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
1、岳优华4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1号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岳4A×华恢4号(由448/桂99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1~122天,比对照金优463迟熟7天。株型适中,叶姿挺直,主茎叶片数13-14叶,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好,谷壳薄,颖尖无色、无芒。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90.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1万,穗长22.3厘米,每穗总粒数121.4粒,结实率73.8%,千粒重27.2克,谷粒长9.6mm,长宽比3.3。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8.2%,长宽比3.3,垩白米率43%,垩白度4.1%,胶稠度75mm,直链淀粉含量22.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1.5公斤,比对照金优974增产6.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5.9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8%(不显著)。2003年桂林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8.0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中北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晚稻6月底播种;一般旱育小苗3.1-4.1叶抛栽,水育小苗4.1-5.1移栽。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6.5×20cm,每蔸插2-3粒谷或抛栽密度28蔸/m2。3、施肥: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亩需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5公斤。4、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2、陆两优28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2号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陆18S×华28(由“湘早籼7号/浙852///4333/86-70//86-19”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3~115天,与对照金优463相仿。株型适中,主茎叶片数12-13叶,剑叶长21厘米左右,宽约1.7厘米,夹角小,叶色绿,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好,谷壳薄,籽粒淡黄色,稃尖紫色、无芒。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96.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1万,穗长20.2厘米,每穗总粒数120.0粒,结实率81.7%,千粒重25.8克,谷粒长9.5mm,长宽比3.2。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29.0%,长宽比3.2,垩白米率67%,垩白度14.7%,胶稠度60mm,直链淀粉含量21.5%。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6.79公斤,比对照金优974增产12.6%(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3.6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3%(不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5.0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2.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中北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旱育秧3.1-4.1叶抛栽,水育秧4.1-5.1移栽。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6.5×20cm,每蔸插2-3粒谷或抛栽密度28蔸/m2,每亩插(抛)基本苗8-10万。3、施肥: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亩需纯氮11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5公斤。4、根据病虫预测预报及时施药防治病虫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金优402、金优463的地区种植。
3、湘优402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3号
选育单位:湖南省洪江先丰种业有限公司、桂林市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 湘8A×R402
报审单位:桂林市种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7~117天,比对照金优463迟熟2-3天。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叶姿较挺,剑叶长30.8厘米左右,宽约1.8厘米,夹角小,熟期转色好。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94.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1.1万,穗长20.5厘米,每穗总粒数114.7粒,结实率74.4%,千粒重28.8克,谷粒长10.0mm,长宽比3.6。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 整精米率38.8%,长宽比3.1,垩白米率59%,垩白度10.6%,胶稠度90mm,直链淀粉含量23.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7.7公斤,比对照金优974增产8.0%(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2.1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0%(不显著)。2003年桂林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8.5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3.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中北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4.5-5.1移栽,秧龄25-30天。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18cm或15×18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28蔸/m2。3、施肥: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亩需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5公斤。4、及时防治病虫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金优402、金优463的地区种植。
4、T优433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4号
选育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T98 A×P433(由TO463/R207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7~115天,比对照金优463迟熟2天左右。株型适中,叶色绿,叶舌、叶耳白色,熟期转色好。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96.1厘米,每亩有效穗17.8万,穗长21.2cm,每穗总粒数143.2粒,结实率72.4%,千粒重25.3克。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4.5%,长宽比3.0,垩白米率44%,垩白度7.3%,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含量21.0%。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44.7 公斤,比对照金优974增产6.8%。2003年参加桂中北稻区早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9.2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1.4%(不显著)。2003年桂林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1.6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0.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中北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旱育秧3.5叶移栽,水育秧4.5叶移栽。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19.2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施肥: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6:9,注意前促、中控、后补多次追肥。4、及时防治病虫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金优402、金优463的地区种植。
5、T优463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5号
选育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T98A×T0463(由TO974/R402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0~116天,比对照金优463迟熟4天左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好。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03.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4万,穗长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30.7粒,结实率82.6%,千粒重26.9克。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4.4%,长宽比3.3,垩白米率40%,垩白度5.6%,胶稠度52mm,直链淀粉含量21.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5.8公斤,比对照金优974增产7.5%(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68.4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0.9%(不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5.1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2.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中北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旱育秧3.5叶移栽,水育秧4.5叶移栽。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0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施肥:亩施纯氮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6:9。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金优402、金优463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6、T优974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6号
选育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T98A ×T0974
报审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4~115天,与对照金优463相仿。株型适中,叶片直立,叶鞘、稃尖无色,抗倒性好。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95.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2万,穗长22.1厘米,每穗总粒数142.0粒,结实率68.3%,千粒重24.3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5.4%,长宽比3.4,垩白米率21%,垩白度2.4%,胶稠度70mm,直链淀粉含量21.6%。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30.8公斤,比对照金优974增产3.9%(显著); 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65.9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1.4%(不显著)。2003年桂林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8.5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1.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中北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旱育秧3.5叶移栽,水育秧4.1-4.5叶移栽,秧龄25天以内。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0cm,每蔸插2-3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施肥:亩施纯氮10公斤,氮磷钾比例为10:6:9,应重施基肥,早追肥,早管理。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稻虱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金优402、金优463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7、金优2155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7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金23A×明恢2155(由K59/多系一号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4~120天,比对照粤香占早熟4天左右。株型适中,剑叶直立稍卷曲,抗倒性稍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21.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2万,每穗总粒数147.4粒,结实率85.4%,千粒重28.1克。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7.3%,长宽比3.0,垩白米率87%,垩白度22.2%,胶稠44mm,直链淀粉含量20.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555.9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12.9%。2003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5.9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7.6%(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8.1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0.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中旬播种,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移栽,秧龄25-30天。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7×20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28蔸/m2。3、加强肥水管理:应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亩施纯氮9公斤左右,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6:2:2:1。浅水促蘖,够苗搁田,湿润分化,薄水扬花,干湿灌浆。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稻虱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8、78优185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8号
