病和白粉病。2000/2001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9/775克/升,蛋白质含量17.4/18.2%,湿面筋含量41.0/37.9%,沉淀值33.5/30.9毫升,吸水率61.1/62.8%,面团稳定时间4.2/3.4分钟。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25.0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9%;2000-2001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96.1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2.5%。2001-2002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1.7公斤,比对照京冬8号增产3.4%。
  栽培技术要点:注意防治叶锈病和白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北京、天津、河北省北部、山西省北部等省市中上等肥力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8
  品种名称:长4640
  选育单位: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
  品种来源:长治5613/晋麦63
  特征特性:冬性,中早熟多穗型品种,全生育期271天。幼苗半匍匐,长势较强,叶色浅绿,叶片窄长,分蘖力中等。株高79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角质。平均亩穗数28.8万穗,穗粒数26.5粒,千粒重41.1克。抗旱性鉴定: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鉴定:条锈病免疫,高感叶锈病,中感秆锈病。田间表现黄矮病重。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5/796克/升,蛋白质含量13.3/13.0%,湿面筋含量27.7/29.2%,沉降值23.1/25.8毫升,吸水率61/59.3%,面团稳定时间1.4/1.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4/112E.U,拉伸面积20/24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95.7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10.5%(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326.6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5.2%;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93公斤,比对照西峰20增产7.3%。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9月上中旬,亩基本苗22-25万株,薄地和晚播田块应酌情增加播量。一般要求施足底肥,生育期间不再追肥,用量以每亩施12-16公斤纯氮和10-12公斤纯磷为宜。注意防治叶锈病、蚜虫和黄矮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北部冬麦区的山西中北部、陕西北部及甘肃省平凉和庆阳地区等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9
  品种名称:铁春8号(原名:铁90010)
  选育单位:铁岭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铁春一号/雁北5号//84014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品种,全生育期82天。苗期叶色浓绿,苗壮,叶片上冲。株高97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7.6万穗,穗粒数26.9粒,千粒重42克。中度倒伏,抗旱性鉴定:抗旱性2级(抗旱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或中感(抗性分离),中抗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0/779克/升,蛋白质含量17.0/16.2%,湿面筋含量37.5/36.8%,沉降值42/35毫升,吸水率61.1/61.5%,面团稳定时间5.3/2.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85/240E.U,拉伸面积51.4/54.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98.4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6.8%;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88.5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8.2%。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8.3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8%。
  栽培技术要点:适时播种,一般在3月15-25日播种为宜,亩保苗42-45万株;有条件地方可亩施2-3立方米有机肥,专用复合肥20-30公斤,三叶期追施尿素15公斤;生育期间根据旱情节水灌溉,及时防除杂草,防治蚜虫和粘虫,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内蒙古赤峰市和通辽市、河北张家口市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0
  品种名称:丰强7号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丰强5号/敦7608
  省级审定情况:1994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品种,全生育期88天。幼苗直立,叶片鲜绿色。株高93厘米。穗纺锤型,红壳,颖壳无茸毛,红色角质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4.8万穗,穗粒数28.9粒,千粒重40.6克。重度倒伏,抗旱性3级(抗旱性中等)。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免疫,中抗条锈病,中感叶锈病、白粉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8/804克/升,蛋白质含量16.9/16.7%,湿面筋含量37.7/35.8%,沉降值47.0/48.2毫升,吸水率61.4/64.1%,面团稳定时间7.5/5.7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65/335E.U,拉伸面积109.2/89.7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08.4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2.2%;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80.8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5.3%。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1.9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3.2%。
  栽培技术要点:4月5日前后播种,亩保苗30万株,播前用腈菌唑拌种,防止散黑穗病发生,每亩施磷酸二氨和硼酸铵各12公斤,混合均匀做种肥。在麦苗达到分节盛期以前,用2,4-D丁脂小麦专用除草剂喷施麦田,以消灭田间宽叶杂草,小麦生育内注意防治叶锈病,注意控制株高,防止倒伏,后期应注意防治粘虫,及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南部和西北部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1
  品种名称:长春7号
  选育单位:长春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76110/垦北1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85天。株高10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4.7万穗,穗粒数26.9粒,千粒重40.9克。重度倒伏,抗旱性5级(抗旱性差)。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慢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0/784克/升,蛋白质含量18.7/19.1%,湿面筋含量35.0/34.2%,沉降值65.3/71.4毫升,吸水率58.8/61.5%,面团稳定时间25.2/15.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98/942E.U,拉伸面积177.0/196.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早熟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82.1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减产1.9%;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54.8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减产4.4%。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56.8公斤,比对照辽春9号增产1.2%。
