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1
品种名称:秀水33(原名:丙03-33)
作物类别:晚粳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甬单6号/丙98101//秀水994
产量表现:秀水33经2005年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02.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9.5%,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88.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95.8公斤,比对照增产10.5%。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0.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5.0%。
特征特性:该品种剑叶挺,叶色较浅,分蘖力较强,穗型中等,籽粒短圆形。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0.8天,比对照秀水63长2.0天;平均亩有效穗20.9万,成穗率78.9%,株高97.5厘米,穗长16.0厘米,每穗总粒数132.8粒,实粒数121.7粒,结实率91.6%,千粒重25.4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级,穗瘟1.5级,穗瘟损失率3.2%;白叶枯病3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7.3%,长宽比1.9,垩白粒率38.3%,垩白度7.3%,透明度2级,胶稠度63.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4%,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6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褐稻虱等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密穗型中熟晚粳稻,株高适中,抗倒性较好,株型较紧凑,整齐度好,结实率较高,丰产性好,落粒性中等。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感褐稻虱。后期转色好。米质较好。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2
品种名称:嘉粳3694
作物类别:晚粳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秀洲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嘉粳2335/秀水110//秀水110
产量表现:嘉粳3694经2004-2005年嘉兴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8.9公斤和548.3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63增产9.0%和7.4%,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嘉兴市区试平均亩产578.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8.2 %。2004-2005年宁波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79.5公斤和514.7公斤,分别比对照甬粳18增产9.0%和4.1%,分别达极显著和未达显著水平;宁波市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46.8公斤,比对照甬粳18增产6.5%。2006年嘉兴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0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7.5%。
特征特性:该品种叶色绿,叶姿挺,剑叶上举,生长整齐,长势好,株型较紧凑,茎杆粗壮、包节;穗直立,谷粒短、椭圆形,谷色黄,颖尖无芒,着粒密度中等,熟色好。嘉兴市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61.0天,比对照长2.0天;平均亩有效穗22.1万,成穗率65.4%,株高100.1厘米,穗长16.0厘米,每穗总粒数138.1粒,实粒数117.4粒,结实率85.0%,千粒重24.6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3.4级,穗瘟4.5级,穗瘟损失率16.2%;白叶枯病6.0级;褐稻虱6.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2.7%,长宽比1.8,垩白粒率38.5%,垩白度5.0%,透明度2级,胶稠度72.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7%,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密穗型中熟晚粳稻,株高适中,耐肥抗倒,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千粒重中等,生育期适中,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米质较好。适宜在嘉兴和宁波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3
品种名称:秀水128(原名:丙03-128)
作物类别:晚粳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丙98101/R9936//HK21
产量表现:秀水128经2004-2005年嘉兴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91.2公斤和553.8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63增产5.8%和8.5%,均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嘉兴市区试平均亩产572.5公斤,比对照增产7.1%。2004-2005年湖州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72.5公斤和513.9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63增产8.7%和5.4%,分别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两年湖州市区试平均亩产543.2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7.2%。2006年嘉兴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4.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8.5%。
特征特性:该品种叶色绿,叶姿上挺,剑叶上举;茎杆粗壮,矮杆包节;谷粒短、椭圆形,着粒较密,谷色黄,颖尖无芒,穗型略弯。嘉兴市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9天,与对照相仿;平均亩有效穗21.6万,成穗率72.2%,株高96.0厘米,穗长15.4厘米,每穗总粒数130.7粒,实粒数114.2粒,结实率87.4%,千粒重24.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结果,平均叶瘟0级,穗瘟1.5级,穗瘟损失率2.9%;白叶枯病4.0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5%,长宽比1.9,垩白粒率15.0%,垩白度1.9%,透明度2级,胶稠度72.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4%,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2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密穗型中熟晚粳稻,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耐肥抗倒,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生长整齐,熟色好。米质优,丰产性好。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高感褐稻虱。适宜在嘉兴和湖州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4
品种名称:嘉禾218
作物类别:晚粳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JS2/C211//J28///JH212