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T78A×明恢185(由明恢77//测64/93gk095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4~120天,比对照粤香占早熟4天左右。株型适中,叶色淡绿,熟期转色好。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6.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0万,穗长25.0厘米,每穗总粒数150.0粒,结实率83.5%,千粒重25.4克。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38.4%,长宽比2.6,垩白米率79%,垩白度15.0%,胶稠度46mm,直链淀粉含量20.3%。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98.0公斤,比粤香占增产1.1%。2003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7.3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10.0%(极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0.2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减产1.4%。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中旬播种,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移栽,秧龄25-30天。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7×20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加强肥水管理:应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亩施纯氮9公斤左右,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为6:2:2:1,浅水促蘖,够苗搁田,湿润分化,薄水扬花,干湿灌浆。4、注意防治病虫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地区种植。
9、H28优207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9号
选育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H28A×R207
报审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4~120天,比对照粤香占早熟4天左右。株型适中,叶片直立,叶鞘、稃尖无色,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06.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2万,穗长22.0厘米,每穗总粒数126.1粒,结实率83.3%,千粒重27.5克,谷粒长宽比3.2。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7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0.5%,长宽比3.2,垩白米率9%,垩白度3.4%,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12.9%。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82.1 公斤,比对照金优77增产1.4%;2003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2.7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4.9%(不显著)。2003年桂林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2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1.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中旬播种,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移栽,秧龄25天左右。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7×20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28蔸/m2。3、采用前攻、中稳、后控的肥水管理措施。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0、雁两优9218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0号
选育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雁农S×92-18(由92-15/桂朝七号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湖南省衡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7~121天,比对照粤香占早熟2天左右。株型适中,叶姿挺直,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0.8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2万,穗长21.2厘米,每穗总粒数164.6粒,结实率78.4%,千粒重24.1克。抗性:苗叶瘟6级,穗瘟5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8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6%,长宽比2.0,垩白米率97%,垩白度32.5%,胶稠度48mm,直链淀粉含量25.5%。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84.1 公斤,比对照金优77增产1.8%;2003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3.8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7.2%(显著)。2003年桂林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1.1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3.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中旬播种,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移栽,秧龄25天左右。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7×20cm,每蔸插2-3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氮磷钾肥比例为1:0.5:1.2,浅水分蘖,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1、新两优821(原名:新华S/821)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1号
选育单位:安徽荃银农业高科技研究所
品种来源: 新华S×821R
报审单位:钟山县种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6~122天,与对照粤香占相仿;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2~115天,比对照中优838早熟4天左右。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叶姿稍披,抗倒性好,较难落粒。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2.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5.4万,穗长25.6厘米,每穗总粒数168.7粒,结实率70.9%,千粒重26.4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22.9%,长宽比3.1,垩白米率27%,垩白度9.9%,胶稠度85mm,直链淀粉含量11.9%。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桂中北稻作区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4.6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7.4%(显著);晚稻继续参加桂中北稻作区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62.6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4.6%(不显著)。2003年贺州市生产试验,早稻平均亩产523.6公斤,比对照金优桂99增产6.9%;晚稻平均亩产453.4公斤,比对照金优253增产9.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中旬播种,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早稻秧龄应控制在25天以内,晚稻秧龄控制在20天以内。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6.5cm或17×23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亩施纯氮12-14公斤,氮磷钾肥比例为1:0.8:1;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避免断水过早。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12、金优315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2号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
品种来源: 金23A×T315(由测64-49/密阳46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大学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3~120天,比对照粤香占早熟4天左右;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2~113天,比对照中优838早熟7天左右。株型适中,抗倒性稍差,较易落粒。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3.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5万,穗长24.1厘米,每穗总粒数144.0粒,结实率76.7%,千粒重25.4克。抗性:苗叶瘟8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9.6%,长宽比3.0,垩白米率87%,垩白度20.4%,胶稠度65mm,直链淀粉含量25.5%。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桂中北稻作区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38.1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10.1%(极显著);晚稻继续参加桂中北稻作区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4.8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2.8%(不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6.8公斤, 比对照中优838增产3.3%。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中旬播种,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中后期注意控氮肥和防倒伏,亩施纯氮9公斤左右;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13、安两优1号(原名:安两优选1)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3号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广西区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 安湘S×ZSP选1(由不具恢复能力的粳稻品种“中作59”经空间诱变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区种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桂中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4-123天,比对照粤香占早熟3天左右,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3~113天,比对照中优838早熟5天左右。株型适中,叶姿稍披,叶鞘、颖尖紫色,熟期转色好,易落粒。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05.3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9万,穗长21.1厘米,每穗总粒数148.4粒,结实率75.7%,千粒重25.6克,谷粒椭圆形,谷粒长宽比3.04。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0级,试点田间观察发现轻级穗颈瘟。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8%,长宽比2.4,垩白米率98%,垩白度30.4%,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9.6%。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桂中北稻作区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97.0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增产1.7%(不显著);晚稻续试,平均亩产449.9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1.7%(不显著)。贺州市早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83.3公斤,比对照优Ⅰ253增产5.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中旬播种,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早稻秧龄应控制在25天以内,晚稻秧龄控制在20天以内。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配合使用;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14、中优679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4号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
品种来源: 中九A×测679(由IR661//IR2061/合浦野生稻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大学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9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4天左右;在桂中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7~117天,比对照中优838早熟2天左右。株型适中,叶色绿,叶姿和长势一般,剑叶长42厘米左右,宽约2.2厘米,熟期转色一般,较易落粒,抗倒性稍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21.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1万,穗长25.2厘米,每穗总粒数136.5粒,结实率79.6%,千粒重26.4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8%,长宽比3.2,垩白米率18%,垩白度2.8%,胶稠度81mm,直链淀粉含量19.4%。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94.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2.0%;晚稻参加桂中北稻作区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8.7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1.5%(不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19.7公斤, 比对照中优838减产0.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南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桂中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秧龄20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中后期注意控氮肥和防倒伏,亩施纯氮9公斤左右;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金优桂99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15、中优258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5号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中九 A×测258(由IR661/田东野生稻//IR36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3天左右;在桂中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5~117天,与对照中优838相仿。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抗倒性稍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20.