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国审油2008020
品种名称:秦优19
选育单位: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Sn338×P47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化杀型不育两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46.0天,与对照秦优7号熟期相当。幼苗半直立,苗期叶色绿,裂叶型,叶缘锯齿状,微披蜡粉,无刺毛,叶柄较长,顶叶椭圆。花瓣中等,花色黄,花瓣侧叠。种皮褐色。匀生分枝类型,平均株高169.7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49个。平均单株有效角数327.4个,每角粒数19粒,千粒重3.99克。区域试验田间调查,菌核病平均发病率3.98%、病指2.36。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较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芥酸含量0.0%,饼粕硫甙含量23.35μmol/g,含油量45.2%。
产量表现:2006-2007年度黄淮区试平均亩产184.6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0.47%,平均产油量86.52公斤,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8.66%。2007-2008年度续试,平均亩产235.82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5.34%,平均产油量102.65公斤,较对照秦优7号增产7.54%。两年试验结果,共19个点试验,11个点增产8个点减产,平均亩产210.21kg,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3.15%。两年平均产油量94.59kg/亩,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8.05%。2007-2008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21.59公斤,比对照秦优7号增产0.81%。
栽培技术要点:1.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好硼肥。亩施纯氮12-14公斤,磷肥用量可按氮量的一半施用,缺钾地区要适量补足钾肥,硼肥可亩施硼砂0.5-0.75公斤。2.适时播种,壮苗移栽,合理密植。水肥地亩留苗密度9000-10000株,旱地亩留苗密度12000-14000株。3.适时防治病虫害。苗期注意防治虫害,返青后防治油菜茎象甲,后期注意防治菌核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安徽省淮河以北、江苏省淮河以北、陕西省关中、甘肃省陇南、河南省的冬油菜主产区推广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