产量表现:嘉禾218经2004-2005年嘉兴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535.6公斤和503.9公斤,分别比对照秀水63减产4.2%和增产0.1%,分别达极显著和未达显著水平;两年市区试平均亩产519.8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2.1%。2006年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4.2公斤,比对照秀水63 增产1.3%。
特征特性:该品种叶色浓绿,叶片较长,剑叶上举;生长整齐,茎杆粗壮、包节;穗呈弯勾型,叶下禾,谷粒长,谷色黄,颖尖偶有短芒,着粒较稀,易落粒。嘉兴市两年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55.0天,比对照短5.0天;平均亩有效穗19.6万,成穗率70.0%,株高92.3厘米,穗长18.5厘米,每穗总粒数112.5粒,实粒数97.3粒,结实率86.5%,千粒重29.2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两年平均叶瘟0.3级,穗瘟2.8级,穗瘟损失率4.1%;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8.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7.7%,长宽比3.0,垩白粒率7.0%,垩白度0.9%,透明度1.5级,胶稠度7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9%,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密植,后期断水不宜过早。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半矮生型早熟晚粳稻,表现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与穗型中等,结实率好,千粒重高,粒型偏长。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米质较优。适宜在嘉兴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5
品种名称:嘉绍3号(原名:南繁2)
作物类别:晚粳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嘉991/单测205
产量表现:嘉绍3号经2004年绍兴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33公斤,比对照秀水110增产1.8%,未达显著水平;2005年绍兴市单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483.3公斤,比对照秀水110增产4.7%,达显著水平。两年市区试平均亩产558.2公斤,比对照秀水110增产3.2%。2006年绍兴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7.8公斤,比对照秀水110增产3.8%。
特征特性:该品种叶色较深,叶型厚实挺直,谷粒椭圆形,着粒较密,无芒。绍兴市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2.2天,比对照短1.0天;平均亩有效穗18.8万,成穗率85.1%,株高90.6厘米,穗长16.9厘米,每穗总粒数149.7粒,实粒数116.9粒,结实率78.1%,千粒重25.9克。经2005-2006年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2级,穗瘟3.5级,穗瘟损失率6.5%;白叶枯病5.0级;褐稻虱8.0级。经2004-2005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6%,长宽比1.8,垩白粒率27.5%,垩白度3.1%,透明度2级,胶稠度7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1%,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1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该品种耐肥性中等,中、后期须注意控制氮肥施用。注意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晚粳,株型介于密穗型与半矮生型之间,株型紧凑,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偏弱,穗形较大,无二次灌浆。谷粒黄亮,椭圆形。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绍兴地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6
品种名称:浙粳23(原名:ZH233)
作物类别:晚粳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湖州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ZH98272//DP51653/Rathu Heenati
产量表现:浙粳23经2004年省双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10.0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3.8%,未达显著水平;2005年省双季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481.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9.6%,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95.7公斤,比对照增产6.6%。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9.0公斤,比对照秀水63减产2.1%。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半矮生型,株高适中,株型紧凑,叶片中绿,剑叶挺、稍长,茎杆粗壮,抗倒性好,穗型长,着粒较密,稃尖无色,籽粒圆,千粒重较高。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8.3天,比对照长3.3天;平均亩有效穗21.4万,成穗率79.0%,株高99.7厘米,穗长18.7厘米,每穗总粒数99.6粒,实粒数90.4粒,结实率90.8%,千粒重27.6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6级,穗瘟7级,穗瘟损失率16.4%;白叶枯病4级;褐稻虱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71.6%,长宽比2.0,垩白粒率28.0%,垩白度4.6%,透明度3级,胶稠度6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0%,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2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稻瘟病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偏迟晚粳稻,分蘖力中等,生长繁茂,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米质优于对照。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7
品种名称:祥湖171(原名:丙03-171)
作物类别:晚糯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R2071糯//凡20/9408糯
产量表现:祥湖171经2004年省特早熟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04.9公斤,比对照秀水390增产6.2%,未达显著水平;2005年省特早熟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457.5公斤,比对照秀水390增产5.5%,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81.2公斤,比对照增产5.9%。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6.8公斤,比对照秀水390增产3.8%。
