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棉花 » 正文

2006年国审棉花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9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903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1

品种名称:中植棉2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GK44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新乡县七里营新植原种场、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植372导入Bt杀虫基因后在病圃中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株形松散,株高98厘米,果枝较长、平展,茎秆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果枝始节位6.9节,单株结铃14.9个,铃近圆形,单铃重6.0克,衣分39.9%,子指11克,霜前花率92.5%。出苗较好,苗期生长势弱,中后期长势强,整齐度好,后期叶功能好,不早衰,吐絮畅,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毫米,断裂比强度29.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4.2%,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4.7%,纺纱均匀性指数139。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5.2公斤、93.7公斤和86.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2.4%、12.2%和11.9%。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0.2公斤、92.5公斤和90.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9.8%、10.1%和10.5%。

栽培技术要点:1.黄河流域棉区营养钵育苗移栽4月初播种,地膜覆盖4月上中旬、露地直播4月中下旬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高肥水地块1500~2000株、中等水肥地块2500株、旱薄地3000株以上。3.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2000~2500公斤、二铵20公斤、钾肥15公斤,早施花铃肥,适当补施盖顶肥。4.根据棉花长势及天气情况,酌情使用生长调节剂。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当百株二龄以上幼虫超过5头时应及时防治,全生育期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2

品种名称:鑫秋1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GK53(鑫秋1号)

选育单位:山东金秋种业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棉9418×GK12杂交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4天。株形紧凑,株高98厘米,果枝较短,茎秆坚硬、茸毛较少,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果枝始节位7.3节,单株结铃16.1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9克,衣分41.0%,子指10.7克,霜前花率91.4%。出苗较好,中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成铃吐絮较集中,吐絮畅,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7毫米,断裂比强度29.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7.1%,反射率74.9%,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4.8%,纺纱均匀性指数141。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6.3公斤、92.7公斤和84.7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8.1%、11.0%和9.1%。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8.8公斤、94.5公斤和91.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9.2%、12.5%和12.4%。

栽培技术要点:1.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4℃时播种,地膜覆盖,中等地力棉田每亩种植密度3000~3500株。2.足施底肥,重施花铃肥,多施有机肥,氮、磷、钾平衡施肥,后期适时喷施叶面肥。3.科学化控,掌握少量分次的原则。4.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大暴发年份酌情防治1~2次,三、四代棉铃虫视发生轻重酌情防治,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3

品种名称:国欣棉3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sGK3

选育单位: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Bt/CPTI双价抗虫基因导入中棉所17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株形松散,株高98厘米,茎秆稍软,茸毛多,掌状叶有皱褶,叶片中等大小、浅绿色,果枝始节位7.3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单铃重6.1克,衣分38.6%,子指11.3克,霜前花率91.6%。出苗早、苗壮,前期长势一般,中期长势强,整齐度好,后期叶功能好,成铃吐絮集中,吐絮肥畅,耐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毫米,断裂比强度28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5,断裂伸长率6.8%,反射率73.3%,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4.6%,纺纱均匀性指数127。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9.7公斤、92.5公斤和84.9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4.5%、10.8%和9.4%。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7.1公斤、92.3公斤和90.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3.1 %、9.9%和10.4%。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中下旬播种,适期早播。2.中等肥力地块每亩留苗3000株。3.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注意增施磷钾肥,早施盖顶肥。4.第一次和最后一次化控分别在盛蕾期和打顶后10~15天进行。5.二代棉铃虫一般年份不需防治,大暴发年份酌情防治1~2次,三、四代棉铃虫视发生轻重酌情防治,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4

品种名称:鲁棉研29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鲁2015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735系×168系杂交后代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5天。株形松散,株高96厘米,茎秆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偏大、深绿色,果枝始节位7.3节,单株结铃17.7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4克,衣分39.4%,子指10.5克,霜前花率92.9%。出苗较好,前期长势一般,中后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后期叶功能较好,成铃吐絮集中,吐絮畅,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毫米,断裂比强度30.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6.9%,反射率75.1%,黄色深度8.0,整齐度指数85.5%,纺纱均匀性指数147。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2.3公斤、91.5公斤和85.0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1.0%、9.6%和9.5%。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1.9公斤、93.0公斤和90.6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0.6%、10.7%和10.9%。