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8万,穗长25.7厘米,每穗总粒数140.4粒,结实率75.3%,千粒重26.3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8.6%,长宽比3.1,垩白米率28%,垩白度4.8%,胶稠度58mm,直链淀粉含量24.4%。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72.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6.4%;晚稻参加桂中北稻作区中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47.7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1.2%(不显著)。早稻南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3.6公斤,比对照中优838增产4.0%。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南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桂中晚稻6月底7月上旬播种,秧龄20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中后期注意控氮肥和防倒伏,亩施纯氮9公斤左右;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金优桂99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16、金优966(原代号F3003)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6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金23A×96-6(由R1318//R6078/R21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4-5天。株型较紧束,叶姿挺直,熟期转色较好,抗倒性稍差,较易落粒。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2.4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0万,穗长24.7厘米,每穗总粒数127.7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9.9克。抗性:苗叶瘟5级,穗瘟7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1.5%,长宽比3.3,垩白米率59%,垩白度16.5%,胶稠度51mm,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2.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7%(极显著);2003年早稻续试,平均亩产554.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1%(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33.8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6.7%。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晚稻7月上旬播种,秧龄20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适当增施磷钾肥,切忌后期偏施氮肥,防止倒伏;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特优63、金优桂99的稻瘟病轻发区种植。
17、特优649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7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龙特甫A×649(由含粳稻血缘的501/桂99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1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3天左右。株型较紧束,熟期转色较好,谷粒白壳,椭圆形,无芒,抗倒性稍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3.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1万,穗长22.6厘米,每穗总粒数163.9粒,结实率78.1%,千粒重26.9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9.6%,长宽比2.5,垩白米率84%,垩白度17.6%,胶稠度43mm,直链淀粉含量20.1%。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4.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8%(不显著);2003年早稻续试,平均亩产526.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7%(不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96.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0.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5.1叶移栽,水育秧6.1叶左右移栽;晚稻7月上旬播种,秧龄25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28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增施磷钾肥,防止倒伏;浅灌为主,够苗重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特优63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18、八红优256(原名:红优256)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8号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
品种来源: 八红A×测256(由IR56/田东野生稻//IR2061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大学支农开发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1-3天。株型适中,叶色淡绿,叶姿较挺直,叶鞘、稃尖紫色,熟期转色较好,谷粒无芒,植株偏高,抗倒性稍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23.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5万,穗长25.4厘米,每穗总粒数148.4粒,结实率78.1%,千粒重26.6克,谷粒长宽比3.4。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5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4%,长宽比2.9,垩白米率26%,垩白度5.7%,胶稠度48mm,直链淀粉含量21.4%。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72.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0.5%(不显著);2003年早稻续试,平均亩产516.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0.6%(不显著)。2003年早稻南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2.4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0.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5.1叶移栽,水育秧6.1叶左右移栽;晚稻7月上旬播种,秧龄25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3.1cm或17×20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28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比例为1:0.6:1;浅灌为主,够苗重晒田,后期干干湿湿,防止倒伏。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特优63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19、金优975(原代号F3005)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19号
选育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四川中正科技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金23A×97-5(由明恢63/辐恢838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农作物品种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2天左右,比对照特优63早熟3天左右。株型适中,熟期转色好。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3.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1万,每穗总粒数156.7粒,结实率77.1%,千粒重26.9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9%,长宽比3.0,垩白米率76%,垩白度24.3%,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含量20.3%。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90.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1.1%;2003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04.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1.7%(不显著)。2003年早稻百色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08.7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6.5×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增施磷钾肥;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金优桂99、金优253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20、博Ⅲ优273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20号
选育单位: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博ⅢA×R273(由08/测647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光籼型杂交水稻,桂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20天左右,比对照博优253早熟1-2天,株型适中,叶色浓绿,叶姿一般,耐寒性强,熟期转色中,抗倒性强,落粒性难。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0.2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0万,穗长24.4厘米,每穗总粒数140.6粒,结实率92.1%,千粒重25.5克。抗性:苗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7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1.6%,长宽比2.6,垩白米率23%,垩白度4.5%,胶稠度82mm,直链淀粉含量14.0%。
产量表现:2000年晚稻参加玉林市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7.6公斤,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3.4%(显著),2001年晚稻续试,平均亩产508.5公斤,比对照博优桂99增产3.8%(显著);2001年玉林市生产示范,亩产568.9公斤。2003年参加自治区桂南感光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2.0公斤,比对照博优253增产1.4%(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南晚稻7月上旬播种,秧龄25天左右移栽或3.5-4叶抛栽。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3×23.1cm或13.3×26.7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亩施纯氮10-12公斤,搭配相应的磷钾肥;浅灌为主,间歇露田,够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博优桂99、博优253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21、中优106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21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 中九A×桂R106(由IRBN106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5-122天,比对照七桂占早熟2天左右;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1-115天,与对照七桂占相仿。株型适中,叶姿披垂,叶片小、淡绿色,较易落粒,抗倒性稍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05.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0.7万,穗长23.7厘米,每穗总粒数154.2粒,结实率73.5%,千粒重20.8克。抗性:苗叶瘟3级,穗瘟3级,白叶枯病3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9.3%,长宽比2.9,垩白米率30%,垩白度8.0%,胶稠度86mm,直链淀粉含量23.8%。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20.1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6.4%(极显著);晚稻续试,平均亩产426.0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2.7%,(显著)。晚稻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29.0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2.6%。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桂南3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晚稻6月底7月初播种,秧龄20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3×23.3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增施磷钾肥,不宜偏施氮肥;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注意防治纹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地区种植。
22、玉香占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22号