特征特性:该品种感光性较强,叶色中绿,叶姿较挺,剑叶上举,株高适中,株型集散适中,茎杆粗壮,生长整齐,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穗颈稍软,谷粒短圆形,着粒较密,颖尖淡褐色,颖壳黄色,熟色好,落粒性中等,千粒重高。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1.3天,比对照短0.4天;平均亩有效穗20.9万,成穗率67.0%,株高78.7厘米,穗长14.3厘米,每穗总粒数103.5粒,实粒数91.4粒,结实率88.3%,千粒重26.4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抗性鉴定,2004-2005年平均叶瘟0.2级,穗瘟1.0级,穗瘟损失率1.8%;白叶枯病4.3级;2005年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8.9%,长宽比1.8,白度1级,阴糯米率2%,胶稠度1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2等。
栽培注意要点:根据茬口适期播种,秧龄控制在20~25天;在嘉兴地区最迟播种期为7月10日前,注意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特早熟晚粳糯稻,丰产性好,株矮秆粗,生育期短,穗大粒多,粒重高,结实率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糯米品质优。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8
品种名称:秀优169
作物类别:杂交晚粳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嘉花1号A/XR69
产量表现:秀优169经2004年省单季杂交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54.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7.8%,达显著水平;2005年省单季杂交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67.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0.7%,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61.0公斤,比对照增产9.2%。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9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8%。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大穗品种,着粒密,株型好,颖尖无色、无芒,剑叶较小、直立,开角较小,后期熟色好,长势旺盛。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0.3天,比对照短0.2天;平均亩有效穗15.1万,成穗率67.7%,株高112.8厘米,穗长18.1厘米,每穗总粒数166.9粒,实粒数149.5粒,结实率89.6%,千粒重26.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1.0级,穗瘟损失率2.0%;白叶枯病3.5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9%,长宽比1.9,垩白粒率28.5%,垩白度4.9%,透明度2级,胶稠度7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4%,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褐稻虱等病虫害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杂交晚粳稻,生长整齐,茎杆粗壮,株高适中,分蘖力较弱,成穗率较高,穗大粒多,着粒密度高,丰产性好;后期青杆黄熟,抗倒性强。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09
品种名称:春优58
作物类别:籼粳杂交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春江12A/CH58
产量表现:春优58经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10.8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9.1%,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26.0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31.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618.4公斤,比对照增产24.9%。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8.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22.2%。
特征特性:该组合剑叶短、开角小,叶姿挺直,叶色较深,穗大粒多,穗弯钩型,着粒密,籽粒椭圆形,偶有芒。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0.6天,比对照长2.9天;平均亩有效穗17.4万,成穗率67.6%,株高124.4厘米,穗长19.5厘米,每穗总粒数208.4粒,实粒数173.9粒,结实率83.4%,千粒重23.9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3级,穗瘟2.5级,穗瘟损失率3.3%;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6%,长宽比2.2,垩白粒率39.8%,垩白度6.7%,透明度3级,胶稠度7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6%,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5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单季籼粳杂交晚稻,植株较高,株型紧凑,千粒重偏低,落粒性中等,耐肥抗倒。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0
品种名称:嘉优2号(原名:嘉优04-1)
作物类别:杂交晚粳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绍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长兴县种子公司、海盐县种子公司、诸暨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嘉60A/嘉恢30
产量表现:嘉优2号经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73.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8%,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12.7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7.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3.1公斤,比对照增产9.7%。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2.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3%。
特征特性:该组合叶姿挺直,剑叶短宽,叶色较深,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着粒较密,籽粒椭圆形、无芒,颖壳黄亮。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5.6天,比对照短2.2天;平均亩有效穗15.0万,成穗率71.7%,株高111.4厘米,穗长17.7厘米,每穗总粒数183.4粒,实粒数163.4粒,结实率89.1%,千粒重25.6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8级,穗瘟3.0级,穗瘟损失率4.0%;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8.8%,长宽比1.8,垩白粒率52.8%,垩白度11.2%,透明度3级,胶稠度7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1%,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6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密穗型中熟偏早杂交晚粳稻,株高适中,株型紧凑,落粒性中等,较耐肥抗倒。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1
品种名称:甬优9号(原名:02-E8)
作物类别:籼粳杂交稻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2号A/K306093
