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名称: 广良甜 27 号
申 请 者: 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
育 种 者: 广东省良种引进服务公司
品种来源: W03-2×W04-7
特征特性: 南方(东南) 鲜食甜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83.0 天, 比对照粤甜 16 号晚 熟 3.0 天。株高 246 厘米, 穗位高 85 厘米, 穗长 20.6 厘米, 穗行数 12 -18 行, 穗粗 5.2 厘米, 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百粒重 42.1 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 感瘤黑粉 病、纹枯病、南方锈病。 皮渣率 9.36%, 还原糖含量 7.14%, 水溶性总含糖量 12.92%, 品尝 鉴定 86.7 分。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83.0 天,比对照粤甜 16 号晚 熟 3.0 天。株高 246 厘米, 穗位高 85 厘米, 穗长 20.7 厘米, 穗行数 12-18 行, 穗粗 5.3 厘米, 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百粒重 42.2 克。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小斑病, 感瘤黑粉 病、纹枯病、南方锈病。皮渣率 9.4%, 还原糖含量 7.1%, 水溶性总含糖量 12.9%, 品尝鉴 定 86.7 分。南方(西南)鲜食甜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89.0 天,比对照粤甜 16 号晚熟 3.5 天。株高 242 厘米, 穗位高 92 厘米, 穗长 20 厘米, 穗行数 12-18 行,穗粗 5.4 厘米, 穗轴白色, 籽粒黄色, 百粒重 44.2 克。接种鉴定,高感丝黑穗病,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 皮渣率 11.6%,还原糖含量 5.3%,水溶性总含糖量 16.7%,品尝鉴定 86.4 分。
产量表现: 2019-2020 年参加南方(东南) 鲜食甜玉米组国家统一区域试验, 两年平 均亩产 1108.6 千克, 比对照粤甜 16 号增产 9.4%。平均亩产 1108.6 千克, 比对照粤甜 16 号增产 9.4%。 2019-2020 年参加南方(东南) 鲜食甜玉米组国家统一区域试验,两年平均 亩产 1108.6 千克, 比对照粤甜 16 号增产 9.4%。平均亩产 1108.6 千克, 比对照粤甜 16 号 增产 9.4%。2019-2020 年参加南方(西南) 鲜食甜玉米组国家统一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 产 1032.2千克, 比对照粤甜 16 号增产 6.7%。平均亩产 1032.2 千克, 比对照粤甜 16 号增 产 6.7%。
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 春播一般地温在 12℃以上开始播种。 2.隔离种植: 与其它玉 米采取空间或时间隔离,防止串粉。3.合理密植: 种植 3500 株/亩左右。4.合理施肥: 增施 基肥, 及时追肥, 争取壮苗。施过磷酸钙 30-50 千克/亩, 氯化钾 20-30 千克/亩, 尿素 25-30 千克/亩。磷钾肥可一次性播种前作基肥施用,氮肥作追肥,在苗期、拔节期和大喇 叭口期分 3 次施用。5.水分管理: 玉米苗期怕涝,多雨季节应注意排水,追施苗肥时结合中 耕除草培土, 促进根系下扎。 6.病虫害防治: 综合防治病虫害, 注意茎腐病和纹枯病防治, 全生育期风险提示: 注意防治草地贪夜蛾,在大喇叭口期至花期风险提示: 注意防治玉米螟、 小菜蛾等。 7.及时采收,在吐丝后 20-22 天采收为宜。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安徽和江苏两省淮河以 南地区、上海市、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的国家东南 鲜食玉米区种植。适宜在广东、广西、上海、江西、福建、江苏、安徽、浙江和海南等甜玉 米种植区种植。建议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云南和重庆等甜玉米种植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