选育单位: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利用西山香与优质水稻材料281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玉林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籼型常规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1-124天,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左右;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5-118天,比对照七桂占迟熟4天左右。株型适中,叶姿挺直,抗倒性较强。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03.0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7万,穗长22.0厘米,每穗总粒数135.2粒,结实率76.9%,千粒重22.7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3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6%,长宽比3.1,垩白米率19%,垩白度3.9%,胶稠度77mm,直链淀粉含量14.3%。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4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7.2%(极显著);晚稻续试,平均亩产420.9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1.4%,(显著)。2003年早稻玉林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5.2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9.1%。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桂南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桂中、桂南晚稻6月底7月初播种,秧龄20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3×20cm,每蔸插3-4粒谷。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七桂早、珍桂矮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23、桂香2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23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利用“八桂香”与“粤香占”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籼型常规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0-124天,与对照七桂占相仿;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0-116天,比对照七桂占迟熟2天左右。株型适中,叶色淡绿,熟期转色较好。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0.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2万,穗长23.1厘米,每穗总粒数116.2粒,结实率79.6%,千粒重26.0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3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4.9%,长宽比3.3,垩白米率31%,垩白度4.0%,胶稠度74mm,直链淀粉含量12.9%。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6.7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11.0%(不显著);晚稻续试,平均亩产409.8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8.4%(不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92.7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9.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桂南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桂中、桂南晚稻6月底7月初播种,秧龄20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3×20cm,每蔸插3-4粒谷。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七桂早、珍桂矮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24、博香占3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24号
选育单位: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 利用“香1号”与香型新品系136(香1号/36辐)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博白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籼型常规水稻,在桂南、桂中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4天左右,比对照七桂占迟熟3天左右;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8-119天,比对照七桂占迟熟7天左右。株型适中,叶姿披垂,抗倒性稍差。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1.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2.5万,穗长23.0厘米,每穗总粒数116.4粒,结实率77.1%,千粒重19.7克,谷粒金黄色。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0%,长宽比3.0,垩白米率1%,垩白度0.1%,胶稠度89mm,直链淀粉含量12.2%。
产量表现:2003年早稻参加优质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384.4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减产6.6%(不显著);晚稻续试,平均亩产385.7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2.0%(不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51.1公斤,比对照七桂占增产4.5%。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桂南早稻3月上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桂中、桂南晚稻6月底7月初播种,秧龄20天左右。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3×23.1cm或13.3×26.4cm,每蔸插4粒谷或抛栽密度33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亩施纯氮10公斤,五氧化二磷5公斤,氧化钾7公斤;浅灌为主,间歇露田,够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种植七桂早、珍桂矮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25、株两优02
品种认定编号:XS046-2002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株1S×ZR02(由“湘早籼7号/浙852///4333/86-70//86-19”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桂中、桂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03~113天,与对照金优463相仿。株型适中,主茎叶片数12-13叶,剑叶长22厘米左右,宽约1.5厘米,夹角小,叶姿较挺,熟期转色好,谷壳薄,颖尖无芒。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97.1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8.7万,穗长20.4厘米,着粒密,每穗总粒数122.3粒,结实率83.1%,千粒重25.8克,谷粒长9.5mm,长宽比3.2。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6级,褐稻虱8.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40.0%,长宽比3.2,垩白米率77%,垩白度23.9%,胶稠度81mm,直链淀粉含量22.2%。
产量表现:2002年参加桂中北稻作区早稻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51.4公斤,比对照金优974增产8.9%(极显著);2003年续试,平均亩产485.6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增产2.8%(不显著)。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1.7公斤,比对照金优463减产0.8%。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桂中北早稻3月中下旬播种,一般旱育秧3.1-4.1叶抛栽,水育秧4.1-5.1移栽。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6.5×20cm,每蔸插2-3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施肥:采取施足基肥,早施追肥,巧施穗肥的施肥方法,亩需纯氮11公斤,五氧化二磷6公斤,氧化钾6.5公斤。4、注意防治稻瘟病等病虫害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已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认定,可在种植金优402、金优463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26、培两优93(原名:培两优9113)
品种认定编号:XS051?2002
选育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培矮64S×岳恢9113(由CY8541/9023//H33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湖南省岳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3天左右,与对照特优63相仿。株叶型适中,叶色深绿,叶鞘、叶枕紫色,熟期转色好,抗倒性较强,较易落粒。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07.9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9.5万,穗长22.4厘米,每穗总粒数137.7粒,结实率83.9%,千粒重22.8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7%,长宽比3.2,垩白米率66%,垩白度13.5%,胶稠度62mm,直链淀粉含量24.7%。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525.9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8.3%;2003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1.3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0.3%(不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1.6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2.2%。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初播种,旱育秧4.1~5.1叶移栽,水育秧6.1叶左右移栽。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6.5×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亩施纯氮13公斤左右;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已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认定,可在种植特优63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27、红莲优6号(原代号:红莲2号)
品种认定编号:鄂审稻009?2002
选育单位:武汉大学
品种来源: YT-07A(红莲粤泰A的提纯选系)×YD6-05(扬稻6号的测交选系)
报审单位:武汉大学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6-133天,比对照特优63迟熟3-7天。株型较松散,叶色浓绿,叶鞘、稃尖绿色,熟期转色一般。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20.5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7.3万,穗长21.9厘米,每穗总粒数143.4粒,结实率78.2%,千粒重27.4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0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1%,长宽比3.0,垩白米率50%,垩白度8.5%,胶稠度42mm,直链淀粉含量21.1%。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502.1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3.4%;2003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4.0公斤,比对照特优63增产0.2%(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初播种,旱育秧4.1~5.1叶移栽,水育秧6.1叶左右移栽。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2×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28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氮磷钾肥配合使用;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干干湿湿。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已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认定,可在种植汕优63的非稻瘟病区作中稻种植。
28、两优1193
品种认定编号:鄂审稻005?2003
选育单位:武汉大学
品种来源: 1103S×810093(由R527/绵恢725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武汉大学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在桂南作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16-120天,比对照特优63早熟5-7天。株型适中,稃尖紫色,熟期转色好。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平均值):株高110.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6.2万,穗长24.6厘米,每穗总粒数126.6粒,结实率85.7%,千粒重29.3克。抗性:苗叶瘟7级,穗瘟9级,白叶枯病9级,褐稻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7.6%,长宽比2.9,垩白米率56%,垩白度13.4%,胶稠度72mm,直链淀粉含量11.4%。
产量表现:2002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71.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2.9%;2003年早稻参加桂南稻作区迟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10.2公斤,比对照特优63减产0.6%(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和移栽:种子消毒处理,早稻3月上中旬播种,旱育秧4.1叶移栽,水育秧5.1叶左右移栽。 2、栽插密度:插植规格13.4×23.1cm,每蔸插2粒谷或抛栽密度30蔸/m2。3、肥水管理:施足基肥,早追肥,亩施纯氮13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2:1:1.5;浅灌为主,间歇露田,足苗晒田,后期防止断水过早。4、注意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已经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符合广西水稻品种审定标准,予以认定,可在种植汕优64、金优207的非稻瘟病区种植。
二、玉米
1、正大868(原代号:正大2122)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01号
选育单位: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品种来源:G301M×G408F。母本G301M是从墨西哥群体选育而成,父本G408F是从桂单22号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早造114天左右,晚造92天左右。株型平展,一般株高240cm,穗位高84cm。穗筒形、黄色半硬粒型,穗轴白色,穗长约19.1cm,穗粗约5.0cm,秃顶约2.1cm,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4.5,千粒重约311g,出籽率80.2%,空杆率0.1%,倒伏率6.8%。幼苗长势较好,植株整齐,中后期生长旺盛,果穗粗大均匀,但包叶稍松,秃顶稍长。抗病虫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抗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绣病,抗玉米螟。品质测定:容重766g/L,粗蛋白10.76%,粗脂肪4.27%,粗淀粉73.00%,赖氨酸0.26%。
产量表现: 2002年早晚两造参加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55.7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5.5%。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早造平均亩产473.8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6.1%;晚造平均亩产463.3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13.5%。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0.7公斤,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2.5%。
栽培技术要点:1、气温稳定在12℃以上为适播期。2、密度为3000?3500株/亩,亩用种1.5?2kg。播后如遇大雨天气,土壤板结,通气不良时,要及时进行人工松土以利确保出苗整齐。3、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攻苞肥,一般亩施尿素20 kg,磷肥40 kg,钾肥25kg。4、出苗至拔节期,注意防治小地老虎;拔节至抽雄前防治玉米螟,中后期注意防大小斑病,可先剥除病叶,结合农药喷施。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中以南地区种植,但应注意防治纹枯病。