产量表现:甬优9号经2004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622.0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20.9%,达极显著水平;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71.4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1.4%,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596.7公斤,比对照增产16.2%。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99.3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8.5%。
特征特性:该组合穗型大,穗长弯钩型,谷粒中长,椭圆型,着粒较稀,稃尖无色,穗顶有芒,叶姿挺,叶色青绿,剑叶挺直,生长整齐,长势旺。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5.5天,比对照长5.1天;平均亩有效穗17.0万,成穗率67.5%,株高121.3厘米,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95.4粒,实粒数151.2粒,结实率77.4%,千粒重26.4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5级,穗瘟4级,穗瘟损失率7.7%;白叶枯病5.4级;褐稻虱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4.2%,长宽比2.6,垩白粒率26.8%,垩白度4.2%,透明度2级,胶稠度73.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2%,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稀植,控制后期氮肥用量;注意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偏迟单季籼粳杂交稻,易落粒,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好,成熟期清秀;结实率中等,千粒重较高,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2
品种名称:甬优10号(原名:甬糯2号A/K6962)
作物类别:杂交晚糯稻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甬糯2号A/K6962
产量表现:甬优10号经2003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57.4公斤,比对照甬优3号增产9.4%,达极显著水平;2004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31.5公斤,比对照甬优3号增产3.5%,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44.5公斤,比对照甬优3号增产6.5%。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0公斤,比对照甬优3号增产1.2%。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半矮生株型,植株紧凑,分蘖力中等,杆壮茎韧,节间短,叶鞘包节,叶色较绿,长穗下弯,谷色黄色,偶有顶芒,谷粒椭圆形,粒重,着粒密。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4.9天,比对照甬优3号长4.8天;平均亩有效穗13.2万,成穗率72.3%,株高113.0厘米,穗长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69.1粒,实粒数136.3粒,结实率79.7%,千粒重31.8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3-2004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4.5级,穗瘟5.0级,穗瘟损失率6.1%;白叶枯病4.2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3-2004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8.5%,长宽比2.0,碱消值6.8,胶稠度10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8%,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2等。
栽培注意要点:稀播培育壮秧,适当稀植,及时防治灰飞虱、褐稻虱、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粳型杂交晚糯稻。丰产性好,生长整齐,后期叶色清秀,易制繁种。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糯性好。适宜在我省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3
品种名称:甬优11号(原名:A1/6211)
作物类别:籼粳杂交稻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所、宁波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甬粳2号A/K216211
产量表现:甬优11号经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88.1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4.7%,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杂交晚粳稻区试,平均亩产585.5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22.6%,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86.8公斤,比对照增产18.5%。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9.6公斤,比对照秀水63增产16.6%。
特征特性:该组合植株较高,茎秆粗壮,剑叶直挺、略卷,谷粒团圆,有顶芒。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53.4天,比对照长5.7天;平均亩有效穗13.9万,成穗率69.5%,株高131.3厘米,穗长22.5厘米,每穗总粒数251.1粒,实粒数206.0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4.3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2级,穗瘟2.0级,穗瘟损失率3.5%;白叶枯病4.1级;褐稻虱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9.1%,长宽比2.2,垩白粒率20.5%,垩白度3.2%,透明度2级,胶稠度71.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0%,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6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稀植,注意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籼粳杂交稻,株型较紧凑,穗大粒多,生长繁茂,分蘖力中等偏弱,丰产性好,抗倒性强。感光性较强,后期转色较好。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稻瘟病抗性显著优于对照。适宜在我省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4
品种名称:宜香10号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香1A/宜恢10号
产量表现:宜香10号经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58.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5 %,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3.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2%,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0.6公斤,比对照增产7.4%。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4.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4%。
