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标识欢迎光临种业商务网 | | 手机版
商务中心
商务中心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种 » 国审品种 > 瓜菜 » 正文

2002年国审薯类品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6  作者:中国种业商务网  浏览次数:1131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2001

作物种类:甘薯

品种名称:豫薯12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徐78-28;父本:群力2号。

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兼用型甘薯,中长蔓型,顶叶绿色,叶脉紫色,叶柄色、茎色绿带紫,叶色绿,叶肾形浅复缺刻。株型匍匐茎粗中等,基部分枝7个左右,单株结薯2~3个,薯块纺锤形,红皮白肉,结薯集中、整齐,上薯率85%左右,薯块萌芽性优,生育期120天左右。夏薯块干物率28.2%,粗淀粉(鲜基)14.4%,粗蛋白3.66%,可溶性糖(鲜基)5.36%,熟食细腻甜香少纤维,味较好。抗根腐病,中抗茎线虫病,不抗黑斑病,抗旱耐瘠性强,耐湿性强。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国家北方甘薯品种区试,平均鲜薯亩产2033.3公斤/亩,比对照徐薯18增产11.0%,薯干亩产609.5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10.2%,淀粉亩产400.4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10.1%,三项指标增产均达显著水平。2001年国家北方甘薯品种生产试验,鲜薯平均亩产2468.2公斤,比对照增产18.6%;薯干亩产787.0公斤,比对照增产17.1%。

栽培技术要点:本品种萌芽性好,育苗应适当减少排种量,最好采用高温催芽、地膜覆盖技术,用多菌灵浸种或浸薯苗,防治黑斑病。应采用垄作,栽插密度春薯3000株/亩左右,夏薯每亩3500~4000株。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及湖北等地作春、夏薯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2002

作物种类:甘薯

品种名称:豫薯13号

选育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济78066;父本:绵粉1号。

省级审定情况:1998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顶叶深绿色,叶脉绿带紫色,叶脉基部紫色,叶柄绿色,茎绿色。叶片较大,叶形深复缺刻;蔓长1~1.5米,分枝5~8个。薯块纺锤形,薯皮紫红色,薯肉洁白色,薯块有明显浅条沟,薯块较大。单株结薯2~4块,结薯集中、整齐,单株结薯2~4块,萌芽性好。薯块熟食味好,萌芽性强。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郑州)化验,鲜基含水分72%,总淀粉16.4%,可溶性糖3.25%,粗蛋白1.80,粗纤维0.91%,维生素C29.9毫克/100克。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测定,干物率27.9%,干基粗淀粉68.9%,粗蛋白7.43%,含还原糖4.53%,可溶性糖8.99%。据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鉴定,高抗根腐病,抗茎线虫病,高感黑斑病。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参加国家北方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薯1973.2公斤,较对照徐薯18号增产7.7%;薯干平均亩产588.5公斤,较徐薯18增产6.4%;淀粉平均亩产为386.4公斤,比徐薯18增产6.2%。2001年国家北方甘薯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084.4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13.9%,薯干平均亩产为586.0公斤,较对照徐薯18增产12.2%。

栽培技术要点:起垄栽培,注意排水,适量施用磷钾肥,高肥地应注意提蔓或喷施多效唑,防止徒长;切忌翻蔓,每亩密度3000~3500株为宜;因茎蔓较短,可与其它作物间、套作。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春、夏薯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2003

作物种类:甘薯

品种名称:金山1255

选育单位: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金山513;父本:C180、F280、南徽7号、湘薯75-55等组成集团亲本。

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0年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顶叶紫色,成叶绿色,叶形深复缺刻,叶片中等大小,叶脉紫色,叶柄基部绿色。株型半直立,基部分枝较多,茎绿色,中等粗细,基部分枝较多。薯块长纺锤形,光滑无条沟,薯皮浅红色,薯肉黄色,食味香、甜。单株结薯一般3块。薯块晒干率23~30%,出粉率14~17%,食味香、甜。福建农业大学测定,干基粗蛋白5.13%,鲜薯维生素C含量13.48毫克/100克。萌芽性好,结薯较迟,耐旱性中等,不耐湿,耐贮性强。高抗蔓割病,不抗薯瘟病。

产量表现:1994、1995年福建省甘薯品种联合区试,鲜薯平均亩产2415.4公斤,比对照新种花增产19.5%;薯干平均亩产644.47公斤,比对照平均增产19.2%。1998、1999年江西省甘薯品种区试,平均亩产鲜薯2250.5公斤,薯干平均亩产670.2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春薯一般3月上中旬排种,亩植3500~4000株;夏、秋薯亩植4000~5000株。适宜在排水良好的田块栽培,在平原地或地势低的低洼地应及时清沟排水。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注意钾肥的施用。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的非薯瘟病区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2004