2、玉美头103(原代号:SC0101)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02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陕72-1-1-1×苏BC。陕72-1-1-1是利用陕综5号用系谱法经6代自交选育而成。苏BC是以辐苏1为轮回亲本与辐苏1×苏11回交3代后再自交4代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早造111天左右,晚造87天左右。种子硬粒型,种皮黄色,千粒重约240g。苗期第一叶叶片匙形、叶鞘紫色,中后期主茎、叶鞘以及叶片均为绿色,分蘖率0.5%,长势旺盛。株型平展,一般株高230cm,穗位高90cm,叶长104.0cm,叶宽9.8cm,叶片总数为17-18,穗位叶倒数第5-6片,保绿度60.5%。雌雄花期协调,雄穗主枝长约24.5cm,有10个分枝左右,雄花紫红色,花丝紫色,花粉黄色,从开始散粉到雌花吐丝相隔2天,花粉量大,散粉期长达6天。果穗筒型,一般果柄长6.8cm,穗长18.4 cm,穗粗4.8cm,秃顶约1.3cm,穗行幅度12-16行,平均穗行数13.6,千粒重295g,出籽率86.1%,空杆率0.3%,倒伏率7.2%。胚乳黄色,硬粒型,排列整齐,红色穗轴,苞叶能完整紧密地包在果穗上。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小斑病,中抗纹枯病,抗青枯病,高抗丝黑穗病、黑粉病、绣病,中抗玉米螟。品质测定:容重768g/L,粗蛋白10.81%,粗脂肪4.12%,淀粉71.89%,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2001年晚造、2002年早造参加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33.7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2.1%。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平均亩产449.0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5.1%。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69.9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9.3%。
栽培技术要点:①选地。能排涝的旱地、坡地、水田均可种植。②温度稳定在10-12℃以上即可播种,秋播在立秋前后10天左右播种。③肥力中上的地块亩种植3300株,肥力较低的地块亩种植3600-3800株为宜。④及时定苗、合理排灌确保全苗齐苗;科学施肥,基肥以农家肥、复合肥为主,适当追施速效肥;防治虫害,苗期主要防治铁甲虫和地老虎,可以采用人工捕杀或撒毒饵能保全苗,后期防治玉米螟和蚜虫效果好。⑤在苞叶变黄后收获。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
3、桂玉505(原代号:LD05)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03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技发展公司
品种来源: L2250×D3305。母本L2250是1997年秋从桂单22号中选出优良单株,经过连续多年自交、筛选、鉴定而成的自交系,父本D3305是1997年秋从登海3号中选出优良单株,经过连续多年选育而成的自交系。
报审单位:广西农业科技发展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早造115天左右,晚造89左右天。叶片数18-19张,叶茎张角45度,穗上部叶片数6张,株型半紧凑,雄穗发达,分枝15-17个,花药浅紫色,花粉量大,果穗苞叶绿色,顶部着生旗叶,花丝浅绿色。一般株高238cm,穗位高86cm,穗长18.7cm,穗粗5.0cm,秃顶2.5cm,穗行幅度12-18行,平均穗行数15.5,千粒重309g,出籽率82.5%,空杆率0.4%,倒伏率6.8%。果穗筒形、黄色半硬粒型,轴色白色。抗病虫接种鉴定: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感纹枯病,高抗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绣病,抗玉米螟。品质测定:容重762g/L,粗蛋白10.28%,粗脂肪4.74%,淀粉70.90%,赖氨酸0.27%。
产量表现: 2002年早晚两造参加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51.4kg,比对照桂单22号亩增产2.7%。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平均亩产447.1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4.6%。2003年早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32.8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4.6%。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平地及中等肥力的旱坡地种植。2、温度稳定在12°C以上播种,精细整地,播种和覆盖土以2cm左右为好。3、中等肥力的地块种植密度以3200株/亩为宜。4、一般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2500kg,磷肥25kg作基肥,播种时亩施进口复合肥15kg作种肥,追肥以速效的化肥为主,一般亩施纯N素20kg,纯P素(P2O5)6-8kg,纯K素(K2O)18kg。5、栽培过程中注意控制田间湿度,后期避免重施氮肥,及时防治纹枯病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但应注意防治纹枯病。
4、南校968(原代号:9661)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04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品种来源:南99×辐289。自交系南99是由墨黄9号、9698、CML301、9824、台南20号、苏湾等种质组成的亚热带种质群体的轮回改良C1群体中选株连续自交而成。自交系辐289是1995年春用辐218与美国先锋杂交种选系7922杂交,用7922回交两次,经过自交六代获得。
报审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早造约112天,晚造约90天。种子黄色、硬粒。株型平展,一般株高212cm,穗位高68cm,总叶数20片,苞位倒数第6叶,叶型呈波浪型,苞叶色浅,较长较紧;雄花黄色,分枝9~14条,花粉量多,花粉颜色黄色;雌花的花丝淡紫色,雌雄吐丝散粉间隔2天。果穗筒形、黄色半硬粒型,果穗外观中,穗轴白色,一般穗长19.3cm,穗粗4.8cm,秃顶1.6cm,穗行幅度12-16行,平均穗行数14.3,千粒重282g,出籽率82.3%。空杆率0.7%,倒伏率6.8%。抗病虫接种鉴定:高抗大斑病,抗小斑病,感纹枯病,中抗青枯病,高抗丝黑穗病、黑粉病、绣病和玉米螟。品质测定:容重763g/L,粗蛋白10.41%,粗脂肪4.47%,淀粉73.86%,赖氨酸0.28%。
产量表现: 2001年早造、2002年晚造参加筛选试验,平均亩产420.0kg,比对照桂单22号减产1.1%。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平均亩产435.1kg,比对照桂单22增产1.8%。2003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49.0kg,比对照桂单22号增产4.4%。
栽培技术要点:1、亩施优质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配方施肥,亩施纯氮素15~18公斤,磷素(P2O5)5-6公斤,钾素15-18公斤。2、每亩种植3300~3500株,采用地膜覆盖,双行单株种植。3、重施攻苞肥,后期施壮粒肥。4、加强人工辅助授粉,提高结实率,5、注意防治病虫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
5、澳甜5号
品种编号:桂审玉2004005
选育单位:澳大利亚太平洋种子公司
品种来源:利用源自热带血缘种质的、含有shrunken2超甜基因亲本Hm103和Hf205杂交培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区种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平展,出苗至鲜穗采收期约67天。叶片总数为17.0,苞叶稍绿、紧密,无旗叶。一般株高242cm,穗位高93cm,穗长19.9cm,穗粗4.6cm,秃尖长2.8cm,穗行数14.8,行粒数38,千粒鲜重306g,出籽率68.7%,籽粒深度约1.8cm,保绿度80.9%,双穗率3.3%,空杆率2.0%,分蘖率0.0%,倒伏率0.0%。果穗锥型,籽粒黄色,穗轴白色。抗病虫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中耐纹枯病,高抗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和锈病,高抗玉米螟。孕穗和灌浆期易受虫害。
产量及品质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早造平均鲜果穗亩产773.3kg,比对照超甜20号增产7.3%;晚造平均鲜果穗亩产711.5kg,比对照超甜20号增产10.2%。该品种外观品质好,饱满度、柔嫩度好,蒸煮食味口感好,甜度高,皮薄。
栽培技术要点:1、与其他玉米隔离300m以上,保证优良品质。2、表土温度稳定在10-12℃以上即可播种。3、种植3500株为宜。4、及时定苗、合理排灌确保全苗齐苗;科学施肥,基肥以农家肥、复合肥为主,适当追施速效肥;防治虫害,苗期主要防治铁甲虫和地老虎,可以采用人工捕杀或撒毒饵能保全苗,后期保护鲜穗的外观性。5、一般在授粉后20天收获。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
6、正大超甜99(原代号:238 SWT3)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06号
选育单位: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品种来源: G431S×HB5。母本G431S是从台湾群体选育而成;父本HB5是从超甜20号经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襄樊正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四川分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约66天。一般株高222cm,穗位高89cm,穗长19.0cm,穗粗4.55cm,秃尖长2.4cm,穗行数13.8,行粒数38,百粒重27.9g,出籽率72.3%,保绿度77.6%,双穗率14.1%,空杆率6.6%,分蘖率0.0%,倒伏率1.6%。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籽粒深度约1.8cm。抗病虫接种鉴定:中抗大斑病,高抗小斑病,中耐纹枯病,高抗青枯病、丝黑穗病、黑粉病和锈病,高抗玉米螟。
产量及品质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平均鲜果穗亩产726.4kg,比对照超甜20号增产0.8%;晚造平均鲜果穗亩产634.0kg,比对照超甜20号减产1.8%。该品种外观品质好,饱满度、柔嫩度好,蒸煮食味口感较好,甜度高,皮薄。
栽培技术要点:1、与其他玉米错开播种期15天以上,空间隔离需要有300米。2、地表温度达15℃以上可春播。3、选择土层深厚,通透性好,旱涝保收的地块种植,整地要求土壤细碎平整。4、亩植3300?3500株,亩用种1kg左右。5、施足基肥,早施苗肥,重施攻苞肥,注意N、P、K配合施用;一般亩施尿素20 kg,磷肥40 kg,钾肥25kg,抽雄开花期要求田间保持80%的含水量,开花后进行1?2次人工辅助授粉。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
7、农甜3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07号
选育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L311×L104。母本L311是用泰国甜玉米杂交材料与自育品种“超甜43号”杂交的后代经5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L104是从美国甜玉米杂交组合“NW3541”中自交5代选育而成的二环系。
报审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特征特性:该品种种子籽粒黄色,马齿型,皱缩。株型平展,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约79天。主茎16-18片叶,节间及叶鞘绿色;果穗着生于倒数第6叶;叶色浓绿,叶片较窄;苞叶绿色,包裹较紧,旗叶长7-8?;雄花分支8个左右,浅绿色,花粉量中等,花粉浅黄色;雌花的花丝绿色,雌穗分枝3-4个;一般散粉3天后吐丝,雌雄花期较协调。一般株高185cm,穗位高51cm,穗长17.6cm,穗粗4.5cm,秃尖长3.2cm,穗行数13.3,行粒数34.2,千粒鲜重303g,出籽率69.0%,保绿度81.3%,双穗率6.2%,空杆率3.0%,分蘖率15.0%,倒伏率11.0%,果穗筒型,穗轴细小、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籽粒深度约1.4cm。大斑病2.2级,小斑病0.6级,纹枯病1.3%,茎腐病0.0%,心叶期玉米螟为害率4.1%。
产量及品质表现:2002年参加自治区区试,平均鲜果穗产量619.2kg,比对照超甜20号增产8.0%。该品种外观品质较好,饱满度、柔嫩度一般,蒸煮食味口感较好,甜度较高,皮稍厚。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播种。气温稳定在12℃以上可播种。2、亩种植3500株为宜。3、施肥按照基肥约占40%、追肥约占20%、攻苞肥约占40%的比例进行。4、喇叭口期注意防玉米螟。5、吐丝期去掉下部果穗,保留最上部的一个果穗。6、授粉后18-22天,及时采收,可获最佳品质。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
8、白马王子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08号
选育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白糯-2×HN-712。母本白糯-2是以478回交转育白糯群体,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HN712是以中国西南山区地方糯玉米品种经多代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山东洲元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杂交糯玉米品种,株型平展,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约65天。一般株高230cm,穗位高85cm,穗长19.1cm,穗粗4.45cm,秃尖长2.2cm,穗行数14.1,行粒数38,百粒重30.1g,出籽率71.0%,保绿度74.4%,双穗率8.8%,空杆率0.7%,分蘖率0.0%,倒伏率0.0%。果穗锥型,籽粒白色。花丝粉红色,花药黄色,雄穗分枝8-13个,叶片较长,叶尖下披,茎秆粗壮,根系发达,气生根2-3层。抗病虫接种鉴定:感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耐纹枯病,抗青枯病,高抗丝黑穗病、黑粉病和锈病,高抗玉米螟。
产量及品质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早造平均鲜果穗产量734.9公斤,比对照超甜20号增产0.8%;晚造平均鲜果穗产量664.9kg,比对照超甜20号减产4.9%。该品种外观品质稍差,饱满度、柔嫩度好,蒸煮食味口感好,粘度高,皮薄。
栽培技术要点:1、根据当地种植玉米杂交种的时期,可适当提早播种。2、种植密度在3300-3500株/亩。3、及时防治苗期地老虎、大喇叭口期玉米螟和纹枯病。4、要求与其它玉米品种隔离300m以上或通过屏障隔离种植。5、吐丝授粉20-23天收获。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但应注意防治茎腐病。
9、柳糯4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09号
选育单位:来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SU-2”ד忻-2”。母本“SU-2” 是1993年从“苏玉糯1号”经过8代自交分离选育而成,父本“忻-2”是从忻城本地糯系选而成。
报审单位:来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平展,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期约65天。一般株高254cm,穗位高109cm,果穗锥型,穗轴白色,穗长19.2cm,穗粗4.25cm,秃尖长2.2cm,穗行数12.8,行粒数37,百粒重31.2g,出籽率68.4%,籽粒白色。保绿度63.0%,双穗率3.3%,空杆率1.0%,分蘖率3.2%,倒伏率0.0%。种子硬糯、白色,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主茎17-18片叶,叶片适中,雄穗分枝13-16条,花粉量大,花药黄色,花丝紫色,吐丝整齐,雌雄协调,散粉先于吐丝1天,苞位着生于倒数第5叶。抗病虫接种鉴定:中抗大小斑病,耐纹枯病,感青枯病,高抗丝黑穗病、黑粉病和锈病,高抗玉米螟。
产量及品质表现: 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早造平均鲜果穗亩产724.4kg,比对照超甜20号减产0.3%;晚造平均鲜果穗亩产635.5kg,比对照超甜20号减产9.1%。该品种外观品质好,蒸煮食味口感好,粘度高,皮薄。
栽培技术要点:1、露地播种桂北宜在2月底至3月上旬,桂中在2月中至2 月底,桂南、桂西在1月底至2月上旬。2、种植密度:春播3500株/亩,夏播3000-3500株/亩,秋播3500-4000株/亩。3、精细整地,提高播种质量,保证苗齐,苗匀,苗壮。4、施足基肥,及时追肥,重施攻苞肥,补施粒肥或喷施叶面肥,保证灌浆期有足够的养分和水份,并可采取隔行隔株去雄辅助授粉方法。5、注意防涝抗旱,防治病虫害发生;适时采收,吐丝授粉后22?25天内采收鲜果穗品质较好。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10、玉美头606(原代号:02WW05)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玉2004010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宜糯02A81”ד糯集02A79”。母本“宜糯02A81”是用农家品种宜山糯经连续自交6代选肓而成,父本“糯集02A79”是用综合种糯集团经连续自交6代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种子糯质,种皮白色,千粒重225g。株型平展,出苗至鲜果穗采收,春播约80天,秋播约70天。株高约204cm,叶片总数为17.0,穗位叶为倒数第6片,穗位高约78cm,叶长约92.0cm,叶宽约11cm,果穗筒型,苞叶紧,穗轴白色,一般果柄长10.0cm,穗长16.9cm,穗粗4.6cm,秃顶长3.4cm,穗行数14.1,行粒数28.8,粒长1.40cm,粒宽1.21cm,厚0.60cm,千粒重310g,出籽率60.5%,籽粒白色。双穗率4.6%,保绿度89.8%,倒伏率0.0%,空杆0.0%。苗期分蘖率7.9%,苗期第一叶叶片匙形,叶鞘、苞叶均为淡紫色,叶片绿色,雄穗主枝长23.0cm、有8-12个分枝,雄花、花丝为紫色,花粉黄色,从开始散粉到雌花吐丝相隔1-2天,花粉量大,散粉期长达6天,雌雄花期协调。大斑病1.0级,小斑病0.9级,纹枯病7.5%,茎腐病0.0%。