特征特性:该组合穗型较长,稃尖杆黄色,无芒;稻谷长粒形。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4.8天,比对照长1.6天;平均亩有效穗15.9万,成穗率63.3%,株高132.2厘米,穗长26.6厘米,每穗总粒数162.3粒,实粒数131.3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9.5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8级,穗瘟5.5级,穗瘟损失率21.2%;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7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46.4%,长宽比3.1,垩白粒率50.0%,垩白度8.6%,透明度2级,胶稠度6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0%,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后期注意控制氮肥用量,栽培上注意防倒;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杂交中籼,生育期适中,株型松紧适中,分蘖力较强,生长整齐,后期转色好,产量高。植株偏高,耐肥抗倒性偏弱。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米质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适宜在我省中低肥籼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5
品种名称:钱优1号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钱江1号A/浙恢7954
产量表现:钱优1号经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80.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6.1 %,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26.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0%,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53.7公斤,比对照增产12.1%。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7.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0%。
特征特性:该组合谷粒长粒型,颖尖紫色,偶有芒,茎杆细韧,叶姿挺直,剑叶短,叶片绿色。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2.3天,比对照短0.9天;平均亩有效穗17.4万,成穗率63.7%,株高117.9厘米,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67.2粒,实粒数137.0粒,结实率81.9%,千粒重26.6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5级,穗瘟6.0级,穗瘟损失率13.6%;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8.0%,长宽比2.8,垩白粒率55.5%,垩白度10.0%,透明度2级,胶稠度60.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0%,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后期控制氮肥的施用,注意防治稻瘟病和褐稻虱。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杂交中籼,株高适中,株型较紧凑,分蘖力较强,穗型中等,着粒较密,耐肥力中等,丰产性好。中感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米质较好。适宜在我省稻瘟病轻发籼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6
品种名称:协优315(原名:协优M15)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核所、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协青早A/浙恢M15
产量表现:协优315经2004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22.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4%,未达显著水平;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2.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17.5公斤,比对照增产6.9%。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8.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1.1%。
特征特性:该组合稃尖紫色,无芒,剑叶较短直立。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7.9天,比对照长3.3天;平均亩有效穗15.9万,成穗率61.4%,株高124.0厘米,穗长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43.0粒,实粒数124.3粒,结实率86.9%,千粒重28.0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3级,穗瘟5.0级,穗瘟损失率10.7%;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2.6%,长宽比2.8,垩白粒率65.8%,垩白度13.0%,透明度2级,胶稠度61.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5%,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于中熟偏迟杂交中籼,株高适中;分蘖力强,有效穗多,穗大粒多,后期青秆黄熟,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米质优于对照汕优63。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7
品种名称:泸香优8号(原名:XH038)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泸香91A/T461选
产量表现:泸香优8号经2004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81.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减产2.0%,未达显著水平;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9.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9%,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95.3公斤,比对照增产2.3%。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3.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1%。
特征特性:该组合植株较高,谷粒无芒,剑叶角度小,叶姿挺,叶片宽窄中等,叶片深绿,谷粒椭圆,稃尖紫色。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41.8天,比对照长7.2天;平均亩有效穗14.9万,成穗率61.1%,株高123.3厘米,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57.1粒,实粒数130.7粒,结实率83.2%,千粒重28.0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3级,穗瘟6.0级,穗瘟损失率17.8%;白叶枯病7.5级;褐稻虱7.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7.6%,长宽比2.7,垩白粒率65.3%,垩白度10.7%,透明度2级,胶稠度68.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7%,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提早播种,采取综合措施提高结实率。注意稻瘟病、白叶枯病及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迟熟杂交中籼,生育期较长,分蘖力中等,繁茂性好,茎秆粗壮,穗型较大,丰产性好,耐肥抗倒,青秆黄熟。制种产量较高。中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中感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稻瘟病、白叶枯病轻发籼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8