作物种类:甘薯

品种名称:广薯95-145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广薯128;父本:广薯88-70。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蔓长中等,分枝多、整齐,顶叶色淡紫色,叶形心脏形,叶脉紫色,茎绿色,结薯性好,一般单株结薯4~6条,中大薯平均4条,薯块较均匀,薯块外皮粉红色,肉橙色,薯身光滑,薯块纺锤形,耐贮性和萌芽性好,一般鲜薯平均亩产1800公斤~3500公斤。薯块烘干物率28.5%,淀粉率19.9%,维生素C含量24.9毫克/100克。食味中上。夏、秋薯全生育期120~150天。高抗蔓割病、薯瘟病、薯瘟病(Ⅰ群),中感薯瘟病(Ⅱ群)。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参加国家南方甘薯品种区域试验,鲜、干薯平均亩产分别为1875公斤和536.6公斤,比对照广薯88-70增产64.9%和53.6%,均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鲜、干薯产量分别比广东主栽品种广薯111增产18.5%和27.6%,比江西主栽品种苏薯4号增产12.0%和18.7%,比广西”百色优质种”增产13.7%和15.7%。

栽培技术要点:采用嫩壮苗种植,亩插3000~4000株,一般缓苗后封垄前进行两次追肥。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省及南方薯区水、旱地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2005

作物种类:甘薯

品种名称:普薯23号

选育单位:广东省普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广薯87-58;父本:普薯17-1。

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株型半直立,顶叶紫色,叶为尖心形,叶片中等大小,叶脉绿色茎带紫色,茎较细,短蔓多分枝,蔓长95~120厘米,单株分枝12~16条,薯块下膨,薯皮土黄色,薯肉黄色,食味甜,薯形美观、光滑,商品薯率高,耐贮性与萌芽性好。早熟,一般25~30天结薯,120~130天收获。烘干率29.25%,食味评分79.7,略低于对照,淀粉率18.07%,维生素C含量22.17毫克/100克。经广东省普宁市农科所鉴定,大田抗薯瘟病,室内接种鉴定为Ⅰ群高感,Ⅱ群中感,中感割蔓病。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国家南方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薯平均亩产2017公斤,较对照广薯88-70增产77.44%,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在广西玉米所生产试验,鲜薯亩产1839.5公斤,比对照百色优质种增产22.2%,干物率28.5%,薯干亩产524.3公斤,比对照种增产23.5%;在广东省潮州市生产试验,鲜薯亩产3432公斤,比普薯6号增产22.7%,干物率30.7%,干薯亩产1053.5公斤,比对照种增产33.6%。

栽培技术要点:应选用嫩壮苗,适当密植,增加结薯个数,密度4000株/亩左右,夏种薯可稍插深些,结薯裂缝后及时厚培土,预防高温晒伤薯块及鼠害。栽植后1个月重施氮磷钾复合肥。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2006

作物种类:甘薯

品种名称:渝苏303

选育单位: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西南师范大学

品种来源:母本:宁B58-5;父本:苏薯1号。

省级审定情况: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由四川省、重庆市、江苏省、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兼用型品种。顶叶绿色,叶片心脏形,深绿色,叶脉紫色,茎色绿带紫,长蔓型,茎粗0.55厘米左右,单株分枝7~8个。薯形长纺锤形,薯皮红色,薯肉淡黄色,单株结薯数3~4个,结薯整齐,结薯早,商品薯率高,烘干率为30.3%,粗淀粉18.5%,食味干面香甜。抗根腐病和黑斑病,不抗茎线虫病。

产量表现:1994、1995年四川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薯平均亩产1884.2公斤,比对照南薯88减产2.3%;薯干平均亩产为576.6公斤,比对照南薯88增产4.6%;茎叶亩产1426.4公斤,比对照南薯88增产19.8%。1996年参加四川省生产试验,鲜薯亩产1526.8公斤,比南薯88增产8.4%,平均薯干亩产469.5公斤,比南薯88增产16.2%。1997、1998年江苏省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鲜薯平均亩产2608.4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29.2%,增产极显著;薯干平均亩产为752.5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17.3%,增产极显著。1998年参加江苏省生产试验,平均鲜薯亩产2496.9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29.0%,平均薯干亩产753.7公斤,比徐薯18增产26.3%。

栽培技术要点:春薯栽插密度3300-3500株/亩,夏薯3500-3800株/亩。施足基肥,以复合肥为佳,开好排水沟,降低田间水位。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江苏、江西、重庆、四川等省(市)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薯2002007

作物种类:甘薯

品种名称:烟薯18

选育单位: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院

品种来源:母本:鲁薯3号;父本:红肉红。

特征特性:顶叶绿色,叶绿色,叶片心脏形,叶脉浅紫,柄基及蔓均为绿色,蔓长中等,生长势较强,结薯集中整齐,薯形整齐美观,薯块纺锤形,薯皮鲜红色,薯肉桔红色,食味中上,商品性好。平均烘干率24.08%,总可溶性糖4.11%,还原糖2.63%,胡萝卜素5.05毫克/100克鲜薯。中抗至抗根腐病,抗黑斑病,不抗茎线虫病。

产量表现:1998、1999年国家北方甘薯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鲜薯2154.7公斤,比徐薯18号增产17.6%,达极显著水平;薯干平均亩产519.0公斤,比徐薯18减产6.2%。2001年国家北方甘薯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591.7公斤,比徐薯18增产28.5%,薯干平均亩产为649.6公斤,比徐薯18增产13.9%。

栽培技术要点:春栽一般5月上旬,亩密度4000株左右,夏栽适当增加密度。适宜早栽早收。

全国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甘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省种植。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品种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友情链接 | 申请链接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