  栽培技术要点:3月下旬-4月初适时早播,亩保苗30-34万株。重施种肥,亩施磷酸二铵、硝铵各20公斤,拔节期追硝铵5公斤,加强田间管理,注意控制株高,防止倒伏,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辽宁省、吉林南部和西北部旱肥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2
  品种名称:龙辐麦14(原名:龙辐93-127)
  选育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品种来源:F0(克86F6-545/黑85-1584)γ1.0Rad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全生育期92天。幼苗直立,叶色浅绿。株高87厘米。穗纺锤型(拉布达林点为长方型),无芒(克山小麦所点为顶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7.2万穗,穗粒数26粒,千粒重36.6克。抗旱性较好,耐湿性好,抗倒性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慢条锈病和叶锈病,中抗根腐病,高感赤霉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6克/升,蛋白质含量14.03/13.92%,湿面筋含量29.4/29.2%,沉降值28.5/30.9毫升,吸水率63.6/62%,面团稳定时间1.9/2.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20/242E.U,拉伸面积22.8/42.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249.3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14%;2001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36.9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9.2%;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293.4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5.6%。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33.0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5.7%。
  栽培技术要点:要求秋整地,秋施积肥,达到待播状态。秋天施入基肥的深度为10-12厘米,施入总肥量的2/3,余下的1/3作为种肥及生育期追肥。亩施化肥11公斤左右,N:P:K=1:1.1:0.3。亩保苗,黑龙江省东部地区33-40万株,黑龙江省西部及内蒙古东四盟40株。种子应包衣。三叶期压青苗1-2次,及时防虫,抽穗扬花期可叶面追肥,适时收获。注意防治赤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中北部和内蒙古东四盟中等肥力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3
  品种名称:巴优1号(原名:巴96-4870)
  选育单位:巴彦淖尔盟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84-5418/宁春4号
  省级审定情况: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103天。幼苗直立,株高8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9.2万穗,穗粒数32.5粒,千粒重51克。中抗倒伏,耐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条锈病免疫或中抗、中感(抗性分离),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和黄矮病。2001/2002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95/794克/升,蛋白质含量13.9/14.6%,湿面筋含量27.8/29.2%,沉降值35.6/36.4毫升,吸水率63.1/62.5%,面团稳定时间7.0/7.1分钟,最大抗延阻力361/400E.U,拉伸面积83/85.6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1年参加西北春麦水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1.9公斤,比对照宁春4号减产1.4%(不显著)。2002年续试,平均亩产443.6公斤,比宁春4号增产2.9%(极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79.6公斤,比当地对照减产2.47%。
  栽培技术要点:亩保苗35-41万株,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用量12.3-16.5公斤,分蘖期施用三分之二,拔节至孕穗期施用三分之一,以提高品质。成熟后及时收获防止穗发芽和落粒。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西北春麦区的内蒙古河套灌区,土默川平原,宁夏黄灌区,新疆伊犁、昌吉地区,甘肃酒泉、临夏、白银地区,青海西宁、乐都地区和陕西榆林地区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4
  品种名称:西旱1号(原名:D92067)
  选育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甘肃省会宁县农技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甘肃省白银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DC2024/2011。
  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全生育期82-146天,一般较对照定西35早熟7天以上。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一般旱地株高65厘米左右,个别高寒阴湿区可达95厘米以上。穗长方型,白芒,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25万穗,穗粒数24粒,千粒重44.5克。抗倒能力强。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感黄矮病,中感至高感叶锈病,高感白粉病。2002/2003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64/778克/升,蛋白质含量17.6/15.9%,湿面筋含量38.5/39.1%,沉降值30.2/31.1毫升,吸水率62.5/63.6%,面团稳定时间1.8/2.2分钟,最大抗延阻力140/120E.U,拉伸面积24.6/29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西北春麦旱地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4.4公斤,比对照定西35增产1.8%;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177.8公斤,比对照定西35增产11.9%。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36.5公斤,比对照定西35增产10.7%。
  栽培技术要点:在降雨量300-500毫米旱地种植时,适宜密度20-25万株基本苗/亩。播前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公斤/亩、五氧化二磷3公斤/亩、纯氮3公斤/亩做基肥,最好结合最后一次秋季深耕翻埋入土、耙耱过冬。适期早播,亩施2-3公斤磷二铵做种肥,生育期间一般不再追肥。注意防治叶锈病、蚜虫和黄矮病,在湿热年份注意防治白粉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甘肃中部、宁夏西海固地区、陕西榆林、山西大同、河北坝上、青海大通、西藏日喀则和山南等地海拔1000-3837米、年降雨量300-500毫米的旱地种植。

  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25
  品种名称:四春1号(原名:四良9113)
  选育单位:吉林省四平市硬红春麦研究所
  品种来源:龙辐麦1号系选
  特征特性:春性,晚熟,全生育期90天。幼苗直立,叶色浓绿,分蘖力强。株高85厘米。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红粒、硬质。平均亩穗数36.4万穗,穗粒数25粒,千粒重36.5克。接种抗病性鉴定:叶锈病免疫,慢条锈病,中感根腐病,高感赤霉病。2000/2001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14/817克/升,蛋白质含量16.2/19.3%,湿面筋含量37.8/38.3%,沉降值56.9/52.2毫升,吸水率67.6/65.6%,面团稳定时间5/5分钟,最大抗延阻力70/60E.U,拉伸面积25.2/15.5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预备试验,平均亩产24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8%;2000年参加东北春麦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229.3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6%,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219.7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减产0.9%。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69.8公斤,比对照新克旱9号增产4.7%。
  栽培技术要点:亩基本苗33-40万株为宜。施肥上控氮增磷,亩施纯氮2.5-3.0公斤,纯磷4-5公斤,氮磷比1:1.5为宜。注意防治赤霉病和防倒。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东北春麦区的黑龙江省西北部和内蒙古呼伦贝尔盟等地中等以上肥力地种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