品种名称:白丰优48(原名:池优S48)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大学核农所、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白丰A/浙辐48
产量表现:白丰优48经2004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7.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8%,未达显著水平;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38.0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7.5%,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24.8公斤,比对照增产7.7%。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4.5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1%。
特征特性:该组合剑叶较挺,稃尖紫色,谷粒呈椭圆形,无芒。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7.1天,比对照长2.1天;平均亩有效穗15.7万,成穗率62.1%,株高121.8厘米,穗长22.9厘米,每穗总粒数152.4粒,实粒数135.6粒,结实率89.0%,千粒重27.9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0级,穗瘟3.0级,穗瘟损失率5.2%;白叶枯病6.4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4.9%,长宽比2.6,垩白粒率53.8%,垩白度9.7%,透明度2级,胶稠度65.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1%,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杂交中籼,株型松散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型中等,结实率高,高产稳产。株高适中;茎秆较粗壮,抗倒性好,后期转色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感褐稻虱。米质较好。稻瘟病抗性和米质明显优于对照汕优63。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19
品种名称:D优2527(原名:D优207)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四川农大高科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D200A/蜀恢527
产量表现:D优2527经2005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8.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6 %,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单季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22.2公斤,比对照汕优63 增产7.1%,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35.3公斤,比对照增产8.4%。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0.2%。
特征特性:该组合谷粒偏长、颖尖紫色,着粒较密,无芒,剑叶宽而长。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32.8天,比对照短0.4天;平均亩有效穗15.3万,成穗率61.4%,株高123.3厘米,穗长26.0厘米,每穗总粒数166.6粒,实粒数139.8粒,结实率84.0%,千粒重27.9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0.4级,穗瘟2.0级,穗瘟损失率3.7%;白叶枯病8.2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5.5%,长宽比3.0,垩白粒率56.8%,垩白度13.2%,透明度3级,胶稠度59.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7%,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控制中后期氮肥用量,防止倒伏;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的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杂交中籼,生育期适中,株型较紧凑,植株偏高,分蘖力较强,叶片挺,茎杆粗壮,长势旺,穗型中等,穗大粒多,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丰产性好,米质较优。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耐肥性偏弱,适宜在我省中低肥力籼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20
品种名称:中浙优86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浙A/T-86
产量表现:中浙优86经2004年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1.3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4.7%,未达显著水平;2005年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51.9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0.3%,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81.6公斤,比对照增产2.6%。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4.9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3.4%。
特征特性:该组合叶色浅绿,剑叶大小适中、挺直,粒形长,稃尖无色;分蘖力强,田间长势繁茂。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6.2天,比对照长3.8天;平均亩有效穗18.0万,成穗率57.7%,株高114.4厘米,穗长24.4厘米,每穗总粒数142.7粒,实粒数111.6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6.4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6级,穗瘟3.0级,穗瘟损失率7.9%;白叶枯病8.0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9.0%,长宽比3.1,垩白粒率39.5%,垩白度6.0%,透明度2级,胶稠度72.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5.6%,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当早播,注意防治白叶枯病和褐稻虱。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杂交晚籼,株形适中,抗倒性较好;穗长粒多,丰产性较好。中抗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21
品种名称:培两优8007(原名:培两优R8007)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培矮64S/R8007
产量表现:培两优8007经2004年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8.4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4.1%,未达显著水平;2005年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56.9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1.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82.7公斤,比对照增产2.8%。200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3.6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减产1.3%。