产量及品质表现:2002年参加自治区区试,平均鲜果穗产量637.5kg,比对照超甜20号增产3.3%。该品种外观品质好,蒸煮食味口感好,粘度高,皮薄。
栽培技术要点:①选地。要求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300m以上。②合理密植。肥力中上的地块亩种植3300株。④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定苗、合理排灌确保全苗齐苗;科学施肥,基肥以农家肥、复合肥为主,适当追施速效肥;防治虫害,苗期主要防治铁甲虫和地老虎,可以采用人工捕杀或撒毒饵能保全苗,后期防治玉米螟和蚜虫效果好,保护鲜穗的外观性。⑤适时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0-25天收获鲜苞品质较好。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中等肥力以上的田地种植。
三、大豆
1、桂早二号(原代号:199)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豆2004001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广西农家品种“拉城黄豆”中系选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有限结荚类型,直立,株型收敛,春播生育期约98天,一般株高59.1cm,主茎13.3节,分枝2.4个,白花,灰毛,成熟时荚色浅褐色,落叶性好,不裂荚,单株结荚数约28.5个,单株粒数56.1粒,单株粒重8.7g,百粒重16.5g,紫斑率2.8%。粒椭圆,种皮黄色有光泽,外观品质好,种脐淡褐色。籽粒蛋白质含量42.48 %,脂肪含量19.59 %。
产量表现:2000-2002年参加自治区春大豆试验,三年三造平均亩产149.51kg,比对照品种柳豆1号增产6.5%(不显著)。
栽培技术要点:春种2月底至3月初播种,秋种7月底至8月初播种。纯种时,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密度为2.0?2.5万株/亩,瘦地密度可增至3万株/亩。播种时每亩施300?500kg有机肥作基肥,第一复叶期每亩施复合肥10kg作苗肥,花荚期看长势酌情追肥。整个生育过程,中耕除草两次,结合追肥培土。
间套种:在甘蔗、玉米、木薯等高杆作物行间种植1?2行,在幼林果园里可带状种植,播期尽量提早,当气温稳定在12℃时即可播种,出苗后及时管理,施肥量比纯种减少1/3?1/2。叶片变黄,开始有1/3落叶时及时收割,以利主栽作物的生长和田间管理。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大豆生产区种植,尤其适合干旱、瘦瘠的地区种植,但应注意防治霜霉病和紫斑病。
2、桂春二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豆2004002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广西农家品种“拉城黄豆”为母本,自选的中间材料3051(靖西早黄豆×北京豆)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春播90-100天,其中出苗至开花40-45天;夏播85天左右。有限结荚习性,白花,棕毛,叶片大小中等,卵圆形,植株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伏,株型收敛,耐阴性强,成熟时青枝腊杆,落叶性好,不裂荚,抗霜霉病,锈病等,较抗食叶性害虫和豆杆蝇。一般株高45-60cm,主茎节数13-15节,分枝3-4个,单株结荚30-40个,豆荚黄褐色,百粒重18.2克。籽粒椭圆黄色有光泽,粒大饱满,大小均匀,种脐淡褐色,外观品质好。蛋白质含量达44.77%,脂肪含量18.80%。
产量表现:1994-1996年参加并通过广西第五周期春大豆区域试验。三年平均亩产149.97公斤,比对照品种柳豆1号增产2.26%。
栽培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亩施有基肥500kg加25kg钙镁磷肥混施于播种沟内。(2)春种桂南、桂西于2月底至3月上旬、桂中3月上中旬、桂北3月底至4月初播种为宜;秋种于7月中下旬播种。(3)合理密植: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亩密度纯种要求2.0-2.5万株,间套种1.6万株左右为宜。(4)行距40cm左右、穴距15-20cm,每穴播3-4粒,出苗后每穴留2-3株即可。(5)及时间苗补苗和定苗:播种后5-10天即可出苗,当豆苗长出第一对真叶时要及时间苗补苗和定苗,保证足够苗数。(6)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和追肥:定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一次,并结合追施一次苗肥:一般亩施尿素5kg+氯化钾10kg,或尿素5kg+复合肥15kg,若植株长势差,可在花荚期再追施一次肥。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大豆生产区种植。
3、桂夏二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豆2004003号
选育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广西农家品种“扶绥黄豆”为母本,“桂190”(平果豆×青仁鸟)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夏大豆早熟品种,生育期约96天。有限结荚习性,紫花,棕毛,叶片较大,卵圆形。株高55-65cm,主茎节数13-18节,分枝2.5个,单株结荚47.0个,单株粒数82.0粒,单株粒重12.6g,完全粒率93.0%,百粒重16.5克,粒中等偏大。豆荚黄褐色,籽粒椭圆黄色有光泽,粒大饱满,大小均匀,种脐淡褐色,外观品质好。蛋白质含量为45.91%,脂肪含量为18.82%。植株茎秆粗壮,耐肥抗倒伏,株型收敛,成熟时青枝腊杆,落叶性好,不裂荚,抗霜霉病,锈病等,较抗食叶性害虫和豆杆蝇。
产量表现:2000-2002年参加自治区夏大豆试验,三年三造平均亩产137.4kg,比对照品种桂夏1号增产5.4%。
栽培技术要点:(1)精细整地,施足基肥。要求深耕耙碎耙平,亩施有基肥500kg加25kg钙镁磷肥混施于播种沟内。(2)适时播种: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适宜播期。(3)合理密植: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亩密度纯种要求1.3-2.0万株,间套种1.5万株左右为宜。(4)种植方式和规格:最好采用点播方式,一般行距50cm左右、穴距15-20cm,每穴播3-4粒,出苗后每穴留2株即可。(5)及时间苗补苗和定苗:播种后3-5天即可出苗,当豆苗长出第一对真叶时要及时间苗补苗和定苗,保证足够苗数。(6)及时中耕除草培土和追肥:定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培土一次,并结合追施一次苗肥:一般亩施尿素5kg+氯化钾10kg,或尿素5kg+复合肥15kg,若植株长势差,可在花荚期再追施一次肥。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大豆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大豆生产区种植。
四、薯类
(一) 马铃薯
1、大西洋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2004001号
品种来源:美国用B5141-6(Lenape)作母本,旺西(Wauseon)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78年由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引入我国。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植株成熟90天左右,株形直立,茎秆粗壮,分枝数中等,生长势较强。株高50 cm左右,茎基部紫褐色。叶亮绿色,复叶大,叶缘平展,花冠淡紫色,雄蕊黄色,花粉育性差,可天然结实。块茎卵圆形或圆形,顶部平,芽眼浅,表皮有轻微网纹,淡黄皮白肉,薯块大小中等而整齐,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中等,耐贮藏。蒸食品质好。干物质23%,淀粉含量15%-17.9%,还原糖含量0.03%-0.15%,是目前主要的炸片品种。该品种对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X)免疫,较抗卷叶病毒病和网壮坏死病毒,不抗晚疫病,感束顶病、环腐病,在干旱季节薯肉会产生褐色斑点。
产量表现:2002年在南宁和那坡县进行冬种筛选试验(15个品种),产量为1485.6kg/667m2,比本地对照品种思薯1号增产134%。2003年3-6月在那坡、上林进行春夏繁种试验,667m2产种薯分别为2250 公斤和2376.0公斤 。2003年10月-2004年2月初,用那坡自繁种薯在北流、上林、岑溪、浦北、武鸣、博白、横县、平果等地进行秋种试验,平均产量为1074.4 kg/667m2 ,比本地对照品种思薯1号增产60.4%。2003年11月-2004年2月,南宁冬种平均产量1274.8kg/667m2 。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前作无茄科及胡萝卜等作物,排灌良好,质地疏松、肥力中上的壤土种植。2、种子处理。 每667m2用种薯125~150公斤。一般要求整薯播种,较大的种薯可按芽眼切块播种,纵切成25-50g的薯块,每块带1-2个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烂种,同时须用95%的酒精对切刀和切板进行消毒。薯块切口沾上草木灰。种薯可用5mg/kg赤霉素溶液浸泡10分钟左右或用1?2%的硫脲喷洒种薯,选择阴凉处,埋入湿沙中催芽,注意不宜浇水过多,防止烂种烂薯。3、适时播种和栽培密度。冬种宜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播种,每667m24000-4500株。4、肥水管理。重施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m21500?3000公斤,种肥每667m2施复合肥25?50公斤,撒施于种植沟内。播种后25-30天,结合施肥培土,每667m2追施尿素4-5kg;现蕾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每667m2施硫酸钾15kg、尿素10kg;块茎膨大期用0.3%的尿素与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或0.3%的硝酸钾进行叶面喷施。土壤要保持湿润。5、注意防治病毒病、晚疫病、蚜虫、马铃薯瓢虫、地老虎等病虫的危害。6、适时收获。当马铃薯生长停止,茎叶逐渐枯黄时,即可采收。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地区冬种;桂北地区秋冬种。
2、费乌瑞它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2004002号
品种来源:荷兰ZPC公司用ZPC50-35作母本,ZPC55-37作父本杂交育成,1980年由国家农业部种子局从荷兰引入我国。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鲜薯食用和出口型品种,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60天左右。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65cm左右,茎紫褐色,生长势强。叶绿色,复叶大、下垂,叶缘有轻微波状。花冠蓝紫色、大,花药橙黄色,花粉量较多,天然结实性较强,浆果大,深绿色,有种子。块茎长椭圆形,皮淡黄色肉鲜黄色,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贮藏期间易烂薯。蒸食品质较优。鲜薯干物质含量17.7%,淀粉含量12.4%-14%左右,还原糖含量0.3%,粗蛋白质含量1.55%,维生素C含量13.6mg/100g鲜薯。易感晚疫病,感环腐病和青枯病,抗卷叶病毒病,植株对A病毒和癌肿病免疫。
产量表现:2002年11月在南宁和那坡进行冬种筛选试验(15个品种),产量为1493.2kg/667m2,比本地对照品种思薯1号增产134.67%。2003年3-6月在那坡、上林进行春夏繁种试验单产分别为2500 kg/667m2、2003.1 kg/667m2。 2003年10月-2004年2月初,用那坡、上林自繁种薯在北流、上林、岑溪、浦北、武明、博白、横县、平果等地进行秋种试验,平均产量为1382.7kg/667m2,比本地对照品种思薯1号增产59.02%。2003年11月-2004年2月,南宁冬种平均产量为1453.5kg/667m2 。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前作无茄科及胡萝卜等作物,排灌良好,质地疏松、肥力中上的壤土种植。2、种子处理。 每667m2用种薯125~150公斤。一般要求整薯播种,较大的种薯可按芽眼切块播种,纵切成25-50g的薯块,每块带1-2个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烂种,同时须用95%的酒精对切刀和切板进行消毒。薯块切口沾上草木灰。种薯可用5mg/kg赤霉素溶液浸泡10分钟左右或用1?2%的硫脲喷洒种薯,选择阴凉处,埋入湿沙中催芽,注意不宜浇水过多,防止烂种烂薯。3、适时播种和栽培密度。冬种宜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播种,每667m24000-4500株。4、肥水管理。重施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m21500?3000公斤,种肥每667m2施复合肥25?50公斤,撒施于种植沟内。播种后25-30天,结合施肥培土,每667m2追施尿素4-5kg;现蕾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每667m2施硫酸钾15kg、尿素10kg;块茎膨大期用0.3%的尿素与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或0.3%的硝酸钾进行叶面喷施。土壤要保持湿润。5、注意防治病毒病、晚疫病、蚜虫、马铃薯瓢虫、地老虎等病虫的危害。6、适时收获。当马铃薯生长停止,茎叶逐渐枯黄时,即可采收。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地区冬种;桂北地区秋冬种。
3、中薯3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2004003号
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京丰1号作母本、BF77-A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植株生理成熟80天左右。株高60厘米左右,茎粗壮、绿色,分枝少,株型直立,复叶大,小叶绿色,茸毛少,侧小叶4对,叶缘波状,叶色浅绿,生长势较强。花白色而繁茂,花药橙色,雌蕊柱头3裂,易天然结实。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3-5个,薯块大小中等、整齐,大中薯率可达90%以上。薯块椭圆形,顶部圆形,浅黄色皮肉,芽眼少而浅,表皮光滑,淀粉含量12%-14%,还原糖含量0.3%,维生素C含量20毫克/100克鲜薯,食味好,适合作鲜薯食用。植株田间表现抗马铃薯重花叶病(PVY),较抗轻花叶病(PVX)和卷叶病,不感疮痂病,退化慢,不抗晚疫病。
产量表现: 2002年11月在南宁和那坡进行冬种筛选试验(15个品种),产量为1056.5kg/667m2,比本地对照品种思薯1号增产66.1%。2003年3-6月,在那坡、上林进行春夏繁种试验,单产分别为1933kg/667m2、2376.0 kg/667m2。 2003年10月-2004年2月初,用那坡自繁种薯在北流进行秋种试验,产量为1277.3kg/667m2,比本地对照品种思薯1号增产90.72%。2003年11月-2004年2月,南宁冬种产量为1643.2kg/667m2 。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前作无茄科及胡萝卜等作物,排灌良好,质地疏松、肥力中上的壤土种植。2、种子处理。 每667m2用种薯125~150公斤。一般要求整薯播种,较大的种薯可按芽眼切块播种,纵切成25-50g的薯块,每块带1-2个芽眼,切块时要剔除烂种,同时须用95%的酒精对切刀和切板进行消毒。薯块切口沾上草木灰。种薯可用5mg/kg赤霉素溶液浸泡10分钟左右或用1?2%的硫脲喷洒种薯,选择阴凉处,埋入湿沙中催芽,注意不宜浇水过多,防止烂种烂薯。3、适时播种和栽培密度。冬种宜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播种,每667m24000-4500株。4、肥水管理。重施基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每667m21500?3000公斤,种肥每667m2施复合肥25?50公斤,撒施于种植沟内。播种后25-30天,结合施肥培土,每667m2追施尿素4-5kg;现蕾期结合中耕除草培土,每667m2施硫酸钾15kg、尿素10kg;块茎膨大期用0.3%的尿素与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或0.3%的硝酸钾进行叶面喷施。土壤要保持湿润。5、注意防治病毒病、晚疫病、蚜虫、马铃薯瓢虫、地老虎等病虫的危害。6、适时收获。当马铃薯生长停止,茎叶逐渐枯黄时,即可采收。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 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桂南、桂中地区冬种;桂北地区秋冬种。
(二) 淮山薯
1、桂淮2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2004004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容县杨梅镇红石村收集到的淮山种质资源经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晚熟,生育期210?240天,具有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特征。茎右旋,圆棱形,主茎长4-5 m,基部有刺,带紫色,幼嫩时为紫红色;叶片多呈卵状三角形至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深心形、阔心形,边缘全缘,叶色深绿,叶表光滑有光泽,蜡质层明显;叶脉网状,大脉数7条,呈紫红色,中间叶脉颜色最深,两侧渐浅;叶柄基部及与叶脉相连部分均为紫红色;叶序下部互生、中上部及分枝多为对生,少数互生;叶腋着生1-3个零余子(可作种子),零余子形状不一,大小不等,表面棕褐色,粗糙有龟痕。薯长圆柱形,长50-100cm,单株薯重0.6-0.9 kg;表皮棕褐色(两年生有的呈黑褐色);薯块根毛较少,主要集中在头部;芦头细长,直径1-2 cm,长15-20 cm;,薯块断面,白色;肉质细腻;粘度25-100 dpas。8月龄干样淀粉含量达77.1%DM,粗蛋白10.3%DM,氨基酸总量为6.42%DM,总皂甙0.63% DM;可溶性总糖含量和粗脂肪含量较低,分别为15.9% DM、0.25% DM;铁(Fe)、锌(Zn)、铜(Cu)微量元素的含量分别为13.2 mg/kgDM、9.15 mg/kgDM、7.16 mg/kgDM;鲜薯水分含量为76.4%。
