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国审油2004009
品种名称:华油杂10号
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品种来源:8110A×8759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全生育期平均215天。子叶肾脏形,苗期叶为园叶型,叶深绿色,顶叶中等,有裂叶2-3对,茎绿色,黄花,花瓣相互重叠,种子黑褐色,近圆形。株型为扇形紧凑,平均株高170-18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9个,二次有效分枝10个,主花序长8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38-437.9个,每角粒数21粒,千粒重3.14克。菌核病发病率7.11%,病指2.73;病毒病发病率3.99%,病指1.84,长江上游地区中抗菌核病,中游地区低感菌核病,低抗病毒病,抗倒性强。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区试抽样检测,芥酸含量下游地区0.23%,中游地区0.70%,硫苷含量下游地区23.37μmol/克,中游地区19.46μmol/克,含油量下游地区39.7%,中游地区41.12%。
产量表现:2001-2002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67.1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07%;2002-2003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51.34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8.5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59.24公斤,比中油821增产28.0%。2002-2003年度参加长江中游组油菜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48.28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1.39%;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199.03公斤,比对照中油821增产23.62%;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177.66公斤,比中油821增产22.67%。2003-2004年度参加长江上游组和长江中游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145.52公斤和176.35公斤,分别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7.22%和19.57%。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油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及长江下游的湖南、湖北、江西、浙江、上海五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的淮河以南地区的油菜主产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