特征特性:该组合剑叶较长、挺直、内卷,稃尖褐色,无芒。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1.6天,比对照短0.8天;平均亩有效穗17.9万,成穗率65.3%,株高113.7厘米,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157.8粒,实粒数130.6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5.7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4-2005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4级,穗瘟1.0级,穗瘟损失率2.3%;白叶枯病7.0级;褐稻虱9.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4-2005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0.9%,长宽比2.9,垩白粒率49.8%,垩白度8.0%,透明度2级,胶稠度65.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2%,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适期播种,注意白叶枯病和褐稻虱防治。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两系杂交晚籼,株型适中,分蘖力中等,穗大粒多,生育期较短,耐肥性中等。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米质较优。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22
品种名称:中优1176(原名:中优R1176)
作物类别:杂交籼稻
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国稻高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中9A/R1176
产量表现:中优1176经2003年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18.7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3.7%,未达显著水平;2004年省杂交晚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5.2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3.4%,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12.0公斤,比对照增产3.6%。2005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2.9公斤,比对照汕优10号增产5.9%。
特征特性:该组合谷粒长粒型,稃尖无色,无芒;剑叶直立,剑叶开角小,叶色绿,落粒性中等,分蘖力强。省区试两年平均全生育期123.9天,比对照长3.5天;平均亩有效穗18.1万,成穗率64.5%,株高114.5厘米,穗长24.4厘米,每穗总粒数160.6粒,实粒数134.7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3.9克。经省农科院植微所2003-2004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2.2级,穗瘟4.0级,穗瘟损失率5.4%;白叶枯病8.2级;褐稻虱7.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2003-2004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59.9%,长宽比3.2,垩白粒率19.2%,垩白度3.3%,透明度1级,胶稠度79.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5%,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防治白叶枯病、褐稻虱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该组合属中熟杂交晚籼,生长整齐,株高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丰产性较好。后期青秆黄熟,抗倒性好。中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和褐稻虱。米质明显优于对照汕优10号。适宜在我省籼稻区作连作晚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23
品种名称:浙农34
作物类别:早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金97-47/中9740
产量表现:浙农34经2005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1.6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减产1.5%,未达显著水平;2006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47.1公斤,比对照嘉育293 减产2.1%,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74.4公斤,比对照减产1.8%。200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2.7%。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茎秆粗壮,叶片挺直,叶色浓绿,籽粒椭圆,颖壳淡黄色、无芒。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8.2天,比对照长1.1天;平均亩有效穗18.5万,成穗率74.4%,株高81.2厘米,穗长17.3厘米,每穗总粒数128.9粒,实粒数115.2粒,结实率89.3%,千粒重25.1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2级,穗瘟0级,穗瘟损失率0.0%;白叶枯病8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平均整精米率61.2%,长宽比2.0,垩白粒率100.0%,垩白度25.0%,透明度4级,胶稠度51.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4%,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6等。
栽培注意要点:该品种分蘖力中等偏弱,栽培上要注意适当增加落田苗数,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偏迟早籼类型,分蘖力中等偏弱,穗型较大,结实率高,千粒重较高,苗期较耐寒。抗稻瘟病,感白叶枯病。适宜在全省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24
品种名称:嘉育173(原名G03-173)
作物类别:早籼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G99-21/辐99-59
产量表现:嘉育173经2005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7.2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7.4%,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84.2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6.0%,达极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15.7公斤,比对照增产6.7%。200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4.0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5.0%。