栽培技术要点1.4月20日前后播种,每亩播种密度3000株。2.选择中、高肥水地块种植,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遇伏旱应及时浇水防止早衰。3.适时化控,一般情况下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化控1次。4.二代棉铃虫一般情况下不需施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各防治1~2次;重点防治棉蚜、棉叶螨、烟粉虱和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5

品种名称:冀棉958

转基因生物名称:冀1286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棉10号×538)F1×冀棉22后代系谱法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39天,植株塔形、稍紧凑,株高102.5厘米,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苞叶较大,果枝始节位7.2节,单株结铃15.3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3克,衣分40.3%,子指10.4克,霜前花率86.3%。出苗较快,前中期长势健壮、整齐,不早衰,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0毫米,断裂比强度32.0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7.0%,反射率73.8%,黄色深度8.3,整齐度指数84.2%,纺纱均匀性指数14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16.9公斤、87.5公斤和75.3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21增产10.9%、6.3%和2.0%。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5.5公斤、94.8公斤和89.5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9.3%、16.6%和17.8%。

栽培技术要点:1.4月20~30日播种,地膜覆盖可适当提早。2.每亩留苗密度3200~3500株。3.初花期及时追肥浇水,重施花铃肥,补施钾肥。4.根据棉田长势长相,适时、适量化控。5.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6

品种名称:邯5158

转基因生物名称:邯5158

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邯93-2×GK12选系邯9598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全生育期136天。植株塔形、较松散,株高89.2厘米,茎秆较硬,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浅绿色,果枝始节位6.6节,单株结铃15.7个,铃卵圆形,铃壳薄,单铃重5.2克,衣分40.5%,子指9.9克,霜前花率91.6%。出苗较慢,前期长势稍弱,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一般,吐絮畅而集中,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毫米,断裂比强度28.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7.7%,反射率75.3%,黄色深度8.0,整齐度指数84.0%,纺纱均匀性指数136。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3.4公斤、90.5公斤和82.9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21增产14.2%、10.0%和12.3%。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0.1公斤、88.7公斤和84.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1.5%、9.1%和11.1%。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4月初、地膜覆盖4月15~25日播种。2.适当加大行距,一般棉田行距7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3800~4500株;高水肥棉田行距80~100厘米,每亩种植密度3000~3500株。3.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一般每亩施有机肥5000公斤、磷酸二铵40公斤、氯化钾15公斤。初花期亩追尿素10~20公斤。8月10日后酌情补追盖顶肥,亩追尿素5~8公斤或叶面喷肥2~3次。4.洇地造墒,麦收前后浇一次关键水,开花后遇旱及时浇水。5.7月10~20日打顶,强调早打顶、打小顶、促早熟,留果枝13~16个。6.可以使用缩节胺进行全程化控,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7.重点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叶蝉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中北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7

品种名称:邯杂98-1

转基因生物名称:GKz11(邯杂98-1)

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邯抗1A×邯R174

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三系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1天。株形紧凑,株高94厘米,茎秆茸毛多,叶片较大、淡绿色,苞叶大,果枝始节位6.6节,单株结铃18.6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7克,衣分40.7%,子指10.0克,霜前花率94.2%。出苗旺,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转弱,整齐度较好,吐絮畅,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毫米,断裂比强度29.2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5,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5.5%,黄色深度8.0,整齐度指数84.0%,纺纱均匀性指数139。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1.1公斤、102.3公斤和96.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21.7%、24.2%和26.2%。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6.4公斤、100.5公斤和98.3公斤,分别比中棉所41增产12.7%、15.5%和16.3%。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棉田4月上旬育苗,地膜棉4月中下旬播种,直播棉4月25日播种。2.每亩种植密度一般棉田3000~3500株;高肥水棉田2000~3000株,不宜超过3500株。3.前中期适时化控,后期缩节胺用量宜减少。4.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发生高峰期需化防,并注意地下害虫、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三系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8