产量表现: 2002年在南宁进行品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663.4kg/667m2,比对照品种(来自容县杨梅镇)增产18.0%;2003年复试,平均产量1644.2kg/667m,比对照增产16.3%。2003年在容县、鹿寨、北流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分别为1607.5kg/667m2、1574.3 kg/667m2和1611.7 kg/667m2。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2、种子处理:选择无病虫的零余子或薯块作种,零余子可直接播种;薯块按4-5cm段切,用草木灰或石灰蘸涂切口以杀菌,催芽播种。3、种植方法和密度:按1.2-1.3m 行距深挖沟,宽30cm,深70-80cm;沟上作高垄,在垄上按株距18-20cm,打直径5-6cm、深80-90cm的洞,用细沙灌满并作好记号,播种时种子对准沙洞。适宜播种季节3-4月,每667 m2种植4000株左右为宜。4、肥水管理:每667 m2用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kg或进口复合肥40-50kg,过磷酸钙50kg作基肥。出苗后及时搭架引蔓和中耕除草;前期施5-10kg/667 m2复合肥1-2次;结薯期667 m2施复合肥20-30kg;后期适施粪水等农家肥。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5、注意防治黑斑病、炭疽病、斜纹夜蛾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
2、桂淮5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2004005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鹿寨县寨沙镇寨沙村金袍收集到的淮山种质资源经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桂中、桂南生育期150-180天。茎右旋,四棱形,直径0.36-0.37cm,茎翅明显,无刺,不带紫色,主茎长3.0-4.5 m;叶片宽大,主茎叶片长13.0-17.0cm,宽10.0-11 .0cm,阔心形,基部呈深心形,先端急尖,叶色浅绿,平滑,较薄,蜡质层不明显,无光泽;网状叶脉,基出脉数7-9条,叶脉、叶柄均不带紫色;叶序下部互生、中上部及分枝多为对生,少数互生;叶腋间不长或少长零余子。薯长圆柱形,长70.0-85.0 cm,单株薯重0.7-1.2kg;薯块基部根毛较多,顶部根毛少且短;薯皮光滑,淡白褐色;薯块断面白色或略带米黄色;粘度较好。7月龄干样块茎锌和铁含量分别为19.2 mg/kgDM和 17.8mg/kgDM,铜(Cu)元素的含量为6.45 mg/kgDM,淀粉含量为74.9%DM,粗蛋白含量12.5%DM,氨基酸总量为7.69%DM,总皂甙0.58% DM,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8.2% DM,粗脂肪含量为0.41% DM。鲜薯水分含量为75.8%。
产量表现:2002年在南宁进行品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775.8kg/667m2,比对照品种(来自容县杨梅镇)增产19.21%;2003年复试,平均产量1703.8kg/667m,比对照增产20.86%。2003年在容县、鹿寨、北流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分别为1677.4kg/667m2、1700.5 kg/667m2和1685.7 kg/667m2。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2、选择无病虫的薯块作种,按5cm-8cm段切,薯块大的可以再纵切成两块,然后用草木灰将切口蘸涂。3、种植方法和密度:按行距1.3-1.5m,深开沟,后回土作高垄,畦高30-40厘米,宽60厘米,按株距20cm左右打洞填沙,洞深80-100cm。薯种种在沙洞上。适宜播种季节桂南3月上旬至4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至4月中旬。每667m2种植2500-3000株。4、肥水管理:每667 m2用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kg或复合肥40-50kg,过磷酸钙50kg作基肥。出苗后及时搭架引蔓,生长中期适当修剪侧枝和除草,苗高10-15cm淋施粪水一次;中期结合除草、培土追施复合肥7.5-10kg/667 m2;薯块膨大盛期,注意淋施复合肥水2-3次。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5、注意防治黑斑病、炭疽病、斜纹夜蛾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
3、桂淮6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薯2004006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品种来源:从容县杨梅镇红石村收集到的淮山种质资源经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特征特性:属早熟品种,桂中、桂南生育期170-190天。茎右旋,四棱形,直径0.4cm,茎翅明显,无刺,不带紫色,主茎长3.0-4.5 m;叶片宽大,主茎叶片长15.0-18.0cm,宽10.5-12 .0cm,阔心形,基部呈深心形,先端急尖,叶色浅绿,平滑,较薄,蜡质层不明显,无光泽;网状叶脉,基出脉数7-9条,叶柄两端带紫红色;叶序下部互生、中上部及分枝多为对生,少数互生;叶腋间不长或少长零余子。薯长圆柱形,长70.0-85.0 cm,单株薯重0.8-1.3kg;薯块基部根毛较多,顶部根毛少且短;薯皮鲜红色,光滑;薯块断面白色;粘度较好。7月龄干样块茎锌和铁含量分别为20.2 mg/kgDM和 12.0mg/kgDM,铜(Cu)元素的含量为7.17 mg/kgDM,淀粉含量为70.5%DM,粗蛋白含量11.2%DM,氨基酸总量为7.83%DM,总皂甙0.72% DM,可溶性总糖含量为26.3% DM,粗脂肪含量为0.28% DM。鲜薯水分含量为78.8%。
产量表现:2002年在南宁进行品比较试验,平均产量1856.3kg/667m2,比对照品种(来自容县杨梅镇)增产24.61%;2003年复试,平均产量1760.3kg/667m,比对照增产24.87%。2003年在容县、鹿寨、北流进行生产示范,平均产量分别为1665.2kg/667m2、1782.7 kg/667m2和1755.4 kg/667m2。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的沙壤土种植。2、选择无病虫的薯块作种,按5cm-8cm段切,薯块大的可以再纵切成两块,然后用草木灰将切口蘸涂。3、种植方法和密度:按行距1.3-1.5m,深开沟,后回土作高垄,畦高30-40厘米,宽60厘米,按株距20cm左右打洞填沙,洞深80-100cm。薯种种在沙洞上。适宜播种季节桂南3月上旬至4月上旬,桂中3月中旬至4月中旬。每667m2种植2500-3000株。4、肥水管理:每667 m2用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kg或复合肥40-50kg,过磷酸钙50kg作基肥。出苗后及时搭架引蔓,生长中期适当修剪侧枝和除草,苗高10-15cm淋施粪水一次;中期结合除草、培土追施复合肥7.5-10kg/667 m2;薯块膨大盛期,注意淋施复合肥水2-3次。整个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5、注意防治黑斑病、炭疽病、斜纹夜蛾等病虫的危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
五、西甜瓜
1、靓美人(原名:良丽黑美人Ⅰ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1号
选育单位:良丽种业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 97LL1×97L1。以1997年从台湾引进的亲本材料经过连续三年七代自交纯化获得的自交系97L1为父本,97LL1为母本进行组配。
报审单位:良丽种业发展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种子扁平,长卵圆形,黑褐色,千粒重33g。春播生育期86-96天,开花至果实成熟28天左右;秋播生育期76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约23天。第一雌花节位春播6-11节,秋播8-19节,雌花间隔节数2-4节,雌雄花比为4:6。正常栽培主蔓长约3m,茎粗中等,节间长16-18cm,叶长约25cm,宽约18cm,单叶互生,叶色浓绿,少蜡质,叶缘锯齿状,叶片缺刻深,叶柄中等,花单性,花冠偏小。座果率88%以上,果实商品率87.5-91%,平均单果重2.2公斤左右,果长椭圆,果形指数1.80,果皮呈深绿墨绿条斑纹,有蜡粉,夏季高温条件下生长皮色较春季淡。果实顶部偏尖,花痕小,基部凹凸不明显,果柄横切面形状偏圆。纤维稍多,果肉红色,果皮厚约1.1cm,中心糖度12.03。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1384.9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友黑美人增产2.7%。
栽培技术要点:1、浸种、消毒、催芽,待出芽1-2毫米时可以播种。2、采用营养杯育苗,种子出芽1-2毫米下杯,待幼苗二叶一心及时移栽大田。3、亩植400-450株,三蔓整枝,第三雌花留果,每株留两个果。4、加强肥水管理:定植前深耕整地,亩施沤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饼肥50公斤。幼苗移植大田后轻施提苗肥,巧施出藤肥,重施结果肥;注意喷施叶面肥,补充微量元素和提高植株抗性,同时加强水的管理。5、注意防治病虫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2、靓美人6号(原名:良丽黑美人6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2号
选育单位:良丽种业发展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97LL6×97L6。以1997年从台湾引进的亲本材料经过连续三年七代自交纯化获得的自交系97L6为父本,97LL6为母本进行组配。
报审单位:良丽种业发展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种子扁平,长卵圆形,黑褐色,千粒重32g。春播生育期87-95天,开花至果实成熟28天左右;秋播生育期78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23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春播4-11节,秋播8-18节,雌花间隔节数2-4节,雌花雄花比为4:6。正常栽培主蔓长2.5米,茎粗中等,节间长16-18cm,叶长约24cm,宽约16cm,单叶互生,叶色浓绿,少蜡质,叶缘锯齿状,叶片缺刻深,叶柄中等,花单性,花冠偏小。座果率90%左右,果实商品率88.5-94.5%,平均单果重2.1公斤左右,果长椭圆,果形指数1.6-1.80,果皮深绿墨绿条斑纹,有蜡粉。果实顶部偏尖,花痕小,基部凹凸不明显,果柄横切面形状偏圆。纤维中等,果肉红色,果皮厚约1.1cm,中心糖度11.63。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1451.8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友黑美人增产7.7%。
栽培技术要点:1、浸种、消毒、催芽,待出芽1-2毫米时可以播种。2、采用营养杯育苗,种子出芽1-2毫米下杯,待幼苗二叶一心及时移栽大田。3、亩植400-450株,三蔓整枝,第三雌花留果,每株留两个果。4、加强肥水管理:定植前深耕整地,亩施沤熟的农家肥1500-2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饼肥50公斤。幼苗移植大田后轻施提苗肥,巧施出藤肥,重施结果肥;注意喷施叶面肥,补充微量元素和提高植株抗性,同时加强水的管理。5、注意防治病虫害。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3、台美人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3号
选育单位:南宁宝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CS2是利用从台湾长生种苗有限公司引进小型青皮西瓜材料经3代自交分离提纯、鉴定、育成的自交系。父本WA1是利用从合肥江淮园艺研究所引进的小型西瓜材料进行自交分离提纯,再回交和抗病性筛选及室内鉴定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南宁宝农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种子椭圆形,黑色,千粒重37克左右。春播生育期86-96天,开花至果实成熟28天左右;秋播生育期78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24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春播5-11节,秋播10-20节,以后每隔4-5节出现一雌花,雌花率约25%。主蔓长3m,蔓粗约0.8cm,节间长7-8cm,叶长约18cm,宽约15cm。叶为长卵形,蜡质少,叶缘有缺刻,较深,叶柄8cm,中等粗,花单性,花冠较大。座果率85%以上,果实商品率87-92.3%,平均单果重2.3公斤左右,果长椭圆形,果形指数1.8-2.0,果皮墨绿色,带不明显的条带,腊粉较重,果实顶部稍尖,花痕较小,基部凸出,纤维少,果肉红色,果皮厚约1.1cm,中心糖度11.09。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1261.1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友黑美人增产6.5%。
栽培技术要点:1、一般亩栽350?400株,采取三蔓整株,每株留1-3个果,留果节位在15?25节位间。2、育苗移植。浸种4个小时,在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种子露白后可移到营养杯中,2- 3叶时即可移植大田。3、施足底肥,轻施提苗肥,巧施伸蔓肥,重施膨果肥。4、花期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一般在上午10点钟以前将雄花摘下轻轻授到雌花上。5、注意综合防病防虫。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4、皮球新美人1号(原名:新美人)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4号
选育单位:广东省汕头市金韩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D30(台湾引进材料选育而成)× A01(国内收集的西瓜材料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北海市种子管理站
特征特性:该品种种子灰黑色,千粒重约40克。春播生育期89-95天,开花至果实成熟28天左右;秋播生育期77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24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春播5-12节,秋播7-19节,叶柄长约13厘米。座果率90%左右,果实商品率85-94.5%,平均单果重2.6公斤左右,果长椭圆,果皮墨绿色,有不明显黑色斑纹,纤维较少,果肉红色,果皮厚约1.1cm,中心糖度12.09。抗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白粉病能力较强,耐热耐湿。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1282.1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友黑美人减产4.9%。
栽培技术要点:1、营养杯育苗:浸种时间6-8小时,湿毛巾包起保持温度在30-31℃催芽,催芽时间24~36小时,早春播种宜盖拱棚保温。选择天气晴朗,二叶一心时定植。2、每亩种植500-600株,3-4蔓整枝,每株留2-3果。3、瓜地放养蜜蜂或进行人工授粉,每蔓第3或第4雌花留果,摘除节位不对或伤病果。4、座果稳定后,侧蔓不再剪除,并及时供应肥水,使生长发育良好,膨大迅速。5、晚秋种植应避免膨果期遇低温,造成果小、皮厚、空心等现象。6、多造种植西瓜的重茬地采用嫁接苗,并注意防治病虫。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5、黑丽宝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5号
选育单位:台湾惠丰种苗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MY653(中国大陆收集的西瓜材料育成)×JPM158(从日本收集的西瓜材料育成)。
报审单位:北海市种子管理站
特征特性:该品种种子深褐色,表面有光泽,千粒重36克。春播生育期88-98天,开花至果实成熟29天左右;秋播生育期77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25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春播4-12节,秋播11-17节。瓜蔓较细,节间距较短,叶片大,座果率92%左右,果实商品率90.5-93.3%,平均单果重2.2公斤左右,果长椭圆,果皮墨绿色,有不明显黑色隐条纹,纤维稍多,果肉红色,果皮厚约1.1cm,中心糖度12.31。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1399.3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友黑美人增产3.8%。
栽培技术要点:1、亩种植500-600株,3-4蔓整枝。2、每蔓第3-4雌花留果,每株留1-2果。3、晚秋种植应避免膨果期遇低温,造成果小、皮厚、空心等现象。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6、科农黑帅(原名:科农黑美人)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6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科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利用常规小黑皮西瓜经3年6代提纯复壮选育而成的自交系作母体与从小籽墨绿色长果形常规西瓜中选育而成的自交系作父本配组而成。