特征特性:该品种苗期较耐寒,株型适中,叶片挺直,叶鞘青色,叶色中等略偏淡;成穗率高,穗型较大,结实率高;长粒型,谷粒淡黄色。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8.4天,比对照长1.4天;平均亩有效穗21.3万,成穗率79.4%,株高82.3厘米,穗长19.6厘米,每穗总粒数125.7粒,实粒数109.6粒,结实率87.2%,千粒重26.1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4级,穗瘟1.5级,穗瘟损失率1.8%;白叶枯病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两年平均整精米率58.2%,长宽比3.1,垩白粒率36.8%,垩白度3.9%,透明度3级,胶稠度48.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7.3%,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3等和4等。
栽培注意要点:在高肥地区种植要加强后期肥水管理,注意防倒。
审定意见:嘉育173属中熟偏迟早籼类型,丰产性好。该品种株高适中,穗型较大,株型好,分蘖力中等,后期青秆黄熟,耐肥抗倒性中等。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米质优。适宜在全省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25
品种名称:嘉早442(原名Z03-442)
作物类别:早籼稻
选育单位: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嘉早935/Z9538//Z00309
产量表现:嘉早442经2005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28.4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3.7%,未达显著水平;2006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70.6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3.0%,未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499.5公斤,比对照增产3.4%。200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3.4公斤,比对照嘉育293 增产2.7%。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集散度和繁茂性适中,生长较整齐;穗型中等,粒粗长,结实率中等,千粒重较高,易脱粒;剑叶略宽,叶色中绿,叶片较挺;植株较矮,抗倒性好。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8.0天,比对照长0.9天;平均亩有效穗22.0万,成穗率79.4%,株高76.1厘米,穗长18.1厘米,每穗总粒数114.0粒,实粒数97.8粒,结实率85.8%,千粒重27.6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0级,穗瘟1.0级,穗瘟损失率1.7%;白叶枯病5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两年平均整精米率51.3%,长宽比2.7,垩白粒率50.5%,垩白度6.7%,透明度3级,胶稠度53.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8%,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4等和6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适时收获,注意防治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早籼,株型适中,植株较矮,较耐肥抗倒,分蘖力中等,千粒重较高,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后期转色较好,米质与对照相仿。适宜在全省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26
品种名称:甬籼69
作物类别:早籼稻
选育单位: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嘉育143/G95-40-3
产量表现:甬籼69经2005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41.2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6.2%,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省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74.0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3.7%,达显著水平;两年省区试平均亩产507.6公斤,比对照增产5.0%。200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5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1.7%。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紧凑,剑叶挺笃,叶色较绿,穗型较大,穗弯,叶下禾,谷粒短圆。两年省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7.7天,比对照长0.6天;平均亩有效穗20.5万,成穗率77.0%,株高78.5厘米,穗长17.7厘米,每穗总粒数127.7粒,实粒数112.5粒,结实率88.1%,千粒重25.9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3.0级,穗瘟7.0级,穗瘟损失率17.2%;白叶枯病9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5-2006年米质检测,两年平均整精米率55.1%,长宽比2.3,垩白粒率100.0%,垩白度20.3%,透明度4级,胶稠度72.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8%,其两年米质指标分别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6等和5等。
栽培注意要点: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早籼,株高适中,分蘖力中等,抗倒性好,后期青秆黄熟,丰产性好。感稻瘟病,高感白叶枯病。适宜在全省作早稻种植。
审定编号:浙审稻2007027
品种名称:浙408
作物类别:早籼稻
选育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
品种来源:G9968/丰43
产量表现:浙408经2005年金华市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503.5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7.9%,达极显著水平;2006年金华市早籼稻区试,平均亩产468.6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7.8%,达极显著水平;两年金华市区试平均亩产486.1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7.9%。2007年金华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8.5公斤,比对照嘉育293增产5.8%。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集散适中,叶姿挺直,叶片较宽,叶色浓绿,谷粒粗长,稃尖无色,护颖白色,颖壳黄色。两年市区试平均全生育期108.1天,比对照嘉育293长0.4天;平均亩有效穗21.0万,成穗率76.9%,株高85.8厘米,穗长19.7厘米,每穗总粒数115.6粒,实粒数96.8粒,结实率83.7%,千粒重27.1克。经浙江省农科院植微所2005-2006年两年抗性鉴定,平均叶瘟1.9级,穗瘟4.0级,穗瘟损失率6.4%;白叶枯病5.0级。经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2006-2007年检测,两年平均整精米率40.9%,长宽比2.7,垩白粒率97.5%,垩白度16.4%,透明度4级,胶稠度76.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0.2%,其两年米质指标均达到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6等。
栽培注意要点:栽培上要注意控制氮肥施用总量,尤其是后期须看苗慎施氮肥,以防倒伏。
审定意见:该品种属中熟早籼类型,株型集散适中,株高中等,分蘖力较强,苗期较耐寒,穗数较多,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高。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适宜在金华市作早稻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