品种名称:国欣棉6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GKz21

选育单位: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市国欣科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GK12选系0106×82系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6天。株形松散,株高98.3厘米,茎秆坚硬、茸毛多,果枝多而长,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掌状叶有皱褶,缺刻较深,果枝始节位6.9节,单株结铃16.9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9克,衣分41.6%,子指11.1克,霜前花率91.0%。出苗较快,苗期较短,幼苗壮,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2毫米,断裂比强度28.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7.4%,反射率75.7%,黄色深度8.0,整齐度指数84.8%,纺纱均匀性指数139。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14.3公斤、89.2公斤和81.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3.4%、15.6%和16.0%。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3.1公斤、103.4公斤、100.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5.7%、18.9%和18.6%。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4月上旬、地膜覆盖4月中下旬播种。2.每亩留苗密度2500~3000株。3.足施底肥,增施钾肥,重施花铃肥,后期适时喷施叶面肥。4.根据长势合理化控,打顶10天后喷缩节胺,以利盖顶桃的生成。5.棉铃虫重发生年份需注意三、四代棉铃虫的药剂防治,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09

品种名称:中棉所57

转基因生物名称:中杂302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棉所41×中077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2天。株形松散,株高100.4厘米,茎秆稍软,叶片较大、深绿色,果枝始节位7.1节,单株结铃15.8个,铃卵圆形,铃嘴尖,铃壳薄,单铃重6.3克,衣分40.7%,子指11.3克,霜前花率93.3%。出苗较快,前期长势一般,中后期长势强,整齐度较好,吐絮畅,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5毫米,断裂比强度29.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6.7%,反射率74.5%,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2。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5.6公斤、100.0公斤和93.3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9.0%、21.3%和22.1%。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9.7公斤、97.0公斤和94.3公斤,分别比中棉所41增产9.6%、11.5%和11.6%。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以农家肥为主,氮肥的50%做底肥,50%做追肥,花铃期施入,磷肥和钾肥全部做底肥。2.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每亩密度2000~2500株。3.适当应用生长调节剂,用量以控制旺长为宜。4.地膜覆盖或营养钵育苗可摘去下部早蕾,防止烂铃和早衰。5.中后期视田间生长情况,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6.棉铃虫三、四代孵化高峰期需药剂防治,注意防治棉蚜、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天津,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0

品种名称:冀杂1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97H1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抗8×冀棉18选系95-538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全生育期135天。株形较紧凑,株高95.1厘米,叶片中等偏大、深绿色,果枝始节位7.4节,单株结铃16.2个,铃卵圆形,铃壳薄,苞叶大,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5.8克,衣分40.1%,子指11.0克,霜前花率91.2%。出苗较快,前中期长势健壮、整齐,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毫米,断裂比强度31.3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6.5%,反射率74.2%,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5.4%。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春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78.9公斤、108.8公斤和101.6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8增产11.4%、13.1%和12.5%;2002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8.8公斤、94.4公斤和83.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0.4%、1.4%和减产3.0%。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1.1公斤、88.2公斤和79.7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7.5%、14.1%和9.5%。

栽培技术要点:1.地膜覆盖4月中旬、露地直播4月下旬播种。2.中等地力田块亩密度2500~3500株。3.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适时喷施叶面肥。4.根据长势适时适量化控。5.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1

品种名称:邯棉802

转基因生物名称:邯郸802

选育单位: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85-4.336×中12)F1×(85-0.044×冀棉11)F1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全生育期134天。株形较松散,株高93.3厘米,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果枝始节位7.2节,单株结铃16.0个,铃卵圆形,铃尖明显,单铃重5.8克,衣分39.9%,子指11.8克,霜前花率95.0%。出苗稍晚,整齐度较好,中期长势旺,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5毫米,断裂比强度31.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9,断裂伸长率6.6%,反射率73.8%,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5.4%。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4.7公斤、93.0公斤和89.7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13.7%、12.0%和13.7%;2002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1.0公斤、96.3公斤和90.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8.1%、1.4%和7.6%。2003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83.3公斤、71.2公斤和67.1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26.0%、16.2%和23.3%。

栽培技术要点:1.宽行密植,每亩种植密度4000株。2.地膜覆盖栽培,早播早发。3.重施花铃肥。4.早打顶,促早熟。5.防治病虫害,合理化控。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麦套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2

