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金色211
审定编号:黔审蚕2013001号
品种来源:西南大学和贵州省蚕业研究所用871C与872C杂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而成的自然彩色茧。
特征特性:幼虫为普斑,黄血血型,其全茧量室内达1.90克左右,农村达1.70~1.90克。茧层率室内达24%左右,农村22%,接近常规对照品种。张种产茧量达45.0公斤。虫蛹生命率达99%;各指标正反交差异较小,性状和产量稳定。各项成绩与白茧对照(双亲)品种相当,而金黄茧品种健康性优于双亲,春、秋季张种产值均较对照(双亲)显著提高(+18.2%)。平均茧丝长为889.2米,平均解舒丝长478.0米,茧丝纤度2.95D,洁净度为99.5D,清洁度为93.4D,均与双亲和普通品种相当。双亲的虫蛹生命率为97%,杂交种达98%以上,高于双亲约1.5%。
产量表现: 2011年和2012年春秋季省区域试验单张蚕种平均产茧量47.3公斤,较双亲略低(-0.90%);2012年省生产试验46.2公斤,较双亲略低(-2.47%)。万头蚕产茧量20.0公斤,较双亲(16.5公斤)提高21.2%;万头蚕茧层量5.0公斤,比双亲(3.9公斤)提高22.6%。
饲养技术要点:1、品种养殖技术,包括种场繁育技术、蚕种保存技术、孵化处理技术、生产饲养技术等主要环节均与常规白茧品种相同;2、需要特别注意上蔟管理,做到及时上蔟,密度稍稀,控制环境湿度在较低水平(不超过85%为佳),及时采茧保存,以确保茧色鲜艳;3、注重消毒防病,严格催青标准,把好小蚕共育关,做到大蚕良桑饱食,确保产量;4、烘茧与缫丝煮茧温湿度比常规白茧低。
适宜养殖区域:贵州省的遵义市、贵阳市及毕节市等蚕区春、秋蚕期饲养,以及黔东南州的春季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