报审单位:安徽省科农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种子黑色,千粒重35克左右。春播生育期88-99天,开花至果实成熟29天左右;秋播生育期78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25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春播10节左右,秋播10-20节。植株长势旺盛,耐热、耐湿,座果率85%以上,果实商品率87-90.3%,平均单果重2.3公斤左右,果长椭圆,果实长圆形,果皮墨绿色,暗条纹,纤维少,果肉红色,果皮厚约1.3cm,中心糖度12.13。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1263.5公斤,比对照品种农友黑美人减产6.3%。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或河滩地种植。2、种植规格:将瓜地整成畦宽3.5米,水沟宽0.5米,畦高0.2米的高畦,将地膜覆于高畦的两边,边缘压紧,双行种植,对向爬蔓。3、育苗移栽,一般每亩种植400?500株。4、采用三蔓整枝,第2或第3雌花留果,每株留二个果。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7、黑骏马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7号
选育单位:新疆西域种业股份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BS-269是从美国引进的西瓜材料自然突变株,经3年6代选育的自交系;父本B12-7是美国西瓜材料与国内西瓜材料杂交转育而成的自交系。
报审单位:新疆西域种业股份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89-112天,开花至果实成熟31天左右;秋播生育期84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27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春播7-17节,秋播12-21节,座果率85-94.5%,果实商品率86-93.2%,平均单果重5.5公斤左右,果实椭圆,果皮黑色,果皮厚约1.5cm,果肉红色,籽少,中心糖度10.69。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2526.6公斤,比对照品种广西三号增产13.3%。
栽培技术要点:1、采用育苗移栽,也可直播。2、双蔓整枝,留一主蔓和一侧蔓。3、主蔓第2-3雌花留果。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8、翠宝五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8号
选育单位:新疆西域种业股份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S329-6-2-9是利用美国克来姆森大学组织培养诱变的四倍体材料,经系统选育而成的自交系;父本S320是国内的二倍体材料。
报审单位:新疆西域种业股份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92-108天,开花至果实成熟29天左右;秋播生育期84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27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春播4-15节,秋播16-22节,座果率82.5-94.8%,果实商品率85.5-89.1%,平均单果重4.7公斤左右,果实高圆,花皮、浅绿底覆墨绿色宽条带,果肉红色,纤维较少,无籽,果皮厚约1.3cm, 中心糖度11.13。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2151.3公斤,比对照品种广西三号减产3.6%。
栽培技术要点:1、育苗移栽或直播,破壳催芽。2、亩种植400-600株。3、双蔓或三蔓整枝,开雌花后用二倍体西瓜的雄花在每天上午8-11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以第2-3雌花座果。4、果实膨大期加强肥水供应。
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9、科农无籽一号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09号
选育单位:安徽省科农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体是从多亲杂交的四倍体中选出的自交系,父本是从不稳定的杂交群体中,经过4年8代的筛选,选育出的二倍体自交系。
报审单位:安徽省科农种业有限公司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92-111天,开花至果实成熟32天左右;秋播生育期82天左右,开花至果实成熟26天左右。第一雌花节位春播4-11节,秋播13-21节,雌花间隔5?6节。苗期长势缓慢,后期长势健壮,叶片较小,分枝力强,座果性一般,果实商品率93%左右,平均单果重4.6公斤左右,果实圆,绿色的表皮上分布有清晰的深绿色宽条带花纹,果肉红色,纤维较少,果皮厚约1.8cm,中心糖度10.26。
产量表现:2003年参加自治区区试,两造平均亩产2437.3公斤,比对照品种广西三号增产9.3%。
栽培技术要点:1、应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砂质壤土或河滩地种植。2、将瓜地整成畦宽3.5米,水沟宽0.5米,畦高0.2米的高畦,一般每亩种植400?500株。3、采用三蔓整枝,选留第2或第3雌花坐果,每株留二个果。 4、座果后应根据植株生长情况进行追肥灌水。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可在全区种植。
10、丰蜜一号甜瓜
品种审定编号: 桂审瓜2004010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00610×0068,母本00610系1994年由日本海外协力队专家长田和哉带来的日本网纹甜瓜品种――アルバ经8代自交分离,于1998年选育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0068系从1994年由日本海外协力队专家长田和哉带来的日本网纹甜瓜品种――スカイグリ?ン经8代自交定向分离,于1998年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早中熟,从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约40~45天,生长势强,叶片中大,较厚,叶色绿色,叶型为五角深裂,主蔓长230.0~250.0cm,节间长9.0cm左右,茎粗0.8~1.0cm,最大叶约为20.7×26.3cm,一般从第2至第3子蔓起即出现第一雌花,易坐果且坐果整齐。果实扁圆至高圆形,商品瓜皮色纯白,细密网纹,果肉翡绿色,果肉厚约3.2~3.5cm,单瓜质量1300.0~1500.0克,肉质细嫩柔软,蜜香味浓,果实中心糖度为14.0~17.0%。
产量表现: 1999~2000年在南宁进行塑料大棚栽培品种比较试验,丰蜜一号每667m2产量2156.0公斤,比对照翠蜜增产7.2%。 2001~2002年在南宁、北海等地进行简易塑料大棚立体栽培生产示范,丰蜜一号每667m2产量2054~2201公斤,比对照翠蜜增产2.5~11.0%。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大棚栽培,种植前严格进行土壤及周围环境消毒,春茬于1~3月育苗,20~30天后定植,夏秋季5~9月育苗,苗龄10~15天。直立式栽培,双行种植,株行距40.0×80.0cm,每667m2种植1700~2000株,每株只留1果,最佳留瓜节位在14~16节,其余侧枝及时摘除,果至鸡蛋大及时选留瓜型端正而有色泽的幼瓜。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厩肥200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40.0公斤,钙镁磷肥25.0公斤,果实膨大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硫酸钾,土壤湿度保持在80.0~85.0%,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土壤湿度保持在55.0%的低湿度条件下。注意加强中后期蔓枯病、霜霉病、白粉病的防治。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
11、丰蜜二号甜瓜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瓜2004011号
选育单位: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0063×0061,母本0063系1994年从珠海农科所获得的珠海哈密瓜一号经8代定向自交分离,于1998年选育成的优良自交系。父本0061系1994年从珠海农科所获得的珠海哈密瓜二号经8代自交分离,于1998年选育成的优良自交系。
报审单位: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中心
特征特性:该品种中晚熟,种子千粒重40.0~44.0克。雌花开花后45~50天成熟,生长势中等,叶片中大、厚,叶色深绿,叶形为五角浅裂,主蔓长230.0~250.0cm,节间长11.1cm左右,茎粗约1.0cm,最大叶约为20.1×23.6cm,一般从第2节子蔓起即出现雌花,坐果容易,果实椭圆形,商品瓜为米黄色带少量黄斑,且具稀粗网纹,果肉浅橙色,肉厚约2.9cm,肉质爽脆清甜,果实中心糖度为14.0~18.0度,品质风味优良,单瓜质量为1100.0克左右。
产量表现:1999~2000年在南宁进行塑料大棚栽培品种比较试验,丰蜜二号每667m2产量2307.0公斤,比对照农科一号减产24.1%。 2001~2002年在南宁、北海等地进行简易塑料大棚立体栽培生产示范,丰蜜二号每667m2产量1700~2000公斤,比对照农科一号减产14~23%。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适宜在大棚内进行立体栽培。种植前宜严格进行土壤和周围环境消毒,春种宜1月中旬至3月初育苗,秋种宜5月~9月上旬育苗,双行种植,株行距40×80cm,种植密度1700~2000株/667m2,每株只留1果,最佳留瓜节位为14~16节,其余侧枝及时摘除,果至鸡蛋大时选留瓜形端正、色泽好之幼瓜。施足底肥,一般每667m2施腐熟厩肥200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40.0公斤,钙镁磷肥25.0公斤,果实膨大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和硫酸钾,土壤湿度保持在80.0~85.0%,采收前7~10天停止浇水,土壤湿度应保持55%以下,避免裂瓜。注意加强中后期的蔓枯病、白粉病的防治。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
六、蔬菜
1、“柳杂二号”菜心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菜2004001号
选育单位: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以菜心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CMS9812为母本和本地农家早中熟菜心品种经过6代自交纯化后获得的自交系9817为父本配组而成(CMS9812×9817)。
报审单位:柳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三系杂交蔬菜,适宜生长温度为15OC以上,中早熟,采苔栽培自播种至始收35-40天,叶苔绿色,有光泽,苔叶卵形;始采植株平均高度 37.5cm,主苔高31.6 cm;生长势强,抽苔迅速,主侧苔同时萌发,主苔平均基粗1.49 cm, 基部以上6叶2cm以上侧芽数一级侧苔5.0根,二级侧苔3.0根,三级侧苔2.0根;较耐高温,气温在35OC仍能正常生长,菜苔脆甜,无苦异味,纤维少,商品性好。作小白菜栽培叶片厚嫩,自播种至采收20?25天,自然株高27.3cm;叶片数7.1;叶片大小17.9cm×7.2cm;
较抗病毒病和软腐病,软腐病的发病率22.22%,病情指数4.7;病毒病发病率68.05%,病情指数0.3。
产量表现: 1、作采苔栽培,1998年柳州市进行品比试验,柳杂二号菜苔平均亩产1856.7公斤,比对照四九菜心增产31.2%;1999年续试柳杂二号菜苔平均亩产1489.4公斤,比对照四九菜心增产37.6%。2000年在柳州、宾阳进行生产试验,柳杂二号菜苔平均亩产1504.6公斤,比对照四九菜心增产34.7%。2、作小白菜栽培,1999年在柳州市进行品比试验,柳杂二号平均亩产1372.5公斤,比对照四九增产53.96%。在柳州、贺州进行生产试验,柳杂二号平均亩产1334.0公斤,比对照四九菜心增产54.8%。
栽培技术要点:
1、作小白菜栽培: (1)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疏松、通气性好、土质结构好土粒较细不易板结保水性能较好的菜园土整地作畦畦种植。(2)播种:适宜播种温度>10℃。单位面积播种量300?400克/667m2,播种后是视土壤水份情况,每天浇1?2次水,保持土壤湿润至出苗。(3)肥水管理:667m2施腐熟农家肥500公斤+25%复合肥20公斤或生物有机复合肥150公斤。第一次间苗后,追施一次0.5%尿素或1%腐熟人粪尿,定苗后追施一次1%复合肥。(4)间苗与定苗: 出苗7天左右开始间苗一次,当苗龄10?12天间苗一次,当苗龄16?18天时间苗定苗,定苗的株行距10cm×15cm。(5)采收:自播种至采收一般22?25天。
2、作采苔栽培:(1)适宜播种温度:≥15℃。(2)育苗及苗期肥水管理:苗床应选择肥沃的土壤,要求排水性好,水源近;每亩施放腐熟有机肥500公斤+复合肥10公斤,充分与土壤拌匀,起畦,畦面平整;播种后视土壤水分情况,每天浇水1?2次;出苗一周开始间苗,将病、弱、劣、密株拔出,当苗15?18天再间苗一次,并适当控制水份,防止徒长;间苗后分别追施0.5%尿素和1%复合肥各一次。(3)移栽定植:每667m2施入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45%复合肥20公斤或生物有机肥100公斤+45%复合肥20公斤作基肥;当苗龄在20天左右时可移栽定植,定植株行距为20cm×20cm。若直播不移栽采苔,必须在苗龄18-20天时定苗,苗距为15cm×20cm。(4)田间管理:高温期,每天应浇水1-2次,保持土壤湿润;定苗或缓苗后,追施0.5%尿素,现苔前追施一次1%复合肥,主苔采收和采收一级、二级侧苔后,分别追施一次1%复合肥。(5)采收:采收标准以当地消费习惯确定。一般主苔花与叶片齐口、花蕾开始开放时采收为宜。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
2、“桂丰四号”四棱豆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菜2004002号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从日本九州大学保存的GL-50品系变异株系统选育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特征特性:该品种主蔓长4.0-4.8米,有4-6条侧蔓,中晚熟,最初花序的着生节位为11-18节,每个花序有小花2朵至十几朵,花冠蓝紫色,结荚初期以侧蔓和孙蔓结荚为主,后期则以主蔓结荚为主。嫩豆荚绿色,翼紫红色,豆荚长21.2厘米,豆荚直而大,外观光滑漂亮,横断面呈正方形,单株结荚数60左右,每荚有种子13-17粒,成熟豆荚黑褐色,成熟的种子黑色,种子千粒重320克。
产量表现: 1994年在南宁进行品比试验,桂丰四号的单株开花数量、单株结荚数和产量分别比GL-50(即亲本)提高11.8%、33.7%和51.8%。1999-2002年在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等地进行生产示范,亩产1000-13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疏松、通气性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2、浸种:四棱豆种皮较厚,表面光滑且略具蜡质,吸水困难,将种子放在粗砂中剧烈摇动15分钟后浸种。浸种6-8小时后播种,可大大提高发芽率。3、适时播种:适宜播种期5?7月,每亩种植2000-3000株,用种量1.0-1.25公斤。4、肥水管理: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堆肥1500-2000公斤,钙镁磷肥30公斤作基肥,蔓长80cm前亩追施尿素10公斤,开花期亩施含钾复合肥15公斤;收荚期追肥2-3次,每次亩施复合肥10公斤、钾肥10公斤、人畜粪尿150-200公斤。四棱豆喜湿,整个生育期都要保持土壤湿润。5、一般开花后10-15天采收嫩荚,开花后45-50天采收成熟豆荚供留种。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
3、“桂矮”四棱豆
品种审定编号:桂审菜2004003号
选育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从日本引进的四棱豆品系KUS?101(蔓生四棱豆品系KUS-8的自然突变体)中的高产变异株系,经过4代定向系选而成。
报审单位:广西大学农学院
特征特性:该品种为自封顶的有限生长型品种,分枝能力极强,整个植株呈丛生状,不用支架就能直立。主蔓生长11-13片真叶后,其顶芽即分化为花芽而自封顶,主蔓长约80cm。但主蔓的第1节至第7-9节短缩,只占主蔓长的1/4左右;子蔓生长出3-6片叶后,其顶芽又分化为花芽而自封顶;孙蔓也在长出1-3片叶后,顶芽分化为花芽而自封顶。主蔓、子蔓和孙蔓各茎节的腋芽都可以分化出花芽而开花。主蔓第7-9以后的腋芽及孙蔓上的腋芽只分化出花芽。花为腋生总状花序,每个花序有小花2-8朵,花冠淡紫色。嫩豆荚淡绿,成熟豆荚黑褐色,豆荚长18-22cm,横断面呈正方形,单株结荚数45荚左右;老熟种子的种皮黄褐色。该品种根系发达,不用专性根瘤菌接种,须根能着生大量根瘤,根瘤着生于细嫩根系的表皮,呈瘤状突起和不规则的圆形,白色至灰色,剖面为暗紫红色,单株结瘤数319个。根系能膨大形成肥大的块根。
产量表现:1995年在南宁进行品比试验,桂矮嫩豆荚平均亩产为1223.7公斤、块根平均亩产402.1 公斤分别比对照KUS-101(亲本)增产48.0%和16.7%,且始花期和始收期都比KUS-101提早。1999-2003年在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等地进行生产示范,亩产1100公斤左右。
栽培技术要点:1、选择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疏松、通气性好的砂壤土或壤土种植。2、浸种:四棱豆种皮较厚,表面光滑且略具蜡质,吸水困难,将种子放在粗砂中剧烈摇动15分钟后浸种。浸种6?8小时后播种,可大大提高发芽率。3、适时播种:最适播种期是6月上旬至7月中旬,如果以采收块根为目的则可提前至3-4月播种,每亩种植1200-1500株,用种量0.75-1.0公斤。除一般大田栽培外,还适用于幼龄木本果园、经济林等间作栽培。4、肥水管理:整地时每亩施入腐熟堆肥1500-2000公斤,钙镁磷肥30公斤作基肥,蔓长80cm前亩追施尿素10公斤,开花期亩施含钾复合肥15公斤;收荚期追肥2-3次,每次亩施复合肥10公斤,钾肥10公斤,人畜粪尿150-200公斤。四棱豆喜湿,整个生育期都要保持土壤湿润。5、采收:供蔬菜食用嫩豆荚的采收一般于开花后12-16天进行;供留种用成熟豆荚的采收一般于开花后45-50天进行;地上部分枯死后则可挖采块根。
自治区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在生产上有较好的应用价值,通过审定,可因地制宜种植。