品种名称:鲁棉研28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鲁272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棉14号×石远321)F1×(5186系、豫棉19、中12、中19、秦远142、鲁8784等混合花粉)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全生育期138天。株形较松散,株高90.4厘米,茎秆坚韧、茸毛中密,叶片中等大小、绿色,全株有腺体,腺体中密,果枝始节位6.8节,单株结铃15.7个,铃圆形,铃尖微突,铃壳薄,吐絮畅而集中,单铃重5.8克,衣分41.5%,子指10.8克,霜前花率88.6%。出苗势一般,整个生育期生长发育稳健,中后期叶功能较强,不早衰,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9毫米,断裂比强度29.4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7.4%,反射率76.0%,黄色深度7.6,整齐度指数84.8%,纺纱均匀性指数137。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2.2公斤、96.2公斤和85.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19.0%、15.6%和16.2%。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6.5公斤、95.7公斤和90.2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2.1%、20.1%和23.1%。

栽培技术要点1.每亩种植密度2800~3200株。2.多施有机肥,注意氮、磷、钾肥的配比,尤其要注意增施钾肥,重施花铃肥。3.一般情况下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化控1次。4.二代棉铃虫一般情况下不施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各防治1~2次,重点防治苗蚜、棉叶螨、伏蚜和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麦套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3

品种名称:鲁棉研27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鲁9154

选育单位:山东棉花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鲁613系×GK12初始系选系鲁55系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全生育期132天。株形较紧凑,株高87.4厘米,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果枝始节位6.6节,单株结铃18.0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3克,衣分41.8%,子指10.2克,霜前花率93.7%。出苗稍晚,前期整齐度、生长势一般,后期长势较好,吐絮畅,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6毫米,断裂比强度30.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8,断裂伸长率7.2%,反射率73.4%,黄色深度7.9,整齐度指数85.3%。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2001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55.0公斤、107.3公斤和102.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19增产23.5%、29.3%和30.3%;2002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9.8公斤、103.6公斤和94.9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12.1%、9.1%和13.2%。2003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64.9公斤、67.9公斤和64.1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13.8%、10.8%和17.8%。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下旬播种,播前注意晒种,力争一播全苗。2.每亩种植密度3300~3800株。3.重施有机肥作底肥,增施磷、钾肥,6月底见花重施花铃肥,施好盖顶肥,后期可酌情进行叶面喷肥。4.盛蕾期注意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5.二代棉铃虫一般不需喷药防治,三、四代棉铃虫视发生轻重防治1-2次,及时防治棉蚜、红蜘蛛、蓟马、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麦套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4

品种名称:豫杂35

转基因生物名称:sGKz21(豫杂35)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926×中棉所41选系0701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全生育期137天。植株塔形,株高91.1厘米,茎秆坚韧,棕红色、茸毛少,叶片掌状,缺刻浅、深绿色,果枝始节位7.3节,单株结铃16.7个,单铃重5.4克,铃卵圆形,铃尖明显,衣分42.2%,子指9.8克,霜前花率91.2%。出苗较快,苗期长势壮,中期长势稳,后期长势强,不易早衰,铃壳薄,吐絮畅而集中,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5毫米,断裂比强度29.7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5,断裂伸长率7.7%,反射率76.0%,黄色深度7.6,整齐度指数84.9%,纺纱均匀性指数140。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5.0公斤、98.9公斤和90.2公斤,分别比对照豫棉668增产20.0%、18.5%和23.1%。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8.4公斤、98.1公斤和95.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增产13.0%、23.1%和29.7%。

栽培技术要点:1.麦棉套种以3-2式、4-2式为佳,每亩种植密度,高水肥地块2000株、中等肥力地块2000~2500株。2.麦收后亩追二铵20公斤、盛花期尿素15~20公斤,打顶后注意补施盖顶肥。3.缩节胺轻控,亩用量初花期0.8~1.0克、8月初1.0~1.5克。4.遇旱适时浇水,遇涝及时排除田间积水。5.三、四代棉铃虫孵化高峰期需及时防治,注意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蟓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杂交麦套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5

品种名称:中棉所58

转基因生物名称:中501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SGK中27×92-047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生育期103天。株形紧凑,株高64厘米,茎秆坚韧、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绿色,果枝始节位6.1节,单株结铃9.3个,铃卵圆形,有铃尖,铃壳薄,苞叶较小,单铃重5.3克,衣分35.0%,子指11.4克,霜前花率93.8%。出苗快,前、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较弱,吐絮畅且集中,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8.8毫米,断裂比强度28.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7,断裂伸长率7.3%,反射率72.5%,黄色深度8.2,整齐度指数84.3%,纺纱均匀性指数133。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夏播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194.2公斤、67.9公斤和63.7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23.2%、9.9%和11.8%。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08.1公斤、73.4公斤和70.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0增产20.6%、11.0%和13.2%。

栽培技术要点:1.5月20~25日小麦行间套种,或5月10日前后育苗,麦收后移栽。2.麦田套种,麦收后要及时灭茬,灌提苗水,施提苗肥。3.每亩种植密度6000~7000株。4.初花至花铃期喷缩节胺2~3次,每次亩用原粉0.5~3.0克。5.麦套棉田前茬应施足基肥,棉花苗期亩追施尿素7.5~10公斤,盛花后期亩施尿素20~25公斤,每次施肥后要及时灌水。6.一般二代棉铃虫不需防治,三、四代棉铃虫严重年份可喷药防治1~2次;及时防治棉蚜、蓟马、盲蝽蟓、红蜘蛛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夏棉品种,适宜在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北部、中东部,山西南部黄河流域棉区夏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6

品种名称:湘杂棉11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sGKz11(湘S-26)

选育单位: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湘V23×E-27

品种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6天。植株塔形,株高113.1厘米,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果枝始节位6.6节,单株结铃23.8个,铃卵圆形,单铃重6.2克,衣分40.7%,子指11.3克,霜前花率89.3%。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红铃虫,中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2毫米,断裂比强度31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5.0,断裂伸长率6.5%,反射率76.3%,黄色深度7.9,整齐度指数84.8%,纺纱均匀性指数147。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30.1公斤、93.5公斤和83.7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8.1%、6.2%和7.5%。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16.9公斤、91.0公斤和85.9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7.5%、8.8%和10.6%。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上中旬播种,营养钵育苗移栽。2.每亩种植密度,平湖区中等肥力地1500株,丘岗地、沙地1600~1800株。3.及时移栽促早发,一般5月20日前移栽完毕,移栽时要求棉苗真叶三四片、红茎不过半。4.足施底肥,增施钾肥,重施花铃肥,后期适时喷施叶面肥。5.根据棉花长势长相合理化控,掌握前轻、中适、后重、少量多次的原则。6.棉铃虫重发生年份注意防治四、五代棉铃虫,重点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蟓和斜纹夜蛾等非鳞翅目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以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7

品种名称:鄂杂棉24

转基因生物名称:JZHR9999

选育单位:荆州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鄂抗棉9号×GK19选系N419-1-91

省级审定情况:2006年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9天。植株塔形,株高109.5厘米,茎秆光滑,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果枝始节位7.0节,单株结铃24.6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3克,衣分41.4%,子指9.9克,霜前花率80.6%。耐枯萎病,耐黄萎病,高抗红铃虫,高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7毫米,断裂比强度30.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7.3%,反射率76.8%,黄色深度8.3,整齐度指数84.6%,纺纱均匀性指数146。

产量表现:2003~2004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品种区域试验,2003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15.2公斤、89.3公斤和70.1公斤,分别比对照泗棉3号增产19.2%、11.3%和15.6%;2004年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41.0公斤、99.5公斤和84.2公斤,分别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4.0%、2.4%和3.2%。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26.8公斤、94.1公斤和88.3公斤,分别比湘杂棉2号增产12.4%、12.6%和13.8%。

栽培技术要点:1.4月上旬播种,营养钵育苗移栽,每亩种植密度2000株。2.施足底肥,早施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增施钾肥、硼肥等。3.合理化调,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4.适时中耕,起垄培土;遇高温干旱及时灌水。5.注意综合防治虫害。6.枯、黄萎病重病地不宜种植。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适宜在江苏、安徽淮河以南以及浙江、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南部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8

品种名称:新陆棉1号

转基因生物名称:GK62(2000-2)

选育单位: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1772×GK12后代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西北内陆棉区春播全生育期143天。植株塔形、松散,株高65.0厘米,茎秆较硬有弹性,有绒毛,II式果枝,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缺刻较深,茎秆和叶柄有腺体,果枝始节位4.9节,单株结铃7.9个,铃卵圆形,铃嘴尖,单铃重5.8克,衣分40.7%,子指10.9克,霜前花率88.9%。耐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3毫米,断裂比强度28.9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4,断裂伸长率6.9%,反射率77.5%,黄色深度7.5,整齐度指数83.4%,纺纱均匀性指数139。

产量表现:2004~2005年参加西北内陆棉区早中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33.6公斤、134.9公斤和120.6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增产5.9%、6.4%和3.0%。2005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319.9公斤、129.7公斤和117.4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35减产0.6%、0.6%和0.03%。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根据产量和土地条件确定施肥量;追肥期较常规棉略早,每次追施肥时必须配追钾肥,追肥量与常规棉相同;重施蕾肥,花铃初期重追花铃肥,花铃盛期重施盖顶肥,酌施叶面肥。采用棉花专用肥要保证钾肥用量。2.4月中旬播种,每亩理论密度10000~12000株。3.雨水正常年份,可进行3~4次化控,亩缩节胺用量,盛蕾期2克、初花期5克、打顶后5天8~10克。4.及时中耕、除草和浇灌,保证棉田土质疏松,不旱不涝。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春棉品种,适宜在西北内陆早中熟棉区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19

品种名称:冀2000

转基因生物名称:冀2000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中棉所16×GK12选系140系统选育而成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常规品种,黄河流域棉区麦田套种全生育期135天。株形稍松散,株高76.6厘米,叶片较小、深绿色,果枝始节位6.7节,单株结铃16.1个,铃长卵圆形,单铃重5.1克,衣分38.2%,子指10.3克,霜前花率90.7%。出苗较快,长势较好,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1.7毫米,断裂比强度30.8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3,断裂伸长率7.2%,反射率75.2%,黄色深度7.2,整齐度指数83.1%。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麦套棉组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12.4公斤、80.9公斤和73.4公斤,分别比对照豫668增产8.9%、减产2.8%和增产0.1%。2004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亩产分别为201.7公斤、81.3公斤和77.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5减产0.2%、增产2.0%和6.1%。

栽培技术要点:1.套栽棉4月上旬育苗,5月中旬移栽,每亩移栽密度3000~3500株;套种棉田4月中下旬播种,每亩留苗密度3300~3800株。2.6月上旬麦收后及时灭茬中耕,遇旱灌水,促苗早发。3.施足底肥,重施花铃肥,后期喷施叶面肥。4.采用全程化控技术,每亩缩节胺用量,蕾期1~1.5克、花铃期1.5~2.5克、打顶后2.5~3克。5.及时防治蚜虫、红蜘蛛、盲蝽蟓、棉蓟马等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常规麦套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西南部,河南东部、北部,江苏淮河以北黄河流域棉区麦田春套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审定编号:国审棉2006020

品种名称:GKz19

转基因生物名称:GKz19

选育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品种来源:冀优851(GK11)×947F1

特征特性:转基因抗虫杂交一代品种,黄河流域棉区春播全生育期135天。株形较松散,株高98.5厘米,茎秆粗壮、茸毛多,叶片中等大小、叶色较深,果枝始节位7.3节,单株结铃13.8个,铃卵圆形,单铃重5.9克,苞叶大,衣分40.4%,子指10.7克,霜前花率92.2%。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抗棉铃虫;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30.1毫米,断裂比强度30.5厘牛/特克斯,马克隆值4.6,断裂伸长率7.3%,反射率74.5%,黄色深度8.1,整齐度指数84.3%。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参加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棉品种区域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226.3公斤、91.2公斤和84.1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0.4%、8.6%和9.4%。2003年生产试验,子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亩产分别为199.2公斤、80.9公斤和75.8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棉所41增产10.4%、7.6%和9.4%。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播前亩施磷酸二铵20~30公斤、尿素15公斤、钾肥15公斤。2.中等肥力地块每亩密度3000株左右;高水肥地块每亩密度2500株左右。3.蕾期、花铃期化控,掌握少量多次原则,每亩缩节胺用量蕾期1~1.5克,初花期2克,花铃期用量2.5~3克。4.及时防治蚜虫、棉蓟马、红蜘蛛等害虫。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棉花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属转基因抗虫杂交春棉品种,适宜在河北中南部,山东,河南东部、北部和中部,江苏、安徽淮河以北,山西南部,陕西关中黄河流域棉区春播种植,应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允